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年,和微軟在瀏覽器大戰中打的火熱的網景 Netscape  轉身以 42 億美元的天價,把自己賣給了老牌運營商美國線上 AOL,留下微軟獨身面對美國監管的反壟斷大棒;成立 4 年的 Yahoo,已經成為全球網民的“門戶”,面對微軟 440 億美元的收購,這個 Web1.0  王者眼睛眨都沒眨一下。

那是年輕創新者和騙子橫行的矽谷“呼嘯時代”,只要在自己公司名字後面加上“.com”,股價就能暴漲。

1998 年 9 月,兩個嫩到一掐就能出水的年輕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決定成立 Google 公司,並在其後推出了一個小產品,叫 Google 搜尋引擎。僅僅想用技術證明自己比 Yahoo 的做法更高明的他們,可能想不到自己開啟了一個新的搜尋時代,孕育了一個未來的科技巨頭

在 25 年後,當年拿到 10 萬美元投資成立起來的 Google,已經成長為市值 1.65 萬億美元的 Alphabet,它在 25 年裡,影響著、也滲透進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說網際網路技術是一場對人類接觸和處理位元資訊的決絕革命,那麼 Google 就是這場革命中最先殺出重圍的先鋒軍,從搜尋引擎、郵箱、瀏覽器再到 YouTube 和現在的 AI,Google 在 25 年的時間裡,無時無刻不在重塑全球數十億人使用網際網路和接觸知識及資訊的方式,順便改變了人們的認知

今年恰好是Google成立 25 週年,極客公園將用系列稿件回溯這家矽谷巨頭,如何在四分之一個世紀裡,改變了一切。

搜尋即排名

25 年前的 1998 年,是 Google 作為一家公司成立的時間,而作為搜尋引擎,Google 的前身則要再往前倒幾年。

1995 年,同為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研究生的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一個專案中認識,這個專案叫“Backrub”,目標是開發一種更有效的方法,去組織和檢索網際網路上的資訊。二人想到了一個方向:改進當時的網際網路搜尋引擎。

在 Google 出現前,網際網路已經誕生了搜尋引擎,但排名和搜尋結果的準確性和質量都很有限,甚至因為有效資訊太難快速呈現,反而是人工編輯建立,將網站按主題分好類的入口網站更受到使用者的歡迎,使用者就像翻百科全書一樣,在目錄之間透過連結跳轉。雅虎,就是當時最著名的入口網站之一。

於是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Backrub”專案中相遇併合作,二人研究出最重要也是最突出的一個成果就是 PageRank 演算法。

PageRank 透過分析網頁之間的連結關係,判斷網頁的相關度和重要性,再以此賦予網頁權重,重新排列網頁順序,從而更高效地呈現出搜尋結果

PageRank 演算法不僅在後來成為 Google 搜尋引擎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如今我們在任何網站搜尋時,都會觸及到的演算法。而 PageRank 這一名字,也取自頁面(page)和 Google 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的一詞雙關。

在 PageRank 演算法行之有效的前提下,1998 年,二人正式註冊了 Google.com 域名,成立了 Google 公司,正式開啟了由 Google 定義搜尋引擎的時代。

25 年後,Google 依然是網際網路上流量最大的網站,根據 Statista 的資料,在 2023 年,Google.com 佔據了全世界 18% 的網際網路訪問量。

2023 年 8 月網際網路單一網站流量統計|圖源:Statista

從 PageRank 開始,作為搜尋引擎的 Google.com 在 25 年間在網際網路上持續保持著相當高的活躍度,背後的原因還可以回到當時 PageRank 誕生的背景:技術進步和對搜尋引擎的持續最佳化

如何在整個網際網路裡檢索?Google 的答案是儘量抓取,只要“庫”夠大,總能搜出相關的網頁。Google 透過爬蟲技術,抓取數十億的網際網路網頁儲存在自己的伺服器上,再對這些網頁進行進一步內容分析和提煉。因此,一個關鍵詞可以檢索出大量網頁,再經由 PageRank 重新排列後,把搜尋結果呈現在使用者面前。

