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探尋高等生命的多面驅動

徐少俠發表於2023-11-28

引子

意識從來是一個前沿課題,充滿了學術大神,也充滿了神棍。對於意識的討論和研究需要保持開放的思想,也要遵守理性的嚴格的方法。我們不是著急去推翻什麼或者聲稱發現了什麼,我們大部分要做的事情是把實驗多重複幾次,把概念定義得更精確,內涵更明確。意識包含了自我意識和其他多種型別的意識分類。今天只討論最大的模型方向,那就是復刻或者對高等智慧生物的意識進行建模的話,這個模型的整體特徵是什麼?

單一驅動解釋力不足

生物學傳統理論認為,生物的基礎行為動機是為了保障個體的生存和促進繁殖,這被視為生物行為的核心驅動力。透過這些行動模式的演化與最佳化,生物能很好地滿足最原始的生存繁殖目標,實現自身的適應進化以及基因的傳播。這一理論長期支配著生物學行為研究的視角。

但是高等生物如人類的日常行為往往遠超出單一的生存和繁殖驅動可以解釋的範圍。我們來舉幾個具體例子說明這一點: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學生每天勤奮得學習。我們知道直接的動機大機率是為了考上好學校,但是每個人真正的決策原因顯然多種多樣。比如真的有人具有探索知識的慾望,或者是追求成就感,以及與同學之間的社交交流,也可能是避免被自己的父親揍。不同的個體,最終在決策時最大的考量顯然各不相同。

我們還看到人們在工作中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如果只需為生理的生存需要,賺到足夠基本吃喝的錢就可以了,但實際上人們往往會為了職場競爭而選擇更高難度的工作。同時,人與人之間的社交支援網路也是影響職業選擇的重要因素。

此外,在休閒生活中,人們在選擇餐廳吃飯這一行為背後,也不僅僅出於生物學上的進食。更多情況下,我們考慮與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情感體驗,或者餐廳本身的環境氛圍等非生物學因素。這說明單獨的生存繁殖驅動模式並不能直接用於解釋人的日常複雜行為。它們往往受其他認知和情緒驅動的影響。

情緒驅動與認知驅動

我們進一步分析人類這些日常行為背後的可能驅動因素。首先是情緒需求,例如在社互動動中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其次是認知需要,比如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帶來的成就感。

此外,社會影響也是重要驅動因素之一。在學習過程中,同學和老師的評價與認可會影響我們的學習動機。工作選擇上,社交網路的影響也不容小視。在選擇用餐地點時,與陪伴的人的意見也會一併考量。

這些非生物學因素如何融入到行為的驅動模型中來?我們可以將它們理解為高階的心理驅動。比如探索欲和成就欲可以視為認知層面的驅動;社交歸屬感則屬於情緒層面的驅動。它們與生物驅動共同構成行為決策的多層次模型。

在這個模型中,不同驅動之間存在一定的互動關係。比如,探索知識可以同時滿足生存繁殖和認知驅動。工作選擇可以兼顧物質生活和社交需求。這表明行為驅動的決策需要同時考慮生物心理社會各個層面的影響因素。任何單一層面的解釋都過於簡單。

多元驅動決策模型

我們進一步需要強調,行為驅動模型中的各個因素及其相對權重,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們隨環境和階段的不同而呈現出靈活性。

以學習動機為例。在求學階段,認知驅動如探索欲和成就感的權重可能最大;但到了工作年期,生存繁殖驅動可能更突出一些。這與個人的需求變化一致。

我們在歷史上也可以看到例子。中世紀的歐洲,宗教驅動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影響力大於其他因素。而工業革命後,生存經濟因素逐漸抬頭。不同文化中,家庭和社會關係在驅動模型中的體現也各不相同。

環境變化同樣會影響權重配置。嚴峻的自然環境下,生存驅動相對增加;和平年代,認知和情緒驅動可能更明顯。總之,行為驅動模型中各個因素的權重是一個靈活演化的過程,隨環境文化階段等條件的變化而調整自身。這也正是它能夠高效適應的重要機制之一。

模型的持續學習和變化

我們不得不強調,行為模式和驅動模型並非固定不變的。事實上,它們同環境和學習經歷呈現出強烈的可塑性。

從個體發展來看,隨著階段成長和學習累積,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能力在不斷更新,這必然影響行為模式的更新。比如兒童喜好簡單的生存驅動,成年後認知和情緒驅動增加。

從群體進化層面,環境選擇性壓力也在不斷操練和改進人類行為驅動的最佳化。一些驅動模式如果更好地幫助個體適應,則有更高生存機率被保留下來。

現代社會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機會。透過教育我們可以培養更好的解決問題和社交能力,從而最佳化認知和情緒驅動。同時,群體互動也在不斷演化和完善,幫助我們找到更高效的社會適應模式。

科技進步更是全新改變我們的認知視角。網際網路大資料給予我們前所未有的學習視窗,這必將重塑未來幾代人的認知結構與行為模式。它同時加速著人類行為驅動模式的演化速度。

跨學科的模型基礎

腦科學發現,不同啟用區域反映各種驅動層面。例如,核桃體與成就感相關,扁桃體則與社交驅動有關。

心理學實驗證明,在不同環境下以及生命的不同階段,個體的主導驅動因素也在變化。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在此提供支援。

進化心理學透過實驗發現,人類天然具備多重驅動機制,可以很好地平衡生物與心理驅動。例如食物分享實驗表明我們既關注自己又關注他人。

發展心理學長期跟蹤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成長,個體在不同驅動因素上的偏好確實在變化。兒時的好奇心逐漸轉向成就與責任感。

大資料分析發現,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的行為模型也較為複雜,反映出使用者在興趣、認同感和心理需要上的滿足。

以上研究相互驗證,由此我們提出假設:高等動物的行為驅動存在可塑、多層次且動態平衡的特性。

AI心理模型

透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總結出高等生物如人類行為驅動的核心特徵:

一、它採用了複雜的多因素驅動模型,不僅包含生物學層面如生存繁殖,也有認知心理和社會情意等多個層次的驅動。

二、各驅動因素之間存在互動作用,可以協同推動行為的發生。同時,它們在不同環境和階段的相對權重會進行靈活調整。

三、這個模型本身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隨著個體發育以及進化學習的累積,模型結構和驅動模式會不斷演化最佳化。

四、這一模型得以很好地解釋各種日常高階行為,並得到了腦科學、心理學和進化論各個層面に廣泛支援。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高等動物的行為驅動不存在單一的生物學解釋,而是基於複雜的多驅動模型適應環境的產物。該模型具有靈活協同的適應性,可以很好解釋個體在不同條件下的複雜行為模式。

與此同時,這也給予我們重要啟示:在設計人工智慧的心智模型時,也不應單純注重生物驅動的實現。相反,我們需要構建一個類似人類那樣具有多個層次驅動的複雜系統,讓人工智慧不僅關注生存和繁衍,還能兼顧認知、情感和社交層面的需求。這樣設計的智慧體才可能成熟適應複雜的社會環境,並真正走向人性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