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4Dmapper空間三維模型的應用例項:GIS選址分析

瘋狂學習GIS發表於2023-12-23

  本文介紹基於無人機影像建模完成後的結果,利用ArcMap軟體進行空間選址分析,從而實現空間三維模型應用的方法。

  前面三篇部落格分別基於不同軟體、不同方法,詳細講解了空間三維模型建立的過程,具體文章包括物體三維模型的構建:3DSOM軟體實現側影輪廓方法空間三維模型的編碼結構光方法實現:基於EinScan-S軟體無人機影像的空間三維建模:Pix4Dmapper運動結構恢復法

  以上三篇部落格主要是對空間三維建模的原理與具體操作加以總結;而空間三維模型在建立之後,如何對其加以更為具體的應用,如何提升模型自身的實踐價值,同樣需要我們去深入探討。那麼本次,綜合上述第三篇部落格所提到的方法與原理,我們就將在無人機影像三維模型重建的基礎之上,對其加以更為具體的實際應用。

  其中,本文在上述部落格3的基礎之上,直接基於無人機影像建模完成後的結果加以空間分析;如果需要了解建模的詳細過程,大家查閱無人機影像的空間三維建模:Pix4Dmapper運動結構恢復法即可。另一方面,本文並沒有像前期遙感影像處理的相關部落格那樣,具體將每一個步驟記錄,更多的則是展現基於三維模型進行空間分析的一個思路;因此,對於本文中沒有表明如何具體進行的操作,大家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

  本文原始資料為無人機影像的空間三維建模:Pix4Dmapper運動結構恢復法所得到的某校園空間三維模型結果,空間分析部分藉助ArcMap 10.2軟體完成。

1 空間分析目標確立

  完成前述全部無人機航拍影像空間三維建模工作,結合當今疫情實際情況,期望藉助建模所得數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與數字正射影像圖(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運用坡度分析、緩衝區分析、疊加分析等空間分析方法,繼續以前述某校園部分割槽域為研究物件,加以臨時觀察隔離選址評價。

  基於前述空間三維模型建立過程,已知研究區域如下圖所示。

image

  基於實際情況,為該學校疫情臨時觀察隔離選址條件加以初步規劃,結果如下:

  1)坡度在3°以下;

  2)海拔低於35 m;

  3)周圍15 m不得含有20 m以上地物;

  4)需具有一定防洪能力;

  5)面積不可過小;

  6)陽光照射時長儘可能長(擇優)。

  上述約束條件更多僅僅作為一種選址分析的首要考慮因素,後續操作過程中將視情況對其加以適當修改。結合上述目標條件,藉助空間三維模型建立後所得DSM資料與DOM資料,嘗試對其加以實現。

2 基於基本約束條件的選址求解

2.1 坡度計算與提取

  利用三維建模所得部分校園區域DSM資料,求取其坡度資訊,如下圖所示。

  其中,可以看到部分房屋在坡度圖中具有較好的辨識資訊;將其放大即可觀察到,這些房屋多為該學校老宿舍區、藝術館、景園樓等具有傾斜房頂的建築,如下圖所示。

  依據前述限定條件,對坡度小於3°的部分加以提取,得到提取結果如下圖所示。

  隨後將其轉換為向量圖層,如下圖所示。

2.2 海拔提取

  依據前述對海拔條件的限制要求,提取出海拔小於35 m的地區;如下圖所示。但是,可以發現依據這種劃分指標的理想海拔區域明顯包括了一些建築物,如景園樓、藝術館等。很顯然,疫情臨時觀察隔離不可以設定在已有建築物區域。

  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亦較為簡單,即由於該所學校面積大、研究區域跨度長,且在東西方向、南北方向均具有較大的海拔差,從而使得所得研究區域DSM資料各位置(如研究區域西側與東側)之間海拔範圍較大;可能在某一海拔整體較高區域,其地表高度就已高於海拔較低區域建築物的高度。因此,使得海拔提取結果較為不理想。

  基於上述分析,隨後嘗試將對海拔的要求更改至15 m,得到提取結果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以15 m為閾值提取的海拔區域儘管較之前者有了一定改觀,但在其理想區域中依然包含有建築物的存在。因此,同樣放棄15 m海拔的提取結果。