其次則是理解使用者所說的話,也就是自然語言處理,Google 不僅能識別到使用者敲擊在搜尋框中的文字,還能理解自然語言的上下文。比如你直接在搜尋框輸入“明天早上北京的天氣如何?”,Google 會直接理解為一整個問題,直接給你答案反饋,而不是簡單地抓取關鍵詞,羅列關於北京天氣的網頁。

由此延伸,Google 至今提供至少 22 種特殊搜尋,包括如同義詞、天氣預報、時區、股價、地圖、地震資料、電影放映時間、機場、體育賽事比分、單位換算、貨幣換算、數字運算、包裹追蹤、地區程式碼……

搜尋方式也從文字輸入,延伸到了語音和圖片。如今我們直接問語音助手問題,或者購物網站以圖搜圖時,我們似乎不會連想到 Google 上,但我們的這些操作,都可以關聯到“搜尋”上,而在網際網路上“搜尋”這一行為,或多或少都和 Google 脫不了關係。

在最近十年,依靠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Google 搜尋範圍也在變得更精確,像是基於使用者搜尋歷史、地理位置、裝置型別、語言設定……提供的個性化搜尋。

總之,從宏觀的網際網路網頁抓取量、更高效和精準的搜尋技術,再到微觀的“更懂你”,在搜尋互動和細節上讓使用者更方便。25 年裡,Google 就這樣在搜尋引擎領域,成為了令其他對手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

Google 一下,逐漸成為了專屬現代人提問的方式。而作為搜尋引擎的 Google,它技術、設計、產品思路也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所有的搜尋功能,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的每一次搜尋行為,或許不是用 Google,但又和 Google 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世界最大的影片網站

根據 Statista 的資料,google.com 是現如今訪問量的網站,緊隨其後的網站,是 youtube.com。google.com 25 歲了,而 youtube.com,也恰逢 18 歲。

2005 年情人節,三名前 PayPal 員工陳士駿、查德·賀利、賈德·卡林姆註冊了名為 youtube.com 的域名,並且選擇了早期的陰極射線管電視機圖案作為網站的標識。兩個月後,賈德·卡林姆在 YouTube 上傳了第一條影片《我在動物園》,這條長度 19 秒,畫質 240 P,內容就是一個男人在動物園介紹大象的影片,象徵了普通使用者建立和分享(UCG)影片時代的到來。YouTube 創立之初的口號“Broadcast Yourself”,顧名思義般地開啟了自媒體時代

但鮮有人知的是,在 2005 年 1 月時,Google 就推出了自己的影片共享和搜尋服務——Google Video。最初,Google Video 主要是作為影片搜尋引擎,使用者透過關鍵詞可以搜尋電視節目和線上影片內容。但當時網際網路上的影片內容並不算多,Google Video 也沒有社群,只能搜尋已有內容。面對來勢洶洶的 YouTube,Google Video 很快就被邊緣化了。

18 年前 YouTube 創始人賈德上傳的第一條 YouTube 影片《我在動物園》|圖源:YouTube 網頁截圖

在《我在動物園》上傳一年後,YouTube 站內已經有 4000 部短片,日訪問量達 600 萬,成為當時網際網路上成長最快速的網站,甚至超過當時 MySpace 的成長率。同年 7 月 16 日,YouTube 宣佈每天有超過 65000 部新影片上傳到 YouTube,每天有近 1 億次的瀏覽紀錄、100 萬日活躍使用者。在成立後的短短 15 個月,YouTube 已經成為 21 世紀最多人瀏覽的影片分享網站

打不過就收購,不到半年後,2006 年 10 月,Google 宣佈用價值 16.5 億美元的股票,收購了創立 20 個月,只有 67 個員工的 YouTube。這筆交易亦也是當時 Google 的第二大收購案。收購過後 YouTube 仍由其共同創始人和 67 名員工在公司內部自行營運,並不直接受到 Google 的影響。

2006 年起,YouTube 成功且持續保持著高增長量,陸續甩開了同期成立的對手 MSN Video、Google Video、Vimeo……在成立 18 年後,還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影片平臺,保持著網際網路第二大網站的活躍量。

