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避孕是發生無安全措施性關係、性侵犯或避孕失敗後的補救措施,避免意外懷孕。口服激素類緊急避孕藥物是大多數國家或地區使用最廣泛的,例如左炔諾孕酮片。左炔諾孕酮在排卵前使用較為有效,因為它的機制為阻斷或推遲黃體生成素的高峰期,即破壞排卵過程,阻止受孕。

越是卵泡期後期,左炔諾孕酮的避孕效果越差,一旦排卵過程發生,左炔諾孕酮就無法發揮效用了。比左炔諾孕酮有效率更高的醋酸烏利司他也同樣透過抑制排卵發揮作用[1],臨床研究顯示其在排卵後預防懷孕的有效性不足[2]。

為了尋找更有效的口服緊急避孕藥物,特別是能夠在排卵後起效的,香港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次新嘗試,在他們開展的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中,單劑量左炔諾孕酮(1.5mg)+吡羅昔康(40mg)相比左炔諾孕酮+安慰劑,避孕失敗的風險降低80%,前者預防了94.7%的預期內懷孕,後者僅預防了63.4%。試驗結果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3]。

這一組合的靈感來自於前列腺素對排卵、受精和胚胎著床等多個生殖過程的促進作用,這意味著,使用參與前列腺素產生的關鍵酶——環加氧酶(COX)的抑制劑可能能夠與口服緊急避孕藥物產生協同作用,提高排卵期和排卵期後避孕的有效性。

此前的一些臨床試驗已經探索了幾種COX抑制劑,包括羅非昔布、美洛昔康和塞來昔布,但樣本量都很小,本次研究人員選擇了使用時間最長的COX抑制劑之一——吡羅昔康。

這項試驗納入了向香港計劃生育協會尋求口服緊急避孕藥物並選擇了左炔諾孕酮的女性,納入標準包括18歲以上且身體健康、在當前月經週期內發生一次無保護性行為後72小時內、月經週期介於24-42天、同意避免再次進行無保護性行為,以及在隨後6周內接受隨訪。

共860名女性以1:1的比例被分配到試驗組和安慰劑組,兩組均有12例參與者失訪,其餘418例納入有效性分析。

共有8例參與者懷孕,其中試驗組1例(0.2%),安慰劑組7例(1.7%)兩組的預期內懷孕數量(基於無保護性行為在月經週期中發生的時間,由特拉塞爾模型計算)分別為19.0(4.5%)和19.1(4.6%),也就是說,試驗組(18.0/19.0,94.7%)相比安慰劑組(12.1/19.1,63.4%)明顯預防了更多的預期內懷孕的發生(p<0.0001)。試驗組相比安慰劑組的避孕失敗風險下降80%(OR=0.20,p=0.036)。

試驗組和安慰劑組隨後的月經週期恢復提前的中位時間分別為1天和0天,在變化幅度和分佈方面沒有顯著差異。兩組中有39%的參與者報告了在服藥後6天內非月經性點滴出血或出血。與安慰劑組相比,試驗組在隨後的月經期間,月經血量明顯減少。

最常見的不良事件(>5%)為疲勞或虛弱、噁心、下腹疼痛、頭暈和頭痛,兩組各有3%的參與者報告了胃痛,兩組間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沒有顯著差異。

總的來說,這項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左炔諾孕酮聯合吡羅昔康相比單獨左炔諾孕酮,緊急避孕的有效率更高。

研究的第一作者Raymond Li博士指出,這項試驗首次表明,一種現成的、安全的藥物與左炔諾孕酮同時服用可以預防更多的懷孕,他們希望這些結果能夠推動進一步的研究,並最終改變臨床指南,讓世界各地的女性獲得更有效的緊急避孕措施。

在同期發表的評論文章中,評論作者肯定了研究結果的同時也提醒,這項試驗的參與者大多為非肥胖的亞洲女性(納入有效性分析的參與者中僅有81例BMI>26kg/㎡或體重>70kg),鑑於左炔諾孕酮用於緊急避孕對於肥胖者的效果較差,這項試驗的結果可能無法推廣到BMI較高的女性中[4]。

參考文獻:

[1] Glasier A F, Cameron S T, Fine P M, et al. Ulipristal acetate versus levonorgestrel for emergency contraception: a randomised non-inferiority trial and meta-analysis[J]. Lancet, 2010, 375(9714): 555-562.

[2] Li HWR, Lo SST, Ng E H Y, Ho PC. Efficacy of ulipristal acetate for emergency contracept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subsequent bleeding pattern when administered before or after ovulation[J]. Human Reproduction, 2016, 31(6): 1200-1207.

[3]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240-0/fulltext

[4]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612-4/fulltext

來自: 奇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