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新審視“幻肢”現象背後的意識機制

徐少俠發表於2023-12-01

“幻肢”實驗

“幻肢”實驗是研究幻肢現象的經典實驗方法。實驗物件通常選擇已經失去一肢如手或腳的病人。實驗主要步驟是:首先安裝一臺鏡頭對殘肢部位進行實時影片監測。然後,使用外部裝置對殘肢部位進行觸感刺激,如按壓、揉搓等動作。與此同時,實驗物件透過鏡頭可以看到“假肢”受到的刺激。研究人員會詢問實驗物件是否真的感受到對應的觸感。如果實驗物件表示真的感受到了,即為成功複製出“幻肢”現象。

醫學界對此實驗結果的主流解釋是:視覺和觸覺的聯合刺激,可以有效地引發和增強殘肢部位的“幻肢”感受。實驗也發現,視覺和觸覺刺激的同步程度越高,產生“幻肢”的效果就越明顯。一些研究還發現,殘肢部位在視覺上呈活動狀態更易產生“幻肢”,而靜止狀態難以產生。這說明視覺訊號在大腦處理多感官資訊中的重要地位。

解讀實驗結果

在“幻肢”實驗中,實驗設定導致視覺和觸覺訊號在空間上出現分離——視覺訊號指向假肢位置,而觸覺訊號來源於殘肢本身。但是,大腦在處理這兩種訊號時,我認為視覺資訊的對於空間定位能力權重較強,因此更易產生主導效應。一些神經成像結果也顯示視覺訊號在大腦各區域的傳導速度更快。這可能是視覺訊號在資訊處理中的優勢原因。

實驗還發現,視覺和觸覺訊號越同步,“幻肢”效應就越明顯。這也支援視覺在處理多感官整合資訊時的優先地位。只有當兩者高度一致時,大腦才會將它們歸為同一個外界刺激的結果。否則容易產生分離。

我認為大腦在處理感知輸入時,會考慮其時間、空間一致性來判斷是否來自同一外部實體。視覺與觸覺在本實驗中因為實驗設定從而來自不同的物理源頭,違反了大腦經過大量正常資料訓練而得到的本能認知,這就是導致大腦出現一定程度的“分析錯誤”,從而產生“幻肢”現象。

人類意識的初級與高階兩層次

如實驗所示,初級意識系統在處理感知資訊時,會優先考慮視覺通道的空間定位資訊。而在本實驗中,視覺和觸覺輸入存在分離,很可能導致高階意識產生一定“分析錯誤”。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實驗物件會出現“幻肢”感受。

與此同時,實驗物件透過高階意識系統明白自己實際上已經斷肢。但是在感官衝突下,高階意識出現了與初級感知產生裂縫,進而影響了對外界真實狀態的判斷。

我們還可以參考哲學上著名的“缸中之腦”的實驗。那個接入了一切初級感官訊號的大腦,顯然不會意識到自己其實之有一個大腦而沒有軀體了。人類的意識顯然是分層次的,我們尚沒有更精確和科學的層次定義,但是我們已經能夠確認“意識”和“意識”之間的區別。

實驗結果啟示

這個實驗結果很好地詮釋了初級意識和高階意識在正常情況下的互動關係。初級意識系統為高階意識提供原始感知輸入,而高階意識可以對初級感知進行主觀判斷和推理。兩者通常是統一的。但在實驗中,由於視覺和觸覺輸入被人為分離,高階意識產生一定“分析錯誤”,從而在對外界判斷上出現“幻覺”。這很好得說明瞭一旦初級感知訊號被篡改,將會影響高階意識對客觀事物的準確度量。

我們用新的角度詮釋了人類意識的本質屬性,即它包括初級感知意識和高階推理意識兩個層次。這為今後利用視覺、觸覺等多感官整合來研究和影響意識提供了新思路,也為理解一些錯覺產生機制提出新的解釋模式。幾乎所有的魔術表演,都是努力欺騙觀眾的資訊感官,而在錯誤的輸入資訊之下,人類的大腦事實上並沒有出現“幻覺”。從觀眾的角度,從大腦本身的角度,所有的推理和計算都是無差別的,前後一致、穩定。只有從表演者角度,那個真正知道輸入訊號和真實世界不同的人,才能得出觀眾判斷錯誤這個推理結果。

初探高階意識

無論是人類還是其他生物,無論是碳基還是矽基,客觀宇宙的存在與這些東西無關。而一個客觀存在的生物必然要與客觀世界有互動,互動就會產生資訊。碳基生物的神經系統就是一種將客觀世界資訊化的裝置,機器人的感測器也一樣。資訊化過程本身是不會有欺騙的,但是幻肢實驗讓我們發現高階意識其實不僅僅是基於初級意識,而是基於多個初級意識整合的結果,例如視覺和觸覺。基於這個發現,我們或許可以創造出更多的魔術,只要能成功割裂多個初級意識的資訊來源。高階意識如何運作的研究似乎有跡可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