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IT原創編譯

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正在動員產業叢集合作,加速向零排放轉型。

產業叢集是產業脫碳和區域競爭力的基石。許多地區正在增加公私夥伴關係和跨行業合作,以促進脫碳基礎設施的發展。這對於支援本地和更廣泛地區產業叢集的淨零轉型之旅至關重要,同時創造就業機會和刺激經濟增長。

在亞洲,以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為中心,正在大力建設供應鏈,以支援未來能源系統更高水平的電氣化。

與此同時,出口導向型產業叢集在其運營中採用了更可持續的做法,這是由一系列考慮因素驅動的。

在美國,《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和《降低通貨膨脹法案》為產業叢集的脫碳基礎設施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美國能源部將提供70億美元,支援美國七個清潔氫中心的發展。

在歐洲,人們正在努力轉型,併為能源轉型做好準備,重新關注能源安全。歐洲國家之間日益增長的跨境合作正在推動碳運輸和儲存基礎設施以及氫基礎設施的發展。

儘管全球在工業脫碳方面取得了進展,而且勢頭日益強勁,但仍存在重大挑戰。工業脫碳應在充分尊重每個地區和市場的情況下,跨部門和行業共同實現。

最大的挑戰包括:

需要繼續努力解決可能阻礙產業叢集脫碳的政策;一個例子是共享基礎設施跨境合作的政策框架。

金融必須解鎖,以支援技術的部署和擴充套件。

有必要對適合目的的治理模式進行協調,這些模式可以顯著影響單個叢集或一組叢集如何有效地駕馭其獨特的環境和要求,以支援個別企業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必須加強叢集間的夥伴關係和協作,創造協同效應。

許可程式也需要加快和精簡。


199IT.com原創編譯自:世界經濟論壇 非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