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和NFT,玩家越來越不想懂你們了
玩家真的想要元宇宙嗎,這個問題很難回答,至少從目前來看,玩家正在慢慢滑向反對的一端。
至少當下“部分”玩家,面對元宇宙時,覺得它撲風捉影且不著邊際;看待NFT時,認為它是富人的玩具,用來收割窮人,這個“部分”有多大尚不可知,但肯定比之前大得多。
當時間一點點吹散元宇宙和NFT身上的迷霧,玩家們將堅定自己的選擇。
走得快,摔得狠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上市,一個估值在40億美元而後躍升十數倍的經歷,讓很多公司都開始重新審視元宇宙,併為之發力,多次小打小鬧之後,Facebook全面轉型,引得一片驚歎。
北京時間2021年10月29日,Facebook Connect 2021 釋出會,祖克伯正式宣佈了Facebook更名為Meta,這個all in metaverse的五年全面轉型計劃,迅速掀起了資本市場對於元宇宙的熱捧。
當元宇宙成為了很多人心中,探索未知需求的一種全新解答方式,併成功讓人們心中對於智慧生活有了寄託的時候,它似乎成為了那個通往未來的唯一答案。而Facebook變Meta,只是元宇宙熱潮中一朵更加洶湧的浪花,很多人都在期待著它驚濤拍案,想參與元宇宙的人在看是否值得猛踩油門,旁觀者則是想一睹“未來”的全貌。
至於結果,大家都已經清楚了,在剛剛起步的第一年,Meta就把祖克伯給“坑哭了”。
Meta的步伐邁得很快,去年12月,旗下開放VR社交平臺《Horizon Worlds》在美國和加拿大展開測試,據Meta自述是希望透過一流的社交世界構建工具,來打造一個友好的虛擬現實空間共玩家玩耍,彼時使用者在《Horizon Worlds》可以透過工具創造個自己的虛擬世界、遊玩迷你小遊戲、體驗極簡VR射擊遊戲“鐳射槍戰Laser Tag”、探索社群中的諸多內容。
《頭號玩家》中,綠洲成為了人們避世的心靈港灣,為了避免被現實中的紛亂所擾,玩家選擇在這片桃花源中尋找數不盡情感共鳴,和朋友們同仇敵愾達成目標。而《Horizon Worlds》則完美地打碎了這個濾鏡,比如女性玩家時常會遇到陌生人的侮辱和騷擾,甚至部分人還遇到了被包圍羞辱,貼身做不雅動作等。
種族歧視在《Horizon Worlds》中也成為了家常便飯,比如在遊戲中清楚地聽到了侮辱性語言,但卻很難像現實世界那般找到聲音是從哪裡發出的。彭博社的記者Parmy Olson在體驗時也遇到了上述問題,這讓她在新奇之餘,不得不提高警惕。
不難想象,作為虛擬世界的解構與重築,當下社交媒體中的“汙垢”一定也會出現在元宇宙中,那些在現實世界中的傷害,會因虛擬世界的隱蔽性而變得變本加厲,進一步刺激著玩家的神經。儘管《Horizon Worlds》擁有個人安全區Safe Zone用以遮蔽、靜音或舉報騷擾行為,但使用Safe Zone也就意味著傷害已不可避免。2月6日,Meta上線了“Personal Boundary(個人結界)”功能,他人無法進入使用者個人的結界範圍內,算是規避近身騷擾的一種手段,卻也增添了一絲諷刺的味道。
《Horizon Worlds》已經清楚表明,“世外桃源”和“罪惡都市”往往只有一牆之隔,決定方向的,是玩家,收穫體驗的,亦是玩家。或許很多人的願景中,元宇宙溫馨且美好,可人的劣根性始終在提醒著在元宇宙領域狂奔的人們,或許有些事能急,有些事萬萬急不得。
第一步就栽進了爛泥裡的《Horizon Worlds》,給了Meta一個並不令人意外的結局。
