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 立勢 萬物互聯、全域融通

財經觀察處發表於2023-10-07

近日,用友正式釋出主題為“項管融通 精智核算”的《大型企業專案數智化轉型白皮書》。用友在國內首創從“泛專案管理落實到專案核算管理”的實踐方法論,同時針對專案管理中多種型別的專案群及其專案核算進行了深入思考,將相關管理模型在用友BIP中實現落地應用,並已在眾多客戶中落地實踐。




本期將為大家介紹 第三期:萬物互聯、全域融通 的精彩內容。期待能為專案管理者提供更豐富的工具和資源,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商業挑戰。


上篇 ● 第三章

立勢 萬物互聯、全域融通


3.1

基於專案中臺實現業財連線與事項轉換

沉澱企業標準體系

專案中臺既是一種產品,也是一種技術架構模式,它具備產品和架構的雙重能力,從產品角度,它提供標準化、可複用的業務功能和技術元件,可以在不同的業務場景中進行組合。從架構角度,透過將業務功能和技術元件獨立出來,形成統一的技術平臺,幫助企業構建靈活、可擴充套件的技術基礎設施。基於專案中臺,整合和統一管理各個專案的資訊、流程和工作,提高專案協同和整體管理水平;基於專案中臺的可定製和擴充套件的特性,可以根據專案的需求進行個性化定製和功能擴充套件,以適應不同專案的管理要求和工作流;基於專案中臺,可以整合多個資料來源,將專案相關的資料彙集到一個統一的平臺,並透過資料分析和視覺化展示。


透過專案中臺的使用,企業可以逐步沉澱專案管理和財務管理的標準體系,專案中臺可以將各類事項(例如專案計劃、任務、資源、成本、收入等)轉換為標準化的資料,使得不同部門和專案可以使用統一的資料標準,避免資訊孤島和資料不一致問題,財務部門可以透過專案中臺獲取專案的詳細資料,進行預算與實際情況的對比分析,以及專案的財務核算和報表生成,實現財務資料與專案資料的一致性。


3.2

基於事項會計構建新一代專案業務財務的一體

現代會計的基本模式基於帕喬利在 1494 年發表的名著《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中《計算與記錄要論》篇。隨著經濟業務越來越複雜,會計實務和規則也越來越複雜,並引起資產負債表觀或利潤表觀、決策有用觀或受託責任觀等基本理論之爭。真正引起當代會計革命的是索特在 50 多年前提出的“事項法”會計理論和新一代資訊科技、數字化商業環境三者在當前時代的耦合,使事項法會計的基本思想可以轉變為會計實務、制度和商業活動的革命。


喬治·H·索特認為,會計理論和會計準則的制定不應始於會計目標和高度概括的幾張會計報表,而應始於更細顆粒度的事項的記錄。3 年後,他將自己的觀點撰寫成文“會計理論的‘事項’法”(Sorter, 1969), 發表在美國會計學會會刊《會計評論》上。在文章中,索特將《基本會計理論》提出的思維方式稱為“價值法”或“使用者需要法”。按照“價值法”的觀點 , 應該從使用者需要的角度來論證會計理論 , 然後再用這套理論為特定的決策模型提供資訊。


事項法會計區別與價值法會計體現在突破了傳統的財務會計,不再是有限維度、有限視角的會計資料服務,而是面向更多元的會計資料使用者的需求。這正是新的時代所需要的。將每一個事項作為核算的依據,然後多維度提供相應的會計資料服務。這突破了原來傳統的基於財務會計基本準則的體系,在涵蓋了原來財務會計使用者和管理會計使用者的需求後,還涵蓋了其他會計資料使用主體,比如企業裡面的員工、生態鏈中相關的成員以及政府監管部門。

我們發現,雖然財政部也在大力推動管理會計,而且很多企業推行了管理會計,但是成效都比較有限。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很多企業是在財務會計資料基礎上進行管理會計的構建,這就導致了結構上的侷限,進而導致管理會計服務價值有限。如果想要管理會計發揮應有的價值,那就一定要在資料的源頭上進行改變,這個源頭就是經濟活動本身。


管理會計需要將資料的獲取回溯到最前沿的場景事件中去,包括交易和其他各種作業。交易是事件的一個重要形態,甚至可以說是主要的形態。但是事件並不只有交易,比如專案採購物資出庫這個行為雖然沒有交易發生,但也是一個事件,我們要將這個事件發生的現場作為會計資料的源頭,這在早年是很難實現的,用友1.0時,資料入口是記賬憑證,基於記賬憑證做報表,進而進行分析。當獲取記賬憑證的時候,這筆業務其實已經結束了,完全是一種事後反映。到用友2.0時,將資料的入口往前移一步,到達業務單據。今天資料的入口會更加往前推移,以交易或者作業本身作為資料入口,當事件一發生,會計資料採集就完成了,這樣才能做到實時。


3.3

基於全程利潤拉通產品端與營銷端

全面檢驗和透視企業的盈利能力


3.3.1  何謂全程利潤


業務視角的全程利潤,就是商品(產品或服務)從商機開始到交付直至售後整個生命週期中,所產生的利潤。


財務視角的全程利潤,即是將公司所有發生的收入、成本、費用,計算或分配至每一業務單元或者是企業級的業務事項上,除了能直接物件化的部分,還包括需要分攤的部分,全程利潤之和趨近於公司對外報表利潤(法人報表利潤=∑事業部全程利潤(不考慮內部轉移定價)=∑專案全程利潤),核算細則也更加接近外部會計準則。


資金視角的全程利潤,即是在會計分期下,將企業的投資行為、融資行為、經營行為所帶來的全部資金流入扣除全部資金流出所得出的現金利潤。通常由於投資回收週期過長,融資償還週期過長,所以主要能參考的指標還是經營行為下的現金流量淨額,這個更能反映企業的經營健康狀況。

3.3.2  如何實現全程利潤


A

以專案建設為抓手

專案建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強大引擎,以專案建設為抓手,資本、人力和技術跟著專案走,才能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加速跑”!

