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它是什麼(協程 和 Kotlin協程)
1.1 協程是什麼
維基百科:協程,英文Coroutine [kəru’tin] (可入廳),是計算機程式的一類元件,推廣了協作式多工的子程式,允許執行被掛起與被恢復。
作為Google欽定的Android開發首選語言Kotlin,協程並不是 Kotlin 提出來的新概念,目前有協程概念的程式語言有Lua語言、Python語言、Go語言、C語言等,它只是一種程式設計思想,不侷限於特定的語言。
而每一種程式語言中的協程的概念及實現又不完全一樣,本次分享主要講Kotlin協程。
1.2 Kotlin協程是什麼
Kotlin官網:協程是輕量級執行緒
可簡單理解:一個執行緒框架,是全新的處理併發的方式,也是Android上方便簡化非同步執行程式碼的方式
類似於 Java:執行緒池 Android:Handler和AsyncTask,RxJava的Schedulers
注:Kotlin不僅僅是面向JVM平臺的,還有JS/Native,如果用kotlin來寫前端,那Koltin的協程就是JS意義上的協程。如果僅僅JVM 平臺,那確實應該是執行緒框架。
1.3 程式、執行緒、協程比較
可透過以下兩張圖理解三者的不同和關係
2 為什麼選擇它(協程解決什麼問題)
非同步場景舉例:
- 第一步:介面獲取當前使用者token及使用者資訊
- 第二步:將使用者的暱稱展示介面上
- 第三步:然後再透過這個token獲取當前使用者的訊息未讀數
- 第四步:並展示在介面上
2.1 現有方案實現
apiService.getUserInfo().enqueue(object :Callback<User>{
override fun onResponse(call: Call<User>, response: Response<User>) {
val user = response.body()
tvNickName.text = user?.nickName
apiService.getUnReadMsgCount(user?.token).enqueue(object :Callback<Int>{
override fun onResponse(call: Call<Int>, response: Response<Int>) {
val tvUnReadMsgCount = response.body()
tvMsgCount.text = tvUnReadMsgCount.toString()
}
})
}
})
現有方案如何拿到非同步任務的資料,得不到就毀掉哈哈哈,就是透過回撥函式來解決。
若巢狀多了,這種畫風是不是有點回撥地獄的感覺,俗稱的「callback hell」
2.2 協程實現
mainScope.launch {
val user = apiService.getUserInfoSuspend() //IO執行緒請求資料
tvNickName.text = user?.nickName //UI執行緒更新介面
val unReadMsgCount = apiService.getUnReadMsgCountSuspend(user?.token) //IO執行緒請求資料
tvMsgCount.text = unReadMsgCount.toString() //UI執行緒更新介面
}
suspend fun getUserInfoSuspend() :User? {
return withContext(Dispatchers.IO){
//模擬網路請求耗時操作
delay(10)
User("asd123", "userName", "nickName")
}
}
suspend fun getUnReadMsgCountSuspend(token:String?) :Int{
return withContext(Dispatchers.IO){
//模擬網路請求耗時操作
delay(10)
10
}
}
紅色框框內的就是一個協程程式碼塊。
可以看得出在協程實現中告別了callback,所以再也不會出現回撥地獄這種情況了,協程解決了回撥地獄
協程可以讓我們用同步的程式碼寫出非同步的效果,這也是協程最大的優勢,非同步程式碼同步去寫。
小結:協程可以非同步程式碼同步去寫,解決回撥地獄,讓程式設計師更方便地處理非同步業務,更方便地切執行緒,保證主執行緒安全。
它是怎麼做到的?