近日,Facebook正式公佈了更名為Meta後的首份季度財報,情況不容樂觀,旗下Facebook每日活躍使用者首次連續下跌,而作為實現元宇宙願景的重要環節,Reality Labs部門虧損超過了100億美元,而它在去年十一月剛剛公佈了在3D虛擬化身的頭髮和皮膚渲染方面等多項進展。
隨後便是噩夢的開始,Meta股價上演了一日暴跌26.39%的大戲,市值蒸發超2510億美元,創下其單日虧損新紀錄,且勢不可擋,即便是上週五美股諸多科技股開始強勢反彈,Meta依舊給出了下跌0.28%的失望表現。
有知情人士表示,祖克伯召開了一場全公司範圍內的虛擬會議,將歷史性下跌歸咎於Meta對當前季度營收展望的疲軟,並給出了應專注於發展Facebook短影片產品的新方向,並重申了他在一天前對投資者所說的話,表示短影片平臺TikTok的崛起,讓公司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競爭”之中。有人還發現,祖克伯當天眼中似乎含著淚水,而他本人解釋是因為眼角膜劃傷。
紐約時報對此也分析出了6點原因,分別是Facebook使用者增長達到頂峰、蘋果隱私調整對Meta造成重創、谷歌在與Meta的競爭中手握優勢、勁敵TikTok愈發強勢、反壟斷問題威脅仍在,以及“元宇宙的瘋狂投入”。
如今在面對元宇宙的時候,祖克伯有著強烈的信心和信念,也肯在其身上進行相當大的投入,並持續下去,只是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這些投資會迎來回報。而祖克伯更像是一個船長,招呼著投資者,員工和無數使用者登上它那片名為“元宇宙”的黃金鄉,可惜的是,Meta關於元宇宙的想象力有限,甚至被很多人視為平庸,致使號召力有限。
這種依附於單一價值的魅力從而“隨大流”,在元宇宙圈尤為常見,正是無數的撲風捉影,讓元宇宙的大環境充滿了“迷惑”和“欺騙”。加之很多東西都喜歡沾一沾元宇宙的“財氣”,在使用者眼中,它更像是一個流量詞彙,讓那個物質看上去有著足以匹配高熱度的價值,空泛的價值展現,消磨了使用者的信心,也讓元宇宙在其心中成為了資本收割韭菜的代名詞。
外媒的評價足夠一針見血,此次Meta的“神仙開局”將在元宇宙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支援與抵制
近幾個月,很多關於NFT的新聞,前面都會帶著“抵制”二字,部分遊戲平臺也曾針對NFT給出過負面的表態,比如去年10月底,Steam就禁止了所有涉及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遊戲的上架需求,並對已上架產品進行了停售處理。微軟遊戲部門執行長兼Xbox負責人菲爾·斯賓塞覺得NFT的剝削性要大於娛樂性,此看法基於目前出現的眾多猜測和實驗基礎上,微軟也不需要這類剝削性內容。
而在2月6日,獨立遊戲平臺itch.io在推特上向NFT開炮,表示“NFT就是詐騙,是在剝削創作者,是在破壞地球,如果你覺得NFT有用,請用心反思一下你做過的人生選擇”。隨後它又補充到“所有公司,只要是聲稱支援創作者,但又去搞NFT的,都是隻在乎自身的利益、機遇和財富,因為NFT亂象有目共睹。”
此條推文的評論區中,自然形成了支援和反對兩派,只不過前者大多是元宇宙和NFT業務的相關人士,覺得大家應學會擁抱未來,不要搞自我封閉;後者則是玩家的居多,他們看不到NFT帶來任何的正向的價值,對於區塊鏈創造的海市蜃樓感到厭倦。
後者,恰恰是當下玩家面對NFT時最主流的態度。
在《紐約時報》於1月發表的關於“傳統遊戲玩家抵制鏈遊擴張”一文中,表示很多人覺得這股熱潮走得太過迅速,讓很多質疑者堅定了加密貨幣和NFT等資產是龐氏騙局的想法,尤其是當相關內容的出現無成本制約,價格被過度誇大超出其本來的價值,資本又在其中頻繁伸手的時候。且很多人認為加密貨幣和NFT概念太過模糊,不具備長期的效用。
