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飲食的興起,颳起了一陣“不吃碳水”的妖風。碳水化合物似乎成為了減肥人口中的“禁詞”,但一棒子打死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並非明智之舉。

以碳水化合物中的重要一類——澱粉為例。

澱粉是一種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多糖。日常生活中澱粉無處不在,籠統來說,人們常吃的米飯、麵條、麵包、土豆、紅薯等主食的主要成分均是澱粉。但事實上,不同種類的澱粉是有差異的。

根據腸道內是否能被完全分解為葡萄糖以及吸收的速率,澱粉可被分為三種型別:快速消化澱粉緩慢消化澱粉和具有抗消化性的抗性澱粉

快速消化澱粉存在於人們常吃的精米精面中,比如米飯、饅頭、麵條等,能夠在人體內快速轉化為葡萄糖,這類澱粉確實應該“敬而遠之”;緩慢消化澱粉,則在整個小腸中會被緩慢消化以持續釋放葡萄糖,因此引起血糖較慢地上升,多存在於粗雜糧中,如豆類、燕麥、紅薯等;抗性澱粉是指那些在小腸中無法被酶解和吸收的澱粉及其降解產物,存在於某些天然食品中,常見於土豆、香蕉、甚至一些冷掉的米飯中

這麼看來,吃了但不被吸收,還能為腸道細菌發酵所用,這抗性澱粉還真是個好東西,近年來也越來越受到減肥健美人的喜愛。不過,抗性澱粉的“魔力”遠不止於此。

近日,來自上海第六醫院賈偉平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發現,膳食補充抗性澱粉能透過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和功能,尤其是糞便擬桿菌(Bacteroides stercoris),來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肝內甘油三酯(IHTC)水平,從而改善脂肪肝。該文章甚至登上了Cell Metabolism的當期封面。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3.08.002

NAFLD是一種多系統疾病,不僅會損害肝臟並發展為嚴重的慢性肝病,還會導致肝外疾病,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腎臟疾病。統計資料來看,目前世界上約有30%的人口患有NAFLD,全球範圍內已達到“流行”的程度。因此,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干預策略來預防疾病更進一步的侵害。

先前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膳食因素——抗性澱粉(RS)。動物研究證明,RS可以減少體內脂肪,並對機體代謝有益。於是,他們將目光投向了RS,試圖探究RS是否為開啟“緩解NAFLD”大門的鑰匙。

4個月人群試驗顯示:

主要結果IHTC相對降低39.42%

首先,研究者開展了人群試驗,來調查RS對NAFLD的真實影響。

研究者從中國上海招募了200名NAFLD患者,並將其以1:1的比例隨機分配到抗性澱粉(高澱粉玉米,40g/天)或具有同等熱量的非抗性澱粉的對照組,為期4個月。

在整個試驗開展的120天內,兩組參與者都被要求嚴格按照營養學家設計的食譜來進食。因此,除了纖維之外,兩組的膳食能量和宏量營養素的攝入量幾乎沒有顯著差異。

人群試驗設計

在入組時,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39.1±9.1歲,平均IHTC為24.12%±14.64%。

而在為期120天的干預後,RS組的IHTC顯著下降——從絕對值來看,RS組的IHTC從第0天的24.99%下降至第120天的13.14%,而對照組從第0天的23.51%變為第120天的21.44%,淨絕對值降低了9.08%,而前者相對於後者的相對變化為-39.42%。

在緩解脂肪肝變性的同時,RS組的體重和BMI相對於對照組出現了顯著的下降,伴隨著腰圍、臀圍和腰臀比等數值的降低。此外,身體成分相關指標也發生了改變,RS組的體脂率和脂肪質量的減少程度均更高,腹部磁共振成像(MRI)測量的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含量也顯著降低。

RS組和對照組試驗前後變化圖

更為令人驚喜的是,肝臟相關指標出現了明顯的改善。具體來說,在RS的干預之後,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和谷氨醯轉移酶(GGT)顯著減少,這意味著肝損傷出現好轉。

值得注意的是,在堅持4個月攝入RS後,一種公認的NAFLD生物標誌物——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FGF21)明顯降低。

此外,RS的干預還進一步緩解了血脂異常,比如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均得到改善,但在對照組卻未出現類似的變化。

當然,攝入RS後健康數值的改善並不限於肝臟系統,包括血糖、心血管、肥胖以及代謝等多種數值均得到了顯著改善。

即使在調整了肥胖的影響後,RS組與對照組相比,IHTC的淨絕對變化和相對變化分別為-5.89%和-24.30%。總結來說,人群試驗顯示,4個月的RS干預減少了主要指標IHTC,改善了NAFLD患者的肝損傷和相關代謝紊亂,即使在調整減肥後依然保持。

RS干預後腸道菌群的改變

與NAFLD的緩解有關

為什麼4個月的RS干預能夠改善NAFLD呢?所謂“遇事不決,腸道菌群”,於是研究者將目光投向了腸道微生物群,或許就是腸道菌群的變化介導了NAFLD的緩解?

