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親子關係,會更通透許多

powerx_yc發表於2016-11-08

——《父母效能訓練手冊》讀書筆記

雖然看了一些育兒/認知心理學方面的書,但在「養育孩子」這個話題上一直沒形成穩定的認知。在看了「真誠」一節後,突然意識到:如果用「機器學習」來類比,也許會通透許多。

我們希望,餵給機器的資料是沒有噪音的。現實中,總是儘可能地剔除噪音,以使機器學習得更加高效。在育兒中,「坦誠相對」不就是在提高「訊雜比」嗎?不就是為了讓幼兒通過更一致的資料,獲得更穩定的預期,從而獲得安全感嗎?在五歲前,幼兒都不能獨立生存。這其間,父母最重要的職責是「保護」。身體上的呵護自然是很重要的一面,而遮蔽心理上「不一致」的噪音也是很重要的一面。父母關注的重點不用放在學習效率上(所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真是個假命題),幼兒的學習能力甚至超過成人(因為神經元間沒有強聯絡,這時候可塑性最強。而知識其本質是一種概念的結構。所以,沒有過多羈絆的幼兒反而學得更快)。相反,更多地應該放在「剔除噪音」&「提供多樣化的輸入」上。前者,就是要父母保持「言行一致」。後者,是要求雙親都參與到孩子成長中來。

如果父母迫不及待地去糾正孩子的「錯誤」,就容易陷入「過度擬合」(過於適配當下,而失去了應對的彈性),陷入區域性最優而失去了抵達全域性最優的可能。

「積極傾聽」恰是一個降噪的過程。交流,本質上是資訊的傳遞&互動。所以,交流的基礎在於準確地解碼談話。小孩子一方面由於表達能力不足,需要不斷地嘗試不同的表達以準確傳遞自己的意圖/想法。另一方面,思維深度太淺,常常沒能意識到行為之下的意圖,需要父母一步一步引導,找到源頭。在此過程中,父母需要不斷地「確認/提純」孩子的真實意圖。

看到很多長輩(包括自己)為孩子的前途擔憂得不得了,巴不得自己變成孩子,快點 get√ 一項接一項「重要」/「不可或缺」的技能。不由得思考:「這些東西真的重要嗎?」「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形成穩定的育兒觀念,首先不該考察下身處世界的特徵嗎?「可知還是不可知」,這決定了是注重當下,還是看重長遠;「向好還是向壞」,這覺得了當我們迷茫時,是抱持悲觀還是樂觀;「緩慢進步還是快速演化」,這決定了該授魚還是授漁……

在「監督學習」下,還有個訓練集的正確率可以參考;而到了「非監督學習」環境下,我們又該相信什麼?回到「育兒」中,到底什麼才是「成長」?!

訓練時的正確率並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對未來的預測精度。也就是有沒有形成一些清晰的、有效的解構問題空間的法則。這,難道就是「成長」的真正解析式嗎?!

寫下一條規則並沒有用,「孩子」這臺機器只會從「資料」中習得規則。父母只能幫助他們去認識規則,頂多標明異常值,卻沒辦法在孩子腦中寫入他們認可(哪怕是多年確認)的規則。「生命不會倒行,也不會滯留往昔」。我們認識的,在未來又一定對嗎?一定適用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