《紐約時報》表示有多家遊戲工作室透露了遊戲中新增NFT的想法,或是藉助區塊鏈技術為數字資產提供真實性和所有權證明。按照他們的說法,此舉是為遊戲玩家的數字物品賦予價值,甚至有廠商表示,未來NFT有可能在遊戲之間轉移,這意味著來自一個遊戲特許經營權的專案可能會對另一款遊戲的玩法或架構造成影響。
目前,諸多衝突中玩家逐漸佔得了上風,且呼應者還在源源不斷,玩家所持理由很簡單,“我沒有看到NFT在任何地方為遊戲玩家帶去好處,也沒有發現它在哪裡對遊戲給予了提升,有的只是怎樣從我身上賺取更多錢財。”
尤其是育碧旗下的NFT物品Digit,不僅遭到了玩家的抵制,甚至很多NFT愛好者也並未給予它認可。近期育碧戰略創新實驗室副總裁Nicolas Pouard在採訪中對此進行了回應:“其實自己在做這些的時候就是為了放大遊戲的體驗,為了遊戲好玩,並非是為了賺錢。區塊鏈和NFT有潛力為玩家提供更大的自由,只要是合理運用,玩家就能從中取得巨大的收益。”至於玩家為何抵制,Nicolas Pouard認為是想要帶來一個改變,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去消磨。
Take-Two 執行長 Strauss Zelnick也在itch.io發表言論後為NFT進行了聲援,在接受外媒Games Industry採訪時,Strauss Zelnick表示相信NFT是真實的,因為它與公司銷售的數字產品別無二致,對於未來,他表示定會有Take-Two與NFT服務相匹配的那一天,頗有中門對狙的意思,而Strauss Zelnick的態度很可能是當下諸多遊戲公司的縮影。
寫在最後:
為何會抵制元宇宙和NFT,其實大多數玩家的想法都很簡單,玩遊戲為的是快樂,為的是體驗與現實中完全不一樣的生活,而不是為遊戲打工,不是單純地付錢或交易,不是要被遊戲玩。所以,在元宇宙和NFT對遊戲本身呈現的價值有限,或時間還沒有完全凸顯出元宇宙和NFT對於玩家的價值的時候,玩家自然不會給出認可的態度。
況且目前元宇宙和NFT的熱度,主要圍繞資本的博弈和數不盡的亂象所展開,而當下年輕人對這些又持有負面情緒,致使抵制成為了必然。
一言以蔽之,想要讓玩家認可,還是與玩家離得近一些吧。
來源:遊戲智庫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TGVB8ta01HJzymG5BrSWOg
至少當下“部分”玩家,面對元宇宙時,覺得它撲風捉影且不著邊際;看待NFT時,認為它是富人的玩具,用來收割窮人,這個“部分”有多大尚不可知,但肯定比之前大得多。
當時間一點點吹散元宇宙和NFT身上的迷霧,玩家們將堅定自己的選擇。
走得快,摔得狠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上市,一個估值在40億美元而後躍升十數倍的經歷,讓很多公司都開始重新審視元宇宙,併為之發力,多次小打小鬧之後,Facebook全面轉型,引得一片驚歎。
北京時間2021年10月29日,Facebook Connect 2021 釋出會,祖克伯正式宣佈了Facebook更名為Meta,這個all in metaverse的五年全面轉型計劃,迅速掀起了資本市場對於元宇宙的熱捧。
當元宇宙成為了很多人心中,探索未知需求的一種全新解答方式,併成功讓人們心中對於智慧生活有了寄託的時候,它似乎成為了那個通往未來的唯一答案。而Facebook變Meta,只是元宇宙熱潮中一朵更加洶湧的浪花,很多人都在期待著它驚濤拍案,想參與元宇宙的人在看是否值得猛踩油門,旁觀者則是想一睹“未來”的全貌。