YouTube 的經久不衰,離不開 Google 對它的技術賦能

成立之初,大量湧入的內容和使用者給尚未成熟商業化的 YouTube 帶來了兩大難題:版權和頻寬。這兩大問題都被 Google 解決了。

首先是版權,YouTube 成立後的頭幾年,自媒體時代剛剛開啟,比起文字和圖片為主的 Twitter 和 Facebook,建立在畫面和音樂上的 YouTube 的版權問題要嚴重得多,面臨著傳統媒體巨頭各種訴訟。

比如在 2007 年傳媒巨頭 Viacom 就起訴 YouTube 網站侵權,VIacom 稱 YouTube 上有數量巨大的其享有版權的影片片段,已被觀看了不少於 15 億次。向 YouTube 索賠 10 億美元。環球音樂集團等公司也多次向 YouTube 提交數字千年版權法(DMCA)通知,要求刪除未經授權的音樂內容。

對此,2007 年,Google 開發了自動版權識別系統——Content ID,類似給每個數字內容建立一個“指紋”,每一個上傳到 YouTube 的影片都會掃描後接受相似性度量,對比庫中是否有與版權所有者相符的 Content ID。

如果掃描發現與版權內容相符,那版權方有權把影片下架,或是把影片的廣告營收歸為己有。換言之,創作者用了沒有授權的畫面、音樂片段,不僅得不到影片收益,還可能白做一個影片。Google 每年都要投入千萬到上億美元在這套系統,也已經向版權所有者支付了約 20 億美元。

另一大難題則是頻寬,長影片平臺能蓬勃發展,離不開持續的內容供給和好的觀看體驗,無論是更多的影片還是更好的畫質,消耗的都是平臺的頻寬成本。儘管在加入 Google 後,YouTube 從未披露過運營成本,但早在 2009 年,美國網路資料分析諮詢公司 Arbor Networks 就釋出報告稱,Google 低價購買了大量尚未使用的光纜,再同其他運營商交換流量,這樣頻寬成本就只是光纖和路由器的折舊費

2010 年,Google 還以換股的方式,收購了美國著名的影片壓縮技術廠商 On2,能在保持畫質前提下,縮小影片體積,YouTube 進一步降低寬頻成本。Google 用技術和“鈔能力”,把 YouTube 盈利路上的障礙掃清了。

而後 YouTube 架設起了相對良性的“使用者免費看高質量影片,創作者透過廣告分成收益。”的商業模式,讓自媒體成為一個正規的行業,讓 YouTuber 也可以成為一個職業。YouTube 也跟著寬頻、攝影器材、移動裝置的普及,一起開創出了自媒體影片時代。

在 YouTube 之後,電視臺式微,流媒體興起,長影片和短影片充斥著我們的數字生活,影片媒介開始佔據網際網路傳播裡的主流。

正如 Google 塑造了現代的網際網路搜尋行為,YouTube 也催生了資訊傳播中的影片文化,無論是優酷、土豆,還是如今的抖音、B 站,我們在網際網路上刷到的每一條短影片、長影片,拍攝剪輯上傳的 vlog,都是 18 年前 YouTube 的漣漪。

人人都愛 Android

當下網際網路是一個消費影片內容暴漲的時代,也是一個應用優先的時代。這兩者和 Google 的發展都密切相關,前者是 YouTube 帶起的使用者創作影片的風潮,後者我們生活裡繞不開的作業系統 Android。

2006 年收購 YouTube,是 Google 歷史上第二大收購案,第一大就是 2005 年,Google 收購 Android

2003 年,由安迪·魯賓主導的一個極客團隊,在加州想要開發一個先進的數位相機作業系統,但他們發現相機市場規模不足實現其目標,於是轉而開發智慧手機系統,想去同諾基亞的 Symbian 和微軟 Windows Mobile 掰掰手腕,Android 系統就此誕生。

