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requests 庫中 iter_lines 方法的流式傳輸最佳化

金木大大大發表於2023-11-15

在使用Python的requests庫與伺服器進行HTTP互動時,發現使用iter_lines方法並不能實現真正的流式傳輸,而是等待伺服器返回一定量的資料或請求結束。這一問題在伺服器返回的資料量較大時尤為明顯,因為預設情況下,requests庫會將資料緩衝一段時間,然後再返回給客戶端。這可能會導致長時間的等待,尤其是在需要及時處理大量資料時。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透過設定iter_lines方法的chunk_size引數來實現流式傳輸。預設情況下,chunk_size被設定為10240位元組(即1MB),這意味著requests庫會在接收到伺服器返回的1MB資料後才將資料返回給客戶端。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將chunk_size設定為更小的值,以便更及時地返回資料給客戶端。


以下是修改後的程式碼示例:


```python

import requests


url = '

req = requests.get(url, stream=True)


for line in req.iter_lines(chunk_size=10):

    print(repr(line))

```


透過將chunk_size設定為10位元組,這段程式碼會在接收到伺服器返回的每10個位元組資料時就立即返回給客戶端,從而實現了真正的流式傳輸。這意味著無需等待整個1MB資料下載完成,就可以逐步處理資料,提高了響應速度和效率。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將chunk_size設定得過小也可能導致更多的網路IO操作,因此需要在效能和實時性之間進行權衡,具體的chunk_size值應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來選擇。


總之,透過調整iter_lines方法的chunk_size引數,我們可以最佳化Python requests庫中的流式傳輸,提高資料的實時性和處理效率,從而更好地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32566/viewspace-299540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