至於結果,大家都已經清楚了,在剛剛起步的第一年,Meta就把祖克伯給“坑哭了”。
Meta的步伐邁得很快,去年12月,旗下開放VR社交平臺《Horizon Worlds》在美國和加拿大展開測試,據Meta自述是希望透過一流的社交世界構建工具,來打造一個友好的虛擬現實空間共玩家玩耍,彼時使用者在《Horizon Worlds》可以透過工具創造個自己的虛擬世界、遊玩迷你小遊戲、體驗極簡VR射擊遊戲“鐳射槍戰Laser Tag”、探索社群中的諸多內容。
《頭號玩家》中,綠洲成為了人們避世的心靈港灣,為了避免被現實中的紛亂所擾,玩家選擇在這片桃花源中尋找數不盡情感共鳴,和朋友們同仇敵愾達成目標。而《Horizon Worlds》則完美地打碎了這個濾鏡,比如女性玩家時常會遇到陌生人的侮辱和騷擾,甚至部分人還遇到了被包圍羞辱,貼身做不雅動作等。
種族歧視在《Horizon Worlds》中也成為了家常便飯,比如在遊戲中清楚地聽到了侮辱性語言,但卻很難像現實世界那般找到聲音是從哪裡發出的。彭博社的記者Parmy Olson在體驗時也遇到了上述問題,這讓她在新奇之餘,不得不提高警惕。
不難想象,作為虛擬世界的解構與重築,當下社交媒體中的“汙垢”一定也會出現在元宇宙中,那些在現實世界中的傷害,會因虛擬世界的隱蔽性而變得變本加厲,進一步刺激著玩家的神經。儘管《Horizon Worlds》擁有個人安全區Safe Zone用以遮蔽、靜音或舉報騷擾行為,但使用Safe Zone也就意味著傷害已不可避免。2月6日,Meta上線了“Personal Boundary(個人結界)”功能,他人無法進入使用者個人的結界範圍內,算是規避近身騷擾的一種手段,卻也增添了一絲諷刺的味道。
《Horizon Worlds》已經清楚表明,“世外桃源”和“罪惡都市”往往只有一牆之隔,決定方向的,是玩家,收穫體驗的,亦是玩家。或許很多人的願景中,元宇宙溫馨且美好,可人的劣根性始終在提醒著在元宇宙領域狂奔的人們,或許有些事能急,有些事萬萬急不得。
第一步就栽進了爛泥裡的《Horizon Worlds》,給了Meta一個並不令人意外的結局。
近日,Facebook正式公佈了更名為Meta後的首份季度財報,情況不容樂觀,旗下Facebook每日活躍使用者首次連續下跌,而作為實現元宇宙願景的重要環節,Reality Labs部門虧損超過了100億美元,而它在去年十一月剛剛公佈了在3D虛擬化身的頭髮和皮膚渲染方面等多項進展。
隨後便是噩夢的開始,Meta股價上演了一日暴跌26.39%的大戲,市值蒸發超2510億美元,創下其單日虧損新紀錄,且勢不可擋,即便是上週五美股諸多科技股開始強勢反彈,Meta依舊給出了下跌0.28%的失望表現。
有知情人士表示,祖克伯召開了一場全公司範圍內的虛擬會議,將歷史性下跌歸咎於Meta對當前季度營收展望的疲軟,並給出了應專注於發展Facebook短影片產品的新方向,並重申了他在一天前對投資者所說的話,表示短影片平臺TikTok的崛起,讓公司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競爭”之中。有人還發現,祖克伯當天眼中似乎含著淚水,而他本人解釋是因為眼角膜劃傷。
紐約時報對此也分析出了6點原因,分別是Facebook使用者增長達到頂峰、蘋果隱私調整對Meta造成重創、谷歌在與Meta的競爭中手握優勢、勁敵TikTok愈發強勢、反壟斷問題威脅仍在,以及“元宇宙的瘋狂投入”。
