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胖做的是知識服務嗎?
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裂變
羅胖的跨年演講你看過了嗎?有什麼感受?
我的朋友圈瞬間分裂了。
學生們和企業界的朋友似乎對於跨年演講非常興奮,紛紛轉發其“乾貨版”。裡面的很多金句截圖也被單獨拿出來,發到了朋友圈。
學術界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許多人對此根本沒有反應。我懷疑他們壓根兒就沒有看(甚至是聽說、關注)羅胖的跨年演講。
而從頭到尾看完了的人一個個氣鼓鼓的。千里之外的一個學弟給我發了微信,悲觀地預計“知識服務”這個詞在2017年裡面將被許許多多的企業“褻瀆”。
他倒是提醒了我。
那些大趨勢,不是我這樣的普通人能夠見識和把握的。甭管對錯,聽聽很有趣,也長見識。但是,羅胖既然把“得到”定義為“中國最好的知識服務商”,那我就不得不說幾句了。
反例
羅胖在演講中歷數了幾大傳統知識傳播行業的行為不符合“知識服務”的定義。
知識服務的定義其實五花八門。公平起見,我們們就用羅胖自己的。
羅胖對“知識服務”的定義是什麼?他在公司例會的時候談了自己心目中知識服務的三大特點:
- 針對特定使用者;
- 可交付;
- 可持續。
於是結論就來了:
- 出版業賣的是產品(書),所以不是知識服務;
- 傳媒業不是為受眾服務,而是為廣告商服務;
- 教育業?一群上課點名的老師也配稱自己是服務者?
對這些行業的批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不是專家,沒辦法加以評論。但是羅胖之後就總結出:
本質上我就發現,所有傳播知識的領域,其實好像都不在提供服務……
這就有問題了。
因為羅胖認為所有傳播知識產業都不提供服務,我卻可以舉出反例來啊。
按照羅胖的定義,智庫算不算服務?高校和科研機構中,目前參與智庫專案的熱情高漲。智庫的特定服務物件是政府,提供的必須是可交付的解決方案。學者在某一方面有建樹,提供的成果有用,更有繼續合作的可能,因此具有可持續性。
按照羅胖的定義,培訓算不算服務?新生大學的全棧工程師訓練營就是典型例子。服務的物件是希望獲得全棧工程師能力的人群,依靠課程完成知識轉移,提供社群供大家今後合作專案和繼續深入討論學習。
有人可能認為上述領域過於新穎,因此都不太熟悉。沒關係,下面我說的這個領域已經存在了100多年了。
它就是——諮詢行業。
我給研究生開設兩門與諮詢相關的課程,所以這個話題相對熟悉一些。
諮詢行業服務物件不是特定人群嗎?看看多少知名企業是麥肯錫、埃森哲的長期客戶就知道了。
他們的成果不可交付嗎?諮詢公司的服務宗旨是幫助使用者解決問題。遇到問題不是告訴你去查某篇論文或者某本書的章節,而是提供真正的解決方案。
他們的服務不可持續嗎?高薪聘請的顧問們難道每天都是靠喝西北風過活的?
這還只是說管理諮詢,至於其他諮詢門類覆蓋面就更廣了。這麼一個有歷史、有發展、有市場的行業,羅胖為何提都不提呢?
這個事兒我們得好好琢磨一下。
本質
剛才舉的那幾個例子有個共同特點——貴。
為什麼貴?
一方面是物以稀為貴。有能力提供知識服務的機構和個人,一定是少數。但是需求卻很大。
另一方面是邊際成本高。
工業時代的邏輯是缺少什麼就多製造什麼。壓低邊際成本,價格自然就可以降下來了。例如Windows研發成本可能幾十億美金。如果只能賣出一套,那至少得標價這個數。但是有了母盤,多生產一套拷貝,成本為0,因此可以利用邊際成本低的特點,通過薄利多銷的形式壓低平均售價。
但是知識服務不可能是工業品。邊際成本可以下降,但不可能降低到接近於0的程度。
因為每個客戶的具體問題根本就不一樣。
你給企業客戶A量身定做了一套資訊系統,解決了其管理難題。客戶B也讓你做一套系統。問題是兩個企業規模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遇到的具體問題自然也不同。你難道可以把A系統的母盤拷貝一份直接賣給B嗎?