  進一步考慮,發現不僅僅是海拔的提取會受到影響,DSM資料在地物高度提取方面同樣存在一定問題。例如,前述對疫情臨時觀察隔離的選址初步要求中提及了“周圍15 m不得含有20 m以上地物”;其中,20 m以上地物的定義自身即具有一定問題——在未獲取研究區域地表平均高程的情況下,地物高度自然沒有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即無法對具有某一高度的地物加以提取。例如,由於研究區域西側海拔普遍高於東側,則15米既可能是研究區域西側某一地表的海拔,亦有可能是東側某一建築物的頂層高度。因此,需要首先確定研究區域的平均地表高度,才可依據DSM資料對地物的高度加以進一步求解。

2.3 LAS資料初探

  綜上所述,考慮是否可對研究區域模型的地表平均高度加以求解。查閱網際網路資料後,亦得知透過對地表點雲加以分類等方式可對地表平均海拔加以求解;但這些方法整體操作往往較為複雜。隨後,看到有部分網路資料提及,可以利用Pix4Dmapper軟體建模所得點雲LAS結果檔案對地表高度加以求解。因此,嘗試由這一角度加以實現。

  首先,在Pix4Dmapper軟體中生成模型所對應的點雲檔案,並將其匯入至ArcMap軟體中。如下圖所示。

  隨後,基於匯入的LAS資料,建立LAS資料集,如下圖所示。

  依據網路資源所述,選用“平均值”像元分配型別方法,將LAS資料集轉換為柵格,即可得到研究區域的地表平均海拔。藉助相關教程,實現這一步驟,如下圖所示。

  對得到的結果加以識別,並與DSM資料對比,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其中的像元值與DSM資料幾乎並無差別。由此,可以認為基於LAS資料的地表平均高度提取方法似乎亦不奏效。

  基於上述分析,個人決定還是需要直接由海拔高度入手,選取一個對研究區域DSM資料中建築物與地表高度具有較好區分度的海拔數值,並以其作為建築物與地表的分割閾值。經過多次嘗試,發現這一閾值選取為20 m時整體較為合適。

  閾值為20 m時,所得海拔提取結果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上述所得結果整體對於建築物與地表具有較好區分能力——除北部一帶,其它位置的建築與地表分離較好。而北部一帶由於其自身複雜的地形,原本就不適合疫情臨時觀察隔離的建立。因此,可以認為20 m閾值的海拔提取結果較好。

  對上述海拔提取結果轉變為向量圖層,並以15 m為半徑進行緩衝區分析,得到結果如以下三幅圖所示。

2.4 淹沒分析

  考慮到該所學校所在城市整體地勢,以及過去一段時間曾在該城市發生過的洪澇災害例項,考慮到需要對疫情臨時觀察隔離加以一定防洪能力考慮。首先,選擇以5 m水位為閾值,對區域整體防洪能力加以區分。其中,防洪能力較高區域即指5 m水位無法淹沒區域。所得結果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僅僅在研究區域東南角具有部分防洪能力較弱區域。由於這一防洪能力較低區域面積較小,因此考慮適當加大淹沒分析對應閾值。

  分別以8 m與10 m水位作為閾值,利用同樣的方法對研究區域防洪能力加以區分,所得結果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當閾值為8 m時,所得到較易淹沒地區多為研究區域東南側一帶;而當閾值為10 m時,較易淹沒地區則還包含了運動場等區域。結合實際情況與往年該城市洪澇災害實際情況,認為以8 m為閾值的淹沒分析所得結果具有較高的現實性與實際意義。因此,最終結果中,選擇以8 m為閾值,對疫情臨時觀察隔離選址的防洪能力加以評價。