如今在面對元宇宙的時候,祖克伯有著強烈的信心和信念,也肯在其身上進行相當大的投入,並持續下去,只是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這些投資會迎來回報。而祖克伯更像是一個船長,招呼著投資者,員工和無數使用者登上它那片名為“元宇宙”的黃金鄉,可惜的是,Meta關於元宇宙的想象力有限,甚至被很多人視為平庸,致使號召力有限。
這種依附於單一價值的魅力從而“隨大流”,在元宇宙圈尤為常見,正是無數的撲風捉影,讓元宇宙的大環境充滿了“迷惑”和“欺騙”。加之很多東西都喜歡沾一沾元宇宙的“財氣”,在使用者眼中,它更像是一個流量詞彙,讓那個物質看上去有著足以匹配高熱度的價值,空泛的價值展現,消磨了使用者的信心,也讓元宇宙在其心中成為了資本收割韭菜的代名詞。
外媒的評價足夠一針見血,此次Meta的“神仙開局”將在元宇宙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支援與抵制
近幾個月,很多關於NFT的新聞,前面都會帶著“抵制”二字,部分遊戲平臺也曾針對NFT給出過負面的表態,比如去年10月底,Steam就禁止了所有涉及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遊戲的上架需求,並對已上架產品進行了停售處理。微軟遊戲部門執行長兼Xbox負責人菲爾·斯賓塞覺得NFT的剝削性要大於娛樂性,此看法基於目前出現的眾多猜測和實驗基礎上,微軟也不需要這類剝削性內容。
而在2月6日,獨立遊戲平臺itch.io在推特上向NFT開炮,表示“NFT就是詐騙,是在剝削創作者,是在破壞地球,如果你覺得NFT有用,請用心反思一下你做過的人生選擇”。隨後它又補充到“所有公司,只要是聲稱支援創作者,但又去搞NFT的,都是隻在乎自身的利益、機遇和財富,因為NFT亂象有目共睹。”
此條推文的評論區中,自然形成了支援和反對兩派,只不過前者大多是元宇宙和NFT業務的相關人士,覺得大家應學會擁抱未來,不要搞自我封閉;後者則是玩家的居多,他們看不到NFT帶來任何的正向的價值,對於區塊鏈創造的海市蜃樓感到厭倦。
後者,恰恰是當下玩家面對NFT時最主流的態度。
在《紐約時報》於1月發表的關於“傳統遊戲玩家抵制鏈遊擴張”一文中,表示很多人覺得這股熱潮走得太過迅速,讓很多質疑者堅定了加密貨幣和NFT等資產是龐氏騙局的想法,尤其是當相關內容的出現無成本制約,價格被過度誇大超出其本來的價值,資本又在其中頻繁伸手的時候。且很多人認為加密貨幣和NFT概念太過模糊,不具備長期的效用。
《紐約時報》表示有多家遊戲工作室透露了遊戲中新增NFT的想法,或是藉助區塊鏈技術為數字資產提供真實性和所有權證明。按照他們的說法,此舉是為遊戲玩家的數字物品賦予價值,甚至有廠商表示,未來NFT有可能在遊戲之間轉移,這意味著來自一個遊戲特許經營權的專案可能會對另一款遊戲的玩法或架構造成影響。
目前,諸多衝突中玩家逐漸佔得了上風,且呼應者還在源源不斷,玩家所持理由很簡單,“我沒有看到NFT在任何地方為遊戲玩家帶去好處,也沒有發現它在哪裡對遊戲給予了提升,有的只是怎樣從我身上賺取更多錢財。”
尤其是育碧旗下的NFT物品Digit,不僅遭到了玩家的抵制,甚至很多NFT愛好者也並未給予它認可。近期育碧戰略創新實驗室副總裁Nicolas Pouard在採訪中對此進行了回應:“其實自己在做這些的時候就是為了放大遊戲的體驗,為了遊戲好玩,並非是為了賺錢。區塊鏈和NFT有潛力為玩家提供更大的自由,只要是合理運用,玩家就能從中取得巨大的收益。”至於玩家為何抵制,Nicolas Pouard認為是想要帶來一個改變,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去消磨。
