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北極星指標的六個制定標準

qing_yun發表於2024-01-05

前幾年增長駭客的火爆,讓北極星指標成為資料圈人人皆知的名次,北極星指標又被稱之為唯一重要指標OMTM(One Metric that Matters)。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企業在資料化運營過程中,希望可以有一個像北極星一樣,可以為公司發展指引正確方向。那麼北極星指標有什麼特點,又該如何制定北極星指標呢?

首先需要基於公司業務形態戰略目標及業務過程,把一些核心指標列舉出來,然後根據北極星指標的制定標準進行過濾和篩選,最後再用公司戰略進行匹配驗證,得到可以指引公司團隊協作、落地執行的“北極星”。

北極星指標制定的六個標準

1.北極星指標需要體現產品的核心價值

例如電商類的產品,北極星指標需要和交易相關,如成功交易訂單數、交易使用者數、交易額等,而內容類的產品,則需要和內容的生產、消費過程息息相關

2.需要準確反映使用者的活躍程度

在講北極星指標時,就要講到虛榮指標的案例,比如MySpace早期用註冊使用者數作為公司的北極星指標,但使用者註冊行為來源於市場推廣、紅包補貼、病毒營銷等各種來源,營銷費用投入後,註冊使用者雖然增長了,但是使用者下載了就再也不使用了,不活躍,這種指標就屬於“虛榮指標”

3.該指標變好是否可以說明公司業務在向好發展?

例如,對於滴滴、曹操出行等叫車軟體有買賣供需的雙邊關係的產品來說,如果只是用註冊司機數作為北極星指標,就忽略了乘客端

4.指標是否方便團隊協同和交流?

北極星指標是要指引整個公司各個業務線和團隊的,所以要儘量簡潔易懂,便於溝通和交流,通常建議使用絕對值作為北極星指標,而非百分比或佔比等比例,比如成功交易訂單數,就好過“訂單金額大於1000的訂單佔比”方便交流

5.指標是先導指標還是滯後指標?

公司上市後,需要考慮股東的利益,所以會比較關注營收(利潤)等收入指標作為北極星指標,雖然沒有太大問題,但是收入由於使用者交易週期、財務賬期等各種因素,其實是一個滯後指標,不利於及時發現業務問題。比如一些自動付費的產品,雖然收入每個月可能是增加的,但是使用者已經停止使用了,只是付費週期沒結束,或者自動扣費沒關閉。而“月活使用者數”,就是一個先導型指標。

6.指標是不是具備操作指引能力?

如果業務看了某一個指標資料後,什麼都做不了,或者沒有可以落地執行的動作,那這個指標就不適合當北極星指標。

來自 “ 資料乾飯人 ”, 原文作者:千冰儀;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f2QdEKjI7O9b6gw4ratrXQ,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