諮詢顧問所做的工作是非常複雜而實際的。麥肯錫有位退休員工,自己創業做了個網站,給大眾輔導如何跨過門檻,進入諮詢領域。建議大家有空看看他的視訊介紹。我的課堂經驗是放完這段視訊,幾乎所有立志於做管理諮詢師的人都統統打消了念頭。所以現在我把它放在學期末再放映,以免影響教學效果。 :-P
供給稀缺需求旺盛,邊際成本難以降低,所以知識服務就是貴。
“得到”的知識服務貴嗎?並不貴。為什麼?因為它目前所提供的,根本就不是知識服務,依然是知識產品。
每一個專欄訂閱是一個知識產品,每一本書的語音講解也是一個知識產品。因為在每一個使用者看來,提供給自己的內容都是一樣的,沒有個性化。
別跟我抬槓說《矽谷來信》裡面抬頭的稱呼是你自己的名字。那算個性化服務?
你又說許多作者週末文章裡面都有答疑。請問訂閱使用者什麼量級?能回答的問題什麼量級?這差距是不是稍微大了一些?
正因為是知識產品,所以才能做到這麼便宜。要知道這些專欄的作家都是些什麼人。人家平時有沒有可能跟你掰開揉碎講解知識?有沒有可能把行業觀察講給你聽?不可能。他們時間成本很高。你擺下魚翅燕窩也邀請不來人家。供需的問題在這裡根本就沒有解決,每個行業領域的頂尖人才就是那麼稀缺的。
可為什麼每天5毛錢,他就給你寫文章了?因為邊際成本低啊。人家寫一篇文章,你一個人看是看,10萬人看也是看。邊際成本幾乎為0,所以薄利多銷。
先付費,然後在一年裡陸續獲得知識產品來閱讀。這種模式新鮮嗎?一點兒都不新鮮。它就是眾籌啊。
人多了,小錢匯聚起來,就很可觀。足夠支撐某些行業頂尖人才全心全意來幹這一件事兒。
所以如果歸納一下,“得到”的實質是基於眾籌的知識產品提供商+設立一定門檻的付費使用者社群。
羅胖自己為什麼不這麼說?
迷離
實事求是有什麼不好?
答案可能會讓你有些驚訝——在這個問題上,實事求是很不好。
首先,實事求是也就意味著沒有了引發爭議的可能。羅胖一個人單挑出版、傳媒和教育行業,肯定會引發一場“誰說我不是知識服務?”的口水仗。
別忘了,可能還有未被提及的諮詢行業、培訓行業的從業人士,和廣大參與智庫建設的專家學者一起出來口誅筆伐。要知道,對要臉面的知識分子和行業精英來說,被人活生生漠視,比被人衝上來打個嘴巴更可惱怒。
這年頭兒,講道理沒人聽。激發一場論戰,對於知名度提升大有好處。
千萬別忘了GDT(國民總時間)的存在。那可不是說著玩兒的,是真的。從每個人每天僅有的空閒時間裡面多分一杯羹,那就確實如同在一線城市多圈了一塊地皮一樣。這買賣做得划算。
買賣的成本是什麼?捱罵啊。羅胖自己讓大家把這張圖片轉發到朋友圈,說怎麼罵都行。
你轉了沒有?你罵了沒有?
轉了、罵了的才是真愛啊。 :-P
但是這還只是小兒科。這年頭兒誰還不會弄點兒爭議出來啊?原先不會的也被Trump教會了。更要命的在下面這一條。
如果說了實話,“得到”別說發展,生存都將遭到嚴重威脅。
我不是聳人聽聞。
當年YY語音的線上人數超過了MSN,老闆去找吳伯凡先生請教下一步該怎麼做?吳伯凡先生立即告訴他千萬不要張揚,反而要大力宣傳YY語音只是為了做遊戲的輔助產品。為什麼?用吳先生的話說“否則馬化騰分分鐘捏死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BAT這類的巨頭現在每天最忙的是幹什麼?就是把一切看似有發展潛力的新事物要麼納入麾下,要麼掐死在搖籃裡。
掐死的方式就是複製。
如果“得到”是“基於眾籌的知識產品提供商+設立一定門檻的付費使用者社群”,且發展迅速,那麼複製它很難嗎?一點兒都不難。這些事兒只要肯砸錢,都能做到。
例如微信裡複製個“得到”難嗎?所有技術和架構都是現成的。付費看文章?付費看照片人家早都測試過了好不好?