兩年後,2005 年,Google 以高於 5000 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整個 Android 公司。根據前 Google CEO 施密特的說法,收購 Android 的目的是抗衡微軟,試圖阻止微軟在移動市場複製桌面市場的成功。此後,Google 投入了大量資金和資源來支援 Android 的開發和推廣。

2007 年,當時很多人猜測 Google 會推出一款對標 iPhone 的智慧手機產品,但 Google 與 34 家手機制造商、軟體開發商、電信運營商和晶片製造商一同創組“開放手持裝置聯盟”,聯盟成立當天,Google 釋出了 Android 系統。

儘管和 iOS 幾乎同時釋出,但早期 Android 的不穩定和不精美的劣勢,在搭載封閉系統的 iOS 面前,顯得有些狼狽,Android 在 2009 年時僅佔市場份額的 1.69 %,當時 iOS 佔有率是 37.45%,Symbian OS 是 36.94%。

2009-2023 年智慧手機系統市場份額演變|圖源:statista

但隨著 Google 對 Android 的重視和開發,開發者工具日益豐富,應用分發平臺 Google Play 也變得越來越正規,Google 其他的服務和 API 隨著版本迭代更深度整合進 Android,建立起獨具特色的 Material Design 設計語言……

Android 變得更有“規矩”的同時,沒有放棄它的特性:開放開源、靈活智慧、多硬體適配、快速迭代、不挑硬體,從經濟型到高階旗艦,從原生系統到定製 UI,Android 在這波智慧手機普及的浪潮中,得到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Android 不像重新定義了智慧手機作業系統的 iOS 那般橫空出世,Android 更像是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入一臺臺或大或小,或便宜或昂貴的數碼產品裡,關聯起我們的數字生活。據 statista 2023 年第二季度統計,Android 和 iOS 的市場份額分別為 70.79% 和 28.44%

瀏覽器之王

如果說 iOS、Android 作為作業系統,需要硬體去搭載。那 google.com 作為一個網頁,它的載體就是瀏覽器。這也是 Chrome 誕生的緣起。

早在 2001 年,Google 兩位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就提議開發瀏覽器,但當時的 CEO 施密特認為,做瀏覽器對當時還算創業公司的 Google 來說成本太高,何況那時瀏覽器的瀏覽器市場,巨頭微軟用捆綁 Windows 的方式,使得 IE 瀏覽器在 2002 年和 2003 年達到 95% 的使用率高峰

當時的 Google 要進入瀏覽器市場,無異於蚍蜉撼大樹。事實證明,IE 確實贏得了和 Netscape 的瀏覽器大戰,但在坐穩寶座後的不思進取,讓 IE 也遭到了後來創新者的挑戰,比如 Firefox,以及 Google 終於有能力開發的瀏覽器 Chrome。

2006 年,正值 Web 2.0 蓬勃發展的時代,網頁的數量在大爆炸,形式也在更新換代,網頁早已不是簡單的圖文介面,它需要承載更多媒介的內容。而 Google 作為搜尋引擎的龍頭,每天要抓取成千上萬的網頁,但 Web 開發者為了適配傳統瀏覽器,還只能去拿舊技術去做網頁,使得網頁在架構、效能、穩定性上開始出現問題。

開發者和使用者的需求,都超過了工具能提供的極限,Google 這時有能力也有前瞻性地決定:開發瀏覽器,靠瀏覽器推動 Web 技術發展。這樣 Google 能成為新工具的提供方,新協議的制定者,也是 Web 開發後,最終的受益者。

2008 年的 Chrome 介面|圖源:Google——2008 年的 IE7 介面|圖源:Softonic

Chrome 團隊設計了一個多程式的瀏覽器架構,每一個網頁和外掛,都可以獨立使用程式,一個標籤頁或外掛的崩潰,不會導致整個瀏覽器的崩潰,Chrome 不再只是個單一應用,它上面還可以承載應用,也是在多程式前提下,才有了 Web 版的應用商店的出現

此外,Chrome 團隊專門重寫了 V8 JavaScript,能夠讓網頁更快地執行 JavaScript 程式碼。具體到體驗上,就是用 Chrome 開啟多複雜的網頁,載入速度都很快。