3 它是怎麼工作的(協程的原理淺析)
3.1 協程的掛起和恢復
掛起(非阻塞式掛起)
suspend 關鍵字,它是協程中核心的關鍵字,是掛起的標識。
下面看一下上述示例程式碼切換執行緒的過程:
每一次從主執行緒切到IO執行緒都是一次協程的掛起操作;
每一次從IO執行緒切換主執行緒都是一次協程的恢復操作;
掛起和恢復是suspend函式特有的能力,其他函式不具備,掛起的內容是協程,不是掛起執行緒,也不是掛起函式,當執行緒執行到suspend函式的地方,不會繼續執行當前協程的程式碼了,所以它不會阻塞執行緒,是非阻塞式掛起。
有掛起必然有恢復流程, 恢復是指將已經被掛起的目標協程從掛起之處開始恢復執行。在協程中,掛起和恢復都不需要我們手動處理,這些都是kotlin協程幫我們自動完成的。
那Kotlin協程是如何幫我們自動實現掛起和恢復操作的呢?
它是透過Continuation來實現的。 [kənˌtɪnjuˈeɪʃ(ə)n] (繼續;延續;連續性;後續部分)
3.2 協程的掛起和恢復的工作原理(Continuation)
CPS + 狀態機
Java中沒有suspend函式,suspend是Kotlin中特有的關鍵字,當編譯時,Kotlin編譯器會將含有suspend關鍵字的函式進行一次轉換。
這種被編譯器轉換在kotlin中叫CPS轉換(cotinuation-passing-style)。
轉換流程如下所示
程式設計師寫的掛起函式程式碼:
suspend fun getUserInfo() : User {
val user = User("asd123", "userName", "nickName")
return user
}
假想的一種中間態程式碼(便於理解):
fun getUserInfo(callback: Callback<User>): Any? {
val user = User("asd123", "userName", "nickName")
callback.onSuccess(user)
return Unit
}
轉換後的程式碼:
fun getUserInfo(cont: Continuation<User>): Any? {
val user = User("asd123", "userName", "nickName")
cont.resume(user)
return Unit
}
我們透過Kotlin生成位元組碼工具檢視位元組碼,然後將其反編譯成Java程式碼:
@Nullable
public final Object getUserInfo(@NotNull Continuation $completion) {
User user = new User("asd123", "userName", "nickName");
return user;
}
這也驗證了確實是會透過引入一個Continuation物件來實現恢復的流程,這裡的這個Continuation物件中包含了Callback的形態。
它有兩個作用:1. 暫停並記住執行點位;2. 記住函式暫停時刻的區域性變數上下文。
所以為什麼我們可以用同步的方式寫非同步程式碼,是因為Continuation幫我們做了回撥的流程。
下面看一下這個Continuation 的原始碼部分
可以看到這個Continuation中封裝了一個resumeWith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恢復用的。
internal abstract class BaseContinuationImpl() : Continuation<Any?> {
public final override fun resumeWith(result: Result<Any?>) {
//省略好多程式碼
invokeSuspend()
//省略好多程式碼
}
protected abstract fun invokeSuspend(result: Result<Any?>): Any?
}
internal abstract class ContinuationImpl(
completion: Continuation<Any?>?,
private val _context: CoroutineContext?
) : BaseContinuationImpl(completion) {
protected abstract fun invokeSuspend(result: Result<Any?>): Any?