Take-Two 執行長 Strauss Zelnick也在itch.io發表言論後為NFT進行了聲援,在接受外媒Games Industry採訪時,Strauss Zelnick表示相信NFT是真實的,因為它與公司銷售的數字產品別無二致,對於未來,他表示定會有Take-Two與NFT服務相匹配的那一天,頗有中門對狙的意思,而Strauss Zelnick的態度很可能是當下諸多遊戲公司的縮影。
寫在最後:
為何會抵制元宇宙和NFT,其實大多數玩家的想法都很簡單,玩遊戲為的是快樂,為的是體驗與現實中完全不一樣的生活,而不是為遊戲打工,不是單純地付錢或交易,不是要被遊戲玩。所以,在元宇宙和NFT對遊戲本身呈現的價值有限,或時間還沒有完全凸顯出元宇宙和NFT對於玩家的價值的時候,玩家自然不會給出認可的態度。
況且目前元宇宙和NFT的熱度,主要圍繞資本的博弈和數不盡的亂象所展開,而當下年輕人對這些又持有負面情緒,致使抵制成為了必然。
一言以蔽之,想要讓玩家認可,還是與玩家離得近一些吧。
來源:遊戲智庫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TGVB8ta01HJzymG5BrSWOg
相關文章
- Google 搜尋演算法是如何越來越懂你的?Go演算法
- 百萬tokens低至1元!大模型越來越捲了大模型
- 遊戲公司做影視:我們越來越認真了遊戲
- Voodoo越來越不“超休閒”了Odoo
- photoshop2022破解版出來了,p圖越來越智慧,使用越來越簡單
- 調研機構:PC和主機玩家的“內購慾望”越來越低
- 商人在Steam上賺錢越來越難了
- 疫情後——養生越來越被重視了
- 兩輪電動車越來越擁擠了
- 為何我們使用的手機會越來越貴
- 【日記】感覺自己越來越擺了(546 字)
- 國內二次元遊戲美術為什麼越來越“卷”了?二次元遊戲
-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不喜歡用網站?網站
- TypeScript 正在越來越重要TypeScript
- C# 中的 is 真的是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語義化C#
- 越來越討厭爬蟲爬蟲
- javaScript正變得越來越流行JavaScript
- 創造一個大型遊戲世界越來越難了嗎?未必遊戲
- 想在遊戲裡不打出敏感詞,已經越來越難了遊戲
- 短壽魔咒下,數值卡牌遊戲越來越難了遊戲
- 當軟體更改的成本代價越來越低,你的產品就會越來越強!!!
- 比亞迪越來越像華為?
- 十多年了,介面自動化測試越來越雞肋?
- 小程式“登月”:百度和微信越來越不一樣
- 如何走出情緒越來越壞的怪圈?
- 為什麼前端工作越來越難找了?前端
- 大資料分析為啥越來越重要大資料
- 為什麼女性內衣越來越貴?
- 解決Jira和Confluence訪問開啟越來越緩慢問題
- 為什麼Web前端變的越來越複雜,變得更加難學了Web前端
- Facebook廣告成效越來越差? 廣告頻率你設定對了嗎
- 百度李彥宏:未來20年我們對手機的依賴會越來越低
- eMarketer:無品牌變成越來越重要的品牌
- 是什麼讓玩家的錢包越來越吃緊? 聊聊暴雪遊戲的付費設計遊戲
- MPAA:好萊塢發展將越來越繞不開中國和 Netflix
- KRAFTON 公佈新遊戲《越來越黑暗手遊》Raft遊戲
- 雙11規則為什麼越來越複雜?
- 你是如何離程式設計越來越遠的?程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