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對環境有適應能力的。

所以很多時候“人”看上去很堅強。“都已經這樣了,還能活”。

比如全身臟器長反卻依然健康長大的“鏡面人”,比如同時確診了4項重大心肺問題卻依然能夠給全身供血的“強心臟”。。。

除了身體上的“缺陷”,逆境也會造成嚴重的精神負擔。而透過自我調節情緒、認知和行為,我們似乎也可以逐漸適應一些挑戰性的環境條件。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苦難對精神的影響,也會留下近乎永久的痕跡。

在今天出版的《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唐德斯腦、認知與行為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討論了環境逆境對大腦結構的長期影響。

研究發現,環境逆境是導致精神障礙的重要風險因素。大腦對逆境的適應能力,是以特定大腦區域發生結構變化為代價的。長期生活在逆境環境中的人大腦結構發生了廣泛的形態學變化,並且在創傷事件發生25年之後,仍然可以觀察到與逆境相關的大腦模式。

同時,逆境相關異常反應與焦慮症狀密切相關。探究逆境對大腦模式的影響可能對精神疾病的發展有預測價值。

環境逆境可能增加成年時期精神障礙的風險,但是具體的神經生物學機制尚不清楚。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逆境對大腦特定區域的影響,忽略了個體間的差異以及整體腦部的變化。因此,研究人員試圖用更長期的縱向研究來了解逆境對大腦結構的影響

曼海姆兒童風險研究(MARS,Mannheim Study of Children at Risk)佇列是一項長期研究計劃,旨在探索生命早期暴露於不同風險對兒童及青少年成長的影響,記錄了產前、圍產期、心理社會逆境等多種風險因素。為了能夠量化人群中的逆境效應,以及不同於群體水平的個體逆境效應,研究人員利用MARS資料,建立了基於體素的標準模型,捕捉長期逆境引起的適應性變化。

研究模型

納入模型分析的逆境涵蓋產前期(產前母親吸菸和壓力)、圍產期(出生時的生產風險)以及產後期,其中產後期逆境包括早期孕產婦護理水平較低、不良家庭環境、兒童創傷事件、壓力生活事件等。

模型顯示了25歲時逆境相關的廣泛大腦形態學特徵,大腦多個區域與逆境相關,並且遠遠不止之前發現過的逆境相關區域。海馬、杏仁核、基底神經節、腹內側前額葉、前扣帶回,等等諸多區域都會受到環境逆境的影響,發生改變。

這些大腦區域的形態學變化可以根據逆境分數進行預測

同時,大腦區域的形態學變化並不因時間推移而減弱。25歲時發現的大腦因逆境受到的傷害,在33歲時依然存在。

不同逆境環境對大腦特定區域的影響效應不同,表現為腦區體積的擴張或收縮。以Dice係數來量化大腦結構的變化程度,其中家庭環境的Dice係數最高,對大腦結構變化的影響最大

利用現有資料,研究人員還建立了8-97歲期間年齡相關的大腦結構變化模型。邊緣皮質下區域、小腦內側和腦室等區域可以觀察到與年齡相關擴張,顳葉、前扣帶回等區域觀察到與年齡相關收縮。

總的來說,研究發現從產前到成年期間的逆境對大腦結構造成了廣泛影響,並且在成年早期依然儲存有持久、穩定的神經訊號。不同逆境種類相對應的大腦區域不同。

這些發現有可能轉化為治療方法,為改善公眾心理健康做出貢獻。同時,超出正常範圍的大腦結構體積變化可能可以用來發現和預測不同個體的焦慮或其他精神問題。研究團隊也已經在進行相關的驗證。

來自: 奇點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