2.5 區域相交

  基於上述坡度、周圍建築、防洪能力等因素,將各約束條件所得結果加以整合,從而得到能夠滿足上述全部要求的區域。

  下圖為同時滿足坡度要求與臨近地物要求(距離20 m以上建築物15 m以上)的區域。

  下圖為同時滿足坡度、臨近地物要求與防洪能力(8 m水位為閾值)要求的區域。

  由此,即可得到初步選址結果。但是,可以看到所得結果較為零散——其中包含較多零散的點狀區域。當然,由上圖觀之,由於解析度等影響,點狀分佈區域或許並不明顯;但實際這種小面積區域數量較多。下圖即為將ArcMap圖層放大後結果,可以明顯觀察到上述點狀區域。

  這些區域由於實際面積較小,並不具有建設疫情臨時觀察隔離的實際價值。因此,我們需要藉助各區域的實際面積,對上述所得選址結果加以進一步篩選,從而得到更加符合實際的選址方案。

2.6 面積約束

  假設每一疫情臨時觀察隔離至少應具有10 m2的面積。透過計算幾何方法實現各區域面積的量算。

  依據10m2閾值,對不符合要求的區域加以剔除,所得結果如下圖所示。

  其中,綠色區域即為結合了坡度要求、臨近地物要求、防洪能力要求與面積要求的選址結果。

3 基於擇優條件的選址求解

  至此,已完成全部基於基本約束條件的選址求解。考慮到疫情臨時觀察隔離的防菌、健康需求,嘗試以日照情況作為擇優條件,對上述區域的選址適宜性進一步加以求解。

  其中,以太陽方位角315°為例,求解研究區域山體陰影情況,所得結果如下圖所示。

  將日照情況較好區域加以提取,如下圖所示。

  與前述基本約束條件所得選址結果結合,得到具有適宜性評價的該學校疫情臨時觀察隔離選址分析圖,如下圖所示。

  其中,黃色區域為滿足全部基本選址約束條件與具有光照優勢的選址區域;將其作為疫情臨時觀察隔離的首要選址物件,即一級選址區域。紅色區域為滿足全部基本選址約束條件,但在光照方面較之前者次之的區域;將其作為疫情臨時觀察隔離的次要選址物件,即二級選址區域。

  可以看到,選址區域多分佈於整體較為開闊,遠離建築物、山體等位置,尤其在運動場等位置集中分佈;此外,較為空曠的區域,如廣場等位置,同樣是疫情臨時觀察隔離選址的熱門區域。

  當然,其中一級選址區域面積較小,分佈較為零散,顯然存在一定問題。類似的空間分析中的不足將統一列於以下部分。

4 不足與問題

  結合上述操作流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所得選址結果的表現效果,可以看到本次空間分析依然具有一定不足。

  1)未對選址區域外形特徵加以限定。在結果圖東北側,所得結果中將細長的道路同樣作為了選址區域。而在實際情況應用中,這一區域由於其細長的特徵,或許並不適合作為隔離點選址區域。即上述空間分析中未對各區域的形狀特徵加以描述、篩選。

  2)未對水體加以提取。在前期建立各類緩衝區時,未專門對水體區域加以劃分。儘管所得選址區域結果恰好未落入水體,但這樣的操作還是具有一定不嚴謹之處。

  3)衡量防洪能力的實際水體高度意義不明確。進行淹沒分析時,分別選取5 m、8 m與10 m作為模擬水體高度,從而區分不同區域的防洪能力。但是,這裡的5 m、8 m與10 m僅僅是相對所得到的DSM資料而言的相對海拔高度,其所表述的實際意義可能由於無人機拍攝誤差等而並不明確(例如,此處8 m的洪水高度到底代表多高的實際標準水位,是否有可能出現此處8 m的洪水等),具有一定不確定性。

  4)未考慮零散選址點的聯通性。在進行面積篩選時,將很多零散的可選址點直接捨棄;但對於一些相距較近、分佈密集的可選址點而言,其往往可以實現相互之間的聯通,從而組成更大的選址區域。

  5)針對光照約束條件的執行、結果均不理想。針對光照這一約束條件,在操作過程中選取了山體陰影的分析方法。但這一方法一方面未考慮到全天內太陽高度角、太陽方位角等的變化,且在閾值選取過程中具有一定主觀性(因為需要自主決定光照是否充足區域的劃分閾值),因此這一步空間分析過程並不精密;並進一步導致所得光照條件的分析結果(即一級備選區域)較為不理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