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幽門螺桿菌與胃癌密切相關。

有研究認為,90%左右的胃癌可歸因於幽門螺桿菌的感染[1]。

然而,奇怪的是,全球約50%的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但是感染者終身罹患胃癌的風險為1-5%[2]。

看完上面那組資料,我相信你肯定和我一樣,在心裡有個大大的疑問:到底是什麼決定了哪些感染者患胃癌,哪些感染者不患胃癌啊?!

目前已有的研究認為,主要影響因素是遺傳背景、居住環境、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等[2]。不過,這些因素顯然不能很好地解釋這一現象。近幾年來,有科學家開始從幽門螺桿菌入手,發現幽門螺桿菌的一些遺傳變異顯著增加了它與胃癌之間的關係[3,4]。

這些發現意味著,有些基因型的幽門螺桿菌更毒一些,導致它們促進胃癌發生的能力更強一些。遺憾的是,之前的兩個研究雖然發現了潛在的變異位點,但都沒有系統的闡釋這些變異是如何讓幽門螺桿菌更毒的。

近日,由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Steffen Backert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著名期刊《細胞·宿主和微生物》上發表一項重磅研究成果[5]。

他們在分析了1043個幽門螺桿菌的基因組資料之後,發現幽門螺桿菌絲氨酸蛋白酶HtrA中一個鹼基的替換,會導致第171位氨基酸從絲氨酸變成亮氨酸(171S→L),與胃癌的發生顯著相關

從機制上講,幽門螺桿菌的171L變異會導致更嚴重的胃上皮損傷,讓幽門螺桿菌更容易鑽進胃上皮的深部,注入毒素和促炎的能力更強,還會促進宿主胃上皮細胞的DNA雙鏈斷裂

據瞭解,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與胃癌相關並開展功能驗證的細菌變異。毫無疑問,這一發現對於胃癌的防治有重要意義,171L型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需要儘快開展根治性治療。

論文首頁截圖

從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機制上來看,它們有個IV型分泌系統(T4SS),透過這個“注射器”,它們能將癌蛋白毒性相關基因A(CagA)抗原注射到胃上皮細胞,引發一系列的胃部病變。

早在2017年,Backert團隊就發現,幽門螺桿菌不能從胃上皮細胞的頂端注射CagA,而需要穿過上皮細胞層,進入到靠近基底層的上皮細胞尾端,注射器T4SS才能發揮作用,將毒性因子CagA注入上皮細胞[6]。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將黏連在一起的上皮細胞分開的絲氨酸蛋白酶HtrA發揮著重要的作用[6]。

HtrA對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有重要作用

這一發現促使Backert開始思考,這個存在於所有幽門螺桿菌中的HtrA,是否會透過遺傳變異影響幽門螺桿菌與胃癌之間的關係。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Backert對1043個幽門螺桿菌菌株(分別來自胃癌、胃炎、無症狀感染者和潰瘍等疾病患者)的基因組進行了分析,他們篩選到3個與胃病密切相關的HtrA遺傳變異,其中就包括位於蛋白酶結構域的171S/L。鑑於蛋白酶結構域對HtrA功能的重要性,他們將171S/L作為研究重點。

透過比較171S型和171L型HtrA之後,他們發現,來自胃炎樣本的171S型HtrA大多以單體的形式存在,而來自胃癌患者樣本的171L型HtrA則多為穩定三聚體,蛋白水解活性提高了3-5倍。不難看出,171L型HtrA分離胃上皮細胞的能力更強大。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在171L型HtrA的存在下,黏連胃上皮細胞的E-粘連蛋白裂解水平更高,毒性因子CagA的注射也更強。顯然,在活性更高的171L型HtrA三聚體幫助下,上皮細胞分的更開,幽門螺桿菌更容易地潛入了胃的近基底層部位,並將CagA注入胃上皮細胞。

171L型HtrA幽門螺桿菌導致上皮細胞之間的縫隙更大,進入基底側的幽門螺桿菌更多

此外,從促炎的角度看,與171S型HtrA幽門螺桿菌相比,171L型HtrA幽門螺桿菌會增加促炎的NF-kB啟用和促炎細胞因子IL-8的釋放,以及增強了DNA的雙鏈斷裂和微核形成。這一系列的反應,會損害基因組的完整性,並增加有害突變的頻率,最終導致上皮細胞惡變。

機制示意圖

總的來說,Backert團隊的這項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絲氨酸蛋白酶HtrA的單核苷酸多型性(SNP)與胃癌的發生有關,尤其是171S/L與胃癌的發生顯著相關。

這一成果屬於首次發現並證實與胃癌發生相關的幽門螺桿菌SNP,為未來胃癌的預防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或許,在未來的幽門螺桿菌篩查中,可以透過引入HtrA的171S/L分型,判斷感染者未來患胃癌的風險是否會大幅增加。

來自: 奇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