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很多小夥伴有睡午覺的習慣,一吃完午飯就像按下了某個神秘開關,上下眼皮瘋狂打架,是時候該“充充電”了,這個時候如果能眯一會,簡直美哉!但是也有一部分夥伴是“不睡午覺星人”,確切來說,不是不想睡,而是睡不著!

你知道嗎?排除環境及個人選擇等因素影響,如同高矮胖瘦一樣,午覺習慣也受到基因的驅動。

眾所周知,睡午覺好處多多,但是目前大多數關於午睡與認知或大腦健康之間關係的研究都是觀察性的,是否存在因果關係仍然難以捉摸。近日,Sleep Health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Is there an association between daytime napping,cognitive function,and brain volume?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in the UK Biobank”的研究論文[1],使用孟德爾隨機化(MR),探究了習慣性午睡與認知及大腦結構之間的關係,研究顯示,午睡遺傳傾向與總腦容量增加15.80cm3相關,大約相當於2.6-6.5歲的衰老差異。

 

https://doi.org/10.1016/j.sleh.2023.05.002

來自烏拉圭共和國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基於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UKB)大樣本資料,納入378,932名受試者,平均年齡57歲。使用孟德爾隨機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MR),即透過遺傳變異來估計暴露和結局之間的因果關係。該研究的暴露(午睡)使用92個先前確定的全基因組獨立遺傳變異(單核苷酸多型性,SNPs)進行檢測,研究結局是總腦容量、海馬體積、反應時間和視覺記憶。並採用逆方差加權,對水平多效性(指一些工具變數透過繞過暴露的途徑額外影響結果)進行敏感性分析。

認知功能測量方面,在基線時,透過計算機觸控式螢幕介面對所有參與者進行了5項認知評估,並選擇了衰老過程中下降最明顯的視覺記憶和反應時間進行分析。

在視覺記憶任務中,受試者被要求在記住自己的位置後,從6對卡片中正確地識別出匹配的卡片。然後記錄不正確配對的次數(嘗試正確識別配對的次數),次數越多反映視覺記憶越差。

反應時間(以毫秒為單位)被記錄為受試者在12輪紙牌遊戲“Snap(呼‘同’牌遊戲)”中正確識別匹配所花費的平均時間,得分越高表明反應時間越慢(越差)。

神經影像學方面,使用標準方案對UKB的子樣本進行了結構腦磁共振成像(MRI)掃描,研究者共收集了35,080名受試者的完整神經成像和基因型資料。分析了海馬體積(左+右海馬體積的平均值,cm3)和總腦容量(根據頭部大小標準化,cm3)。

下面,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我們一起來看看研究結果。首先是樣本基線情況,57%的受試者表示他們“從不/很少”午睡,38%和5%的受訪者分別表示“有時”和“通常”午睡。報告稱“通常”午睡的受試者特徵如下:年齡較大,女性較少,被剝奪午睡時間的可能性更大,目前吸菸,服用抗高血壓藥物,被診斷為糖尿病,並患有普遍的心血管疾病。

 

圖:英國生物銀行午睡樣本特徵(來源:文獻[1])

研究者透過92-SNP遺傳工具研究午睡與大腦和海馬體積之間的關係,IVW顯示午睡的遺傳傾向與總腦容量增加15.80cm3相關,午睡和海馬體積之間沒有關聯,MR-Egger和WME方法均未發現不平衡的水平多效性。

 

圖:午睡與總腦容量之間的關係(來源:文獻[1])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腦容量的測量已被用作神經變性的指標,在整個生命週期中腦容量都會逐步減少,但在認知能力下降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中,這一過程會加速。既往一項針對健康個體進行的薈萃分析發現,35歲以後,全腦體積穩步下降(每年0.2%),60歲時加速到每年0.5%,60歲以後大於0.5%[2]。按照假設每年線性下降0.2%至0.5%來換算,本研究發現的習慣午睡的人的總腦容量更大(即15.8cm3≈1.3%的差異),大約相當於2.6-6.5歲的衰老差異。這一差異大致相當於正常認知功能者和輕度認知障礙者腦容量的差異。

而海馬體作為在記憶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大腦結構,研究未發現午睡遺傳傾向與其的關聯。接下來,研究者進一步探究了午睡與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午睡與反應時間或視覺記憶之間沒有關聯,MR-Egger和WME方法未發現水平多效性的證據。

 

圖:午睡與反應時間之間的關聯(來源:文獻[1])

研究者額外透過47-SNP(針對白天過度嗜睡進行了調整)、86-SNP(不包括睡眠呼吸暫停)和17-SNP(與UKBiobank沒有樣本重疊)遺傳工具進行了敏感性分析,結果顯示,其與總腦容量的關聯在大小和方向上與我們的92-SNP遺傳工具主要結果一致,且午睡與反應時間或視覺記憶無關。

研究者指出,觀察性研究表明,午睡的時間長短也會影響認知功能。該研究的不足之處在於只分析了午睡的頻率,但未分析午睡時間的影響。

綜上所述,這項研究提高了我們對習慣性午睡遺傳傾向對大腦健康影響的認識,這對理解老年人的認知障礙至關重要。看來,“午睡”是保持年輕、對抗衰老的健康秘籍,工作再繁忙,也要創造條件,睡個美美的午覺呀!

參考文獻:

[1] Paz V, Dashti HS, Garfield V. Is there an association between daytime napping, cognitive function, and brain volume?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in the UK Biobank. Sleep Health. 2023 Jun 12:S2352-7218(23)00089-X.

[2] Hedman AM, van Haren NEM, Schnack HG, et al. Human brain changes across the life span: a review of 56 longitudi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ies. Hum Brain Mapp. 2012;33:1987-2002.

來自: 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