專案管理的未來越來越靈活,在以企業為平臺的管理體系支撐下,更快、更多地價值交換產生利潤。

B

遵循新收入準則

新收入準則與過去的明顯變化之處:

一是新準則將原準則體系下的兩個準則(現行收入準則和建造合同準則)合二為一,雖然我們不用再區分公司業務是適用收入準則還是建造合同準則。但我們仍要判斷一項交易,是在某一時點還是某一時段確認收入。

二是以控制權轉移替代風險報酬轉移作為收入確認時點的判斷標準。

用友緊跟政策,適配準則,全面匯入了新收入準則的五步法:識別與客戶訂立的合同、識別單專案履約義務、確定合同交易價格、分攤交易價格、確認收入

C

處理好收入項

收入項處理主要解決三個問題:

一是何時何方法來確認收入;

二是何種金額計量;

三是如何核算。

D

處理好成本項

成本事項主要由採購業務和費控報銷業務過來,採購業務通常分為專案專採和批採以及其他採購,這些成本事項都收透過專案專項成本來完成歸集的。

成本歸集與結轉的主要原則是不同型別合同採用不同的規則處理。

E

處理好費用等其他項

為了實現全程利潤,通常需要依據受益性原則將不可直接物件化到專案的收入、成本、費用事項(如損益表中的條目:稅金及附加、銷管研及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資產處置收益、其他收益、營業外收入支出、所得稅費用等)採用分攤模式來歸集到專案上。

用友BIP專案雲區分收入、成本、費用事項依據系統預置的分攤權重(金額、數量等)、按各自適配的分攤動因(收入動因、成本動因、費用動因)自動執行分攤,做到合理合規。

預提和待攤的會計處理是權責發生制下的產物,為了更精確地核算出專案利潤,需要從財務的視角,資料的層面來理清專案權責,所以專案全程利潤對預提和待攤的運用也是不能少的。

3.3.3   全程利潤的價值在哪裡


在經濟的迅猛發展與現代化產業制度不斷完善的今天,企業的制度也隨之更加完備,大中型企業內部組織機構及其管理模式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革,體現在財務管理方面,其中趨勢之一就是進化到了“全要素、全方位、全程核算”的新核算模式,方便對企業任一業務核算單元、任一業務核算事項進行業績考核。


當前形勢環境下,推行全程利潤很有必要,它是促使企業內部各作戰單元高效運作、促進整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措施和手段,有了分項明細資料,專案投資回報率、專案的盈虧分析才能落到實處,藉此專案全程利潤拉通產品端到營銷端的閉環管理,保證營銷側與產品側的利潤趨同,全面檢驗和透視企業的盈利能力。


3.4

基於一體化思維的項管融通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如何將不同的業務流程與資訊系統進行整合。這就要求企業擁有一種高度的協同能力,從而實現業務流程的最佳化和效率的提升。而項管融通,就是一種整合管理的方法,可以幫助企業實現不同系統之間的資料共享和業務流程的無縫對接。


項管融通的實現需要依賴於先進的資訊科技和管理理念,同時也需要企業擁有高度的管理能力和協同能力。在實踐中,項管融通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資料層、服務層和業務層。在資料層,企業需要將不同系統中的資料進行整合和清洗,以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在服務層,企業需要構建一套標準化的服務介面,以便不同系統之間可以進行資料的共享和互動。在業務層,企業需要對不同的業務流程進行整合和協同,從而實現業務流程的最佳化和效率的提升。


項管融通的實現可以帶來多方面的好處。首先,它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業務流程的整合和最佳化,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率和競爭力。其次,它可以幫助企業實現不同系統之間的資料共享和互動,從而提高資料的價值和利用效率。最後,它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全面的管理和監控,從而提高企業的風險控制和決策能力。


然而,項管融通的實現也存在一些挑戰和難點。首先,企業需要克服不同系統之間的資料格式和標準的差異,從而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其次,企業需要克服不同系統之間的安全和許可權問題,從而確保資料的安全和保密性。最後,企業需要克服不同系統之間的業務流程差異,從而確保業務流程的協同和最佳化。


總的來說,項管融通是一種整合管理的方法,可以幫助企業實現不同系統之間的資料共享和業務流程的無縫對接。雖然實現項管融通存在一些挑戰和難點,但只要企業擁有高度的管理能力和協同能力,就可以充分發揮其優勢,實現業務的高效運轉和管理。



下期預告 《第4期 |  銳變 海量資料、全量洞察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30942/viewspace-298716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