O'Reilly Report: 現代製造業的大資料分析

OReillyData發表於2016-10-19

640?wx_fmt=png

許多世界領先的國家正站在下一場偉大的製造業革命的懸崖之上,他們在產品製造方式調整中的成與敗,很可能將決定未來幾十年他們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儘管在本文撰寫之際經濟前景尚不明朗,全球中等收入家庭的隊伍仍將急劇擴大,將從2009年的18億擴充套件到2020年的32億和2030年的49億。隨著新出現的購買力而來的是對高質量、合理價格的消費品的巨大需求。滿足這一需求需要相應的產出增長和廠商生產效率的提高,而產出的增長依靠的是資訊科技的突破進展——尤其是物聯網和大資料分析。

然而日益擴大的市場不是促使公司更新生產裝置的唯一因素。世界上的主要製造國逐漸發現,工廠正在向低工資水平國家轉移。那些將製造流程設在德國、中國等工業大國的公司感覺到了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困難。當前,中國工人依然可以說他們比類似的生產國印度、越南的工人勞動效率高。而德國由於其高度專業化的產業(特別是汽車和機械),在可預見的將來依然會是歐洲的出口龍頭。但中國和德國都不想止步不前。

另外,中國發布的2015年GDP增長率僅為6.9%,為25年來的最低水平。2016年及以後的經濟規劃表明,隨著中國經濟的成熟,前幾十年泡沫化的經濟擴張逐漸減少。這一現象被中國的政策制定者稱為“新常態”,他們正在尋求保證未來可持續經濟增長的辦法。而德國,隨著新興市場的需求放緩,德國將對2016年的GDP增長預期調整回1.7%。 由於製造業是這兩個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製造業在中國佔22.6%,在德國佔45.7%),兩國都高度依賴製造業出口,因此當其貿易伙伴陷入經濟衰退,兩國經濟更容易受到影響。通過運用智慧技術,這些出口巨頭希望能夠優化其供應鏈,以此將全球市場波動對本土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


更多內容請點選閱讀原文,在O'Reilly官方網站上登入下載完整PDF檔案。

640?wx_fmt=p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