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三年工作經驗的Web工程師的經驗之談

發表於2017-06-08

時間過得很快,我做軟體工程師已經三年整了。我沒有做過一個專案,一直在做框架相關的工作,有時維護Web框架程式碼,有時寫移動Hybrid的前端UI框架,也有時做開發工具或自動編譯平臺等。

我想分享下這段時間在工作上的個人經驗,分為幾點:

做框架的態度

我工作中做得最多就是框架,框架的本質是提高重用性。對於做框架,除了本身能力很重要外,很關鍵的是做框架的態度。

1. 不要因為困難的而不去做

(1).作為程式設計師的程式設計師,如果你解決了一個困難的問題,你造福的是所有使用你框架的人。

(2).即便是很簡單的功能,能做就要做,只要這功能不是譁眾取寵的。

我很厭煩的是一些遇到困難後,連去深入研究都沒有的人。當然困難問題解決起來耗費的時間可能會長,但如果有益,就去解決。

2. 辨認是否真的做不了

可能由於框架開發者能力的問題,在某些問題上找不到解決方案,於是有人就輕易歸結為做不了。並不是說不能承認做不了,而是希望能在問題上多加探討,一句解決不了真太簡單了。不要那麼容易說“做不了”,這個“做不了”應該是反覆驗證之後才得出的結論,而不是“你不會”。

3. 將使用者當傻瓜

提供出去的東西,不要讓使用者做得太多,能封裝就封裝,能簡單就簡單。別讓他們繞太多彎彎,不然會有一堆疑問拋向你,用的人也很痛苦。

4. 框架技術選擇

框架如果需要接入其他技術,不是用自己最擅長的技術,而是大眾最常用的。例如當Python、Go、NodeJS都可以選擇時候,是否可以考慮最為大眾化的NodeJS。

JavaScript

1. 控制元件本質

我寫得最多,最深刻的一點感悟就是。所有的控制元件效果,抽絲剝繭,可以歸結的本質是,對於DOM元素的位置變換、隱現,事件的控制。所以在實現一個控制元件的時候,最應該做的分析最本質的現象,是與哪些元素相關,包含什麼事件,涉及什麼CSS3效果。這樣,你就不會無從下手。

2. 注意重用

另外,當你寫重複程式碼的時間就要注意了,重複地方是否有重用地方,是否可以做優化。不要就直接複製、貼上了。JavaScript裡面這種隨意複製貼上的情況很常見,所以加強複用東西(元件、控制元件)的編寫能力挺重要。

Hybrid框架(mobile)

之前我做了一年多Hybrid框架的Web UI部分。(目前有很多很好的Hybrid框架,我以前的文章也有說過很多,想看的可以往前翻翻)。這裡有兩點我想告訴Hybrid框架的開發者。

1. 如何做得像原生做的

(1).Web頁面結合原生殼的應用,在效果上與真正的原生應用還是存在差別。那怎麼做的像原生做的,那就是用原生做。動畫效果、控制元件用原生實現,那麼效果才真的像。

(2). 控制元件樣式就根據手機原生控制元件樣子做,像framework7。現在很多框架都能在原生上找到影子。自己特立獨行一套效果圖出來其實沒必要,除非你的能比蘋果公司的設計師做的更好。

2. 別用單頁

這個是我新增在框架裡最糟糕的東西。這個導致了加大開發者開發難度,效果在Android上也不盡如人意。

部署自動化

1. 能自動化的東西,就別手動做

無論是做手機應用,還是桌面應用,原生或混合應用(Hybrid),又或者是前端後端,程式打包編譯都應該實現自動化。

2. 把開發人員解放出來

開發一個打包平臺,將版本、可配置內容開放出來,給部署人員去做配置打包,開發人員並不參與。

這種事利己利人,特別是在頻繁打包構建時候。當你花幾天做出自動化東西,會發現後面省下的時間何止幾天。

對學習的問題

1.學習只能靠自己

1. 公司本身不是讓你學習地方,是為了讓你創造價值的,只不過在創造價值時,順帶學習了東西,讓你可以得到實踐。 當然可能做的事本身就沒有可學習地方,那充實自己也只能是自己,也可能學到的東西得不到實踐。

2. 前輩只會講個大概給你,誰也不想手把手的教,都想你能夠主動去學習。

2.多學習多總結

從畢業開始到現在,我每到有疑問的時候,都會記下來,找時間去解決它,然後會總結經驗,寫到部落格裡。總結寫部落格有個好處,就是能把經驗教訓進行一次完整總結,而為了博文內容是正確的,我會查閱很多資料去歸納總結,這樣總會有點成長。

還有一點是,學習東西必須有結論,不能看了很多東西,卻沒有一個定論,這樣的話,下次你想起,你依舊不知道關鍵點在哪。所以,無論結論是對還是錯,學了就做屬於自己的總結,即便是錯,也錯得明白。

對錯誤的態度

1.不要怕

在早些年,遇到問題錯誤時,在沒明白詳情時,就開始慌張了,擔心自己解決不了。而現在是比較坦然了,對於錯誤,先理清問題到底是什麼,接著判斷是不是你該解決的,這問題是否緊急,最後才是考慮怎麼解決。最後,天塌了還有老大擋著。

2.承認做不了

自己做不了,就承認做不了,別死鴨子嘴硬,到後面出問題了再說,那就尷尬了。

對於自我

1. 直面不足

我雖然自詡是個前端工程師,但是我知道我做不成那些漂亮的頁面(設計),只是在指令碼部分有些造詣。我不是個聰明的人,只是還有些小勤奮,我會花時間去弄懂。為了寫好一篇博文,會去完整的查詢資料驗證。

2.成為別人的依靠

三年時間,也使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別人完成不了最後一個依靠。這時天塌了,找你了。

3.有些偏執了

隨著我看到的東西越來越多,知道得越多,越能認清一個東西對錯好壞,對於我認為不對的,就不妥協,一定指出來。

4.小進步

我不是個勤奮的人,也不是個不思進取的人。我也怕自己沒有進步,但也不喜歡強迫自己,所以現在我都是爭取自己每天有一點不同。閒暇時間會學學弄弄小東西,寫寫博文,無聊時也會打打遊戲,我希望是能遵從我本心。

人總要一些追求的,不然每天都過得差不多。我追求是每天有一點不同,每天有一點小進步,就夠了。

總結

我一開始是做一個產品的後端,再後面兩年轉而做前端的(應部門需要,在我的部門裡面,不是看你會什麼,而是看要做什麼,如果需要新技術才能做的,那就要去學,然後用起來)。三年時間過得很快,上面這些是我感覺比較重要的,希望對初入社會的程式設計師有些用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