價格降低的關鍵在於使用者群體規模。“得到”使用者幾百萬,微信使用者……7億還是8億來著?你5毛錢一篇文章?我5分一篇!總收入照樣比你高出至少一個量級。
知識產品的作者不都是來做慈善公益的,自然誰給的錢多就可以往誰的平臺去。使用者社群建設是個正反饋迴圈,利用的是網路效應。就像大家都從簡訊轉換到微信了,你還發簡訊嗎?一樣的道理。
對於一款小眾產品來說,甚至都輪不到巨頭出手。競爭者早已出現。
但是巨頭們好像還沒有下定決心重拳出擊。這種一直高調宣稱的口號可能是個非常好的煙霧彈。
把自己叫做“知識服務”,大家覺得羅胖見識少,大家覺得羅胖在吹牛,大家等著看羅胖被罵,大家等著看“得到”幹不下去……總之大家都不看好。
等到大家一起誇讚“得到”模式好的時候,該動手的絕不會手軟。
時間視窗太小了。靠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還能爭取多長時間呢?“得到”只好一方面對外宣稱,就算只有這幾百萬付費使用者,我們伺候好這些位恩公也就夠吃夠喝了。我們提供的是知識服務哦,跟你們那些知識產品根本不在一個生態位上面競爭,我們們井水不犯河水哦;另一方面密集地跟更多行業領域的作者簽約,批量推出知識產品,在利基市場爭奪戰中大踏步前進。
有種東西,叫做引爆點。打算引領潮流,你必須讓使用者超過一定人數和比例,才能像巨頭一樣,晚上能稍微安心睡一覺。
“得到”距離這個引爆點,路還很長。
“得到”能不能順利到達那裡,實現“大而不倒”呢?我們拭目以待。
討論
除了本文中提到的行業外,你還了解哪些知識服務業?它們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能否實現跨越式發展?歡迎留言,我們們一起討論。
相關文章
- 左手抓內容,右手做服務,知識服務平臺如何乘風破浪?
- 【知識分享】什麼是IT運維管理服務運維
- 知識圖譜中的資料服務是什麼?
- 知識圖譜資料開發是做什麼的
- 客服知識庫:提升服務質量的秘密武器
- 做AI框架必懂的知識AI框架
- 客戶服務知識庫最佳實踐指南
- 利用notion做知識管理
- 資訊融合是Occupancy任務必要的嗎?工業界是怎麼做的?
- Snetinel服務限流及熔斷的一些基本知識
- 【等保小知識】安全等保是什麼意思?是ccrc嗎?
- 思維造物IPO:從知識付費到終身教育,羅振宇的新故事可行嗎?
- windows下注冊和取消PG服務的命令和相關知識Windows
- 代理伺服器和http代理是一樣的服務嗎?伺服器HTTP
- 最全的微服務知識科普微服務
- 不賣知識賣服務同樣能賺大錢
- IE 瀏覽器將停止服務,這是真的嗎?瀏覽器
- 什麼是知識
- 你的 Sleep 服務會夢到服務網格外的 bookinfo 嗎
- 私有化輸出的服務網格我們是這樣做的
- 史上最全的微服務知識科普微服務
- 微服務架構中的服務邊界與服務識別微服務架構
- 知識乾貨:基礎儲存服務新手體驗營
- 【知識圖譜】 一個有效的知識圖譜是如何構建的?
- html是web前端的基礎知識,初學者們真的學對了嗎?HTMLWeb前端
- 軟體測試培訓分享:做軟體測試需要掌握資料庫的知識嗎?資料庫
- 微服務基礎知識微服務
- 螞蟻自研知識增強大模型服務框架KAG,可顯著提升知識推理準確率大模型框架
- 誰負責業務知識的管理?
- 做IT的,這些安全知識你不得不懂!
- 蘋果,你還是一家軟體服務公司嗎?蘋果
- Lazada官方認證代運營服務商跟自己做有區別嗎?
- Flow雲服務改善城市生活的基礎是控制城市,你敢用嗎?
- 寶付知識普及時間丨有關征信的知識點,你真的清楚嗎?
- 【等保小知識】等級保護工作是指等保測評嗎?意思一樣嗎?
- 雲原生學習築基 ~ 組網必備知識點 ~ DNS服務DNS
- ASP.NET Core基礎知識(三)【依賴關係注入(服務)】ASP.NET
- 【知識分享】伺服器做raid幾好伺服器AI
- 普通人怎麼做知識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