//invokeSuspend() 這個方法是恢復的關鍵一步
繼續看上述例子:
這是一個CPS之前的程式碼:
suspend fun testCoroutine() {
val user = apiService.getUserInfoSuspend() //掛起函式 IO執行緒
tvNickName.text = user?.nickName //UI執行緒更新介面
val unReadMsgCount = apiService.getUnReadMsgCountSuspend(user?.token) //掛起函式 IO執行緒
tvMsgCount.text = unReadMsgCount.toString() //UI執行緒更新介面
}
當前掛起函式里有兩個掛起函式
透過kotlin編譯器編譯後:
fun testCoroutine(completion: Continuation<Any?>): Any? {
// TestContinuation本質上是匿名內部類
class TestContinuation(completion: Continuation<Any?>?) : ContinuationImpl(completion) {
// 表示協程狀態機當前的狀態
var label: Int = 0
// 兩個變數,對應原函式的2個變數
lateinit var user: Any
lateinit var unReadMsgCount: Int
// result 接收協程的執行結果
var result = continuation.result
// suspendReturn 接收掛起函式的返回值
var suspendReturn: Any? = null
// CoroutineSingletons 是個列舉類
// COROUTINE_SUSPENDED 代表當前函式被掛起了
val sFlag = CoroutineSingletons.COROUTINE_SUSPENDED
// invokeSuspend 是協程的關鍵
// 它最終會呼叫 testCoroutine(this) 開啟協程狀態機
// 狀態機相關程式碼就是後面的 when 語句
// 協程的本質,可以說就是 CPS + 狀態機
override fun invokeSuspend(_result: Result<Any?>): Any? {
result = _result
label = label or Int.Companion.MIN_VALUE
return testCoroutine(this)
}
}
// ...
val continuation = if (completion is TestContinuation) {
completion
} else {
// 作為引數
// ↓
TestContinuation(completion)
loop = true
while(loop) {
when (continuation.label) {
0 -> {
// 檢測異常
throwOnFailure(result)
// 將 label 置為 1,準備進入下一次狀態
continuation.label = 1
// 執行 getUserInfoSuspend(第一個掛起函式)
suspendReturn = getUserInfoSuspend(continuation)
// 判斷是否掛起
if (suspendReturn == sFlag) {
return suspendReturn
} else {
result = suspendReturn
//go to next state
}
}
1 -> {
throwOnFailure(result)
// 獲取 user 值
user = result as Any
// 準備進入下一個狀態
continuation.label = 2
// 執行 getUnReadMsgCountSuspend
suspendReturn = getUnReadMsgCountSuspend(user.token, continuation)
// 判斷是否掛起
if (suspendReturn == sFlag) {
return suspendReturn
} else {
result = suspendReturn
//go to next state
}
}
2 -> {
throwOnFailure(result)
user = continuation.mUser as Any
unReadMsgCount = continuation.unReadMsgCount as Int
loop = false
}
}
透過一個label標籤控制分支程式碼執行,label為0,首先會進入第一個分支,首先將label設定為下一個分支的數值,然後執行第一個suspend方法並傳遞當前Continuation,得到返回值,如果是COROUTINE SUSPENDED,協程框架就直接return,協程掛起,當第一個suspend方法執行完成,會回撥Continuation的invokeSuspend方法,進入第二個分支執行,以此類推執行完所有suspend方法。
每一個掛起點和初始掛起點對應的 Continuation 都會轉化為一種狀態,協程恢復只是跳轉到下一種狀態中。掛起函式將執行過程分為多個 Continuation 片段,並且利用狀態機的方式保證各個片段是順序執行的。
小結:協程的掛起和恢復的本質是CPS + 狀態機
4 總結
總結幾個不用協程實現起來很麻煩的騷操作:
- 如果有一個函式,它的返回值需要等到多個耗時的非同步任務都執行完畢返回之後,組合所有任務的返回值作為 最終返回值
- 如果有一個函式,需要順序執行多個網路請求,並且後一個請求依賴前一個請求的執行結果
- 當前正在執行一項非同步任務,但是你突然不想要它執行了,隨時可以取消
- 如果你想讓一個任務最多執行3秒,超過3秒則自動取消
Kotlin協程之所以被認為是假協程,是因為它並不在同一個執行緒執行,而是真的會建立多個執行緒。
Kotlin協程在Android上只是一個類似執行緒池的封裝,真就是一個執行緒框架。但是它卻可以讓我們用同步的程式碼風格寫出非同步的效果,至於怎麼做的,這個不需要我們操心,這些都是kotlin幫我們處理好了,我們需要關心的是怎麼用好它
它就是一個執行緒框架。
作者:京東物流 王斌
來源:京東雲開發者社群 自猿其說Tech 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