此外,Chrome 重新設計了瀏覽器介面,弱化瀏覽器設計,強化網頁視覺,使使用者能夠在專注於網頁內容。加入了擴充套件性外掛的支援,允許使用者根據自己的需求自定義瀏覽器,從實用小功能到硬核玩法,Chrome 既是足夠穩定的瀏覽器,也是可以開放的應用商店。

2008 年,Chrome 釋出會上,此時的 Google CEO,彼時的 Chrome 團隊領導者桑達爾·皮查伊這樣說道:“我們希望同整個社群合作,推動 Web 向前發展。”Chrome 做到了。

快又穩,頁面簡潔現代,又支援更多功能的擴充套件,以及整合最強大的搜尋引擎 Google,這讓 Chrome 迅速開始搶奪瀏覽器市場,不思進取的 IE 很快就淪為了“Chrome 下載器”。

2009 年,Chrome 成為全年佔有率上升幅度最大的網頁瀏覽器;2010 年,Chrome 市場佔有率超越 Opera 和 Safari;2012 年,Chrome 在全球佔有率達到 33%,超越 IE 位居首位,此記錄持續至今

2023 年 8 月資料,Chrome 的市場佔有率是 63.56%|圖源:Statcounter

Chrome 快速普及也離不開它的“遍地開花”,不同於 Safari 多年來依舊沒有走出蘋果,Chrome 一開始的目標就不是建立系統的護城河裡,相反,它追求的就是市場佔有率。 2012 年,Android 版 Chrome 正式在 Google Play 釋出。第二天,Chrome 推出 iOS 版,Chrome 全面進軍移動平臺。如今,從移動端到桌面的主流系統 Windows、macOS、Linux、Android、iOS 上都可以使用 Chrome,使用者只需要登陸 Google 賬戶,就可以在不同裝置上同步書籤、歷史記錄、設定和外掛。

在人均不止一個數碼裝置的當下,這種開放性打破了生態的壁壘,而豐富的外掛商店,也塑造了 Chrome 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繞不開的 Google

Google、YouTube、Android、Chrome……這些出現於十幾二十幾年前的產品,至今仍活躍在我們每天的網際網路生活裡,它們領域各異,但又非常有共性:不挑選裝置、足夠開放、足夠多的功能、服務大多數、在一個領域做到定義級的體驗。而我們也不難在 Google 其他產品中發現這種共性。

比如 2004 年誕生的 Gmail,對有著五十餘年曆史的 E-mail 來說,它是個“兒童”,但它又在 E-mail 被即時通訊碾壓的時代,靠著設計和服務,在 Google 生態版圖下有著獨特的位置,在當下成了一個萬能賬號,一個“Google ID”般的存在

高產似 XX 的 Google,用紛繁複雜的產品線罩住了全球使用者|Mixvely

又比如 2005 推出的 Google Maps,Google 串聯起了 Web 技術、衛星影像、實時資料、導航、移動應用、GIS、API 和人工智慧的技術。Google Maps 如今不僅提供了導航和地圖資訊,還影響了商業、旅遊、科學、城市規劃等領域。2020 年時,Google Maps 每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0 億人。

還有 Google Translate,從傳統基於規則的自動翻譯,演進到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神經網路和機器學習技術,互譯語種也不斷擴充套件,這讓 Google Translate 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翻譯工具之一。

Google Drive、Google Docs、Google Photos……以 Google 為字首命名的服務交織在我們的生活裡,這也是我們比起 Alphabet,對 Google 這一“IP”更為熟悉的原因,從桌面網頁到智慧手機,從影音娛樂到工作處理,無論你裝置的品牌型號,Google 無處不在。

從 Web1.0 到 Web2.0 過渡的 21 世紀頭一個十年,Google用一種近乎少年氣的衝動和創造力,不斷解決“www”時代遺留下來的難題,改造著人們接入網際網路的方式,其技術至上的作風和“不作惡”的理念,讓它成為年輕人心目中那個最酷的公司,沒有之一。

自 GeekPark極客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