透過對干預前後RS組和對照組參與者的血清和糞便樣本進行代謝組學分析後發現,RS干預能夠改變腸道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水平,特別是人類宿主可用的氨基酸池和三種支鏈氨基酸(BCAA,包括纈氨酸、亮氨酸和異亮氨酸)的血清水平,朝對NAFLD患者有益的方向進行了改變。

RS干預後腸道和血清代謝組變化

為進一步確認RS對腸道微生物群的改變與NAFLD緩解有關,研究者採用了鳥槍法宏基因組測序分析了干預前後的50名參與者的資料。

結果顯示,在4個月的干預之後,RS組和對照組之間出現了顯著差異。具體來說,RS組的31個物種的相對丰度發生了顯著變化,包括糞便擬桿菌(B. stercoris)在內的多物種丰度明顯更低。

RS耗盡的這種腸道微生物B. stercoris,不僅與血清纈氨酸水平呈正相關,還與IHTC、ALT、AST、GGT和TG等與NAFLD相關的臨床測量值呈顯著的正相關。換言之,當參與者攝入更多RS時,IHTC、ALT和AST會隨之降低,從而緩解了NAFLD。

RS干預後腸道微生物組的改變

動物實驗找到關鍵菌種  影響鏈路逐漸清晰

為證明自己的猜想並確認因果關係,研究者將RS或對照組干預後的人類捐贈者的糞便微生物群移植到高脂肪、高膽固醇(HFHC)飲食餵養的小鼠體內。

與對照組相比,在接受了RS組的捐贈後,小鼠的體重和肝臟重量顯著下降;NAFLD生物標誌物——FGF21的血清水平明顯降低;葡萄糖代謝得到改善,特別是胰島素敏感性顯著增加;肝脂肪變性、炎症和NAFLD活性評分顯著下降;肝臟中肝酶ALT和AST、肝TG和TC水平較低;結腸中的BCAA含量也顯著降低等等。

這一切的變化都說明:在移植了RS組的腸道微生物後,採用HFHC餵養的小鼠的NAFLD得到了緩解。

將RS組的腸道微生物群移植到小鼠體內,緩解了飲食誘導的NAFLD

經過層層篩選後,研究者確認了與NAFLD緩解相關的關鍵物種——B. stercoris

中國開展的人群佇列顯示,NAFLD患者的B. stercoris丰度明顯高於無NAFLD的參與者,即B. stercoris和NAFLD之間確實存在正相關性。

動物實驗進一步驗證了這一猜想。在每天口服灌胃5 × 109CFU B. stercoris並遵循HFHC的飲食下,該組小鼠的肝臟重量百分比顯著增加。尤其是活體B. stercoris餵養的小鼠中,血清ALT水平增加了1.8倍,肝TG水平高出2倍以上,血清LPS水平也顯著增加。組織學觀察顯示,肝脂質積累、炎症細胞浸潤和纖維生成均明顯增強。上述發現表明,B. stercoris丰度增加會推動NAFLD的進展。

事實上,B. stercoris在腸道微生物BCAA生物合成和IHTC之間的關聯性中起到了很強的驅動作用。在連續8周的活體B. stercoris培養下,小鼠糞便中的纈氨酸和異亮氨酸含量會顯著增加,而血清BCAAs又與IHTC、ALT、AST和GGT呈正相關。

小鼠實驗開展過程以確定B. stercoris的關鍵性

綜上,整個鏈路可以總結為:攝入足夠的RS降低了腸道中B. stercoris的丰度,進而減少了脂多糖和血清BCAAs水平,改善了包括IHTC在內的眾多肝臟健康相關指標,從而緩解了NAFLD。

看來,無論是對於NAFLD患者還是想要減脂的健康人,抗性澱粉都是個不錯的選擇。在平時飲食中,可以儘量捨棄一些精米精面,而用土豆、玉米、麥片等作為替換,久而久之可能會有多個健康指標得到改善。

參考資料:

Ni Y, Qian L, Siliceo SL, Long X, Nychas E, Liu Y, Ismaiah MJ, Leung H, Zhang L, Gao Q, Wu Q, Zhang Y, Jia X, Liu S, Yuan R, Zhou L, Wang X, Li Q, Zhao Y, El-Nezami H, Xu A, Xu G, Li H, Panagiotou G, Jia W. Resistant starch decreases intrahepatic triglycerides in patients with NAFLD via gut microbiome alterations. Cell Metab. 2023 Sep 5;35(9):1530-1547.e8. doi: 10.1016/j.cmet.2023.08.002. PMID: 37673036.

來自: 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