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進階學習分享之迴圈設計

chatGPT發表於2023-09-15

range()

在Python中,for迴圈後的in跟隨一個序列的話,迴圈每次使用的序列元素,而不是序列的下標。

之前我們已經使用過range()來控制for迴圈。現在,我們繼續開發range的功能,以實現下標對迴圈的控制:

S = 'abcdefghijk'
for i in range(0,len(S),2):
    print S[i]

在該例子中,我們利用len()函式和range()函式,用i作為S序列的下標來控制迴圈。在range函式中,分別定義上限,下限和每次迴圈的步長。這就和C語言中的for迴圈相類似了。

enumerate()

利用enumerate()函式,可以在每次迴圈中同時得到下標和元素:

S = 'abcdefghijk'
for (index,char) in enumerate(S):
    print index
    print char

實際上,enumerate()在每次迴圈中,返回的是一個包含兩個元素的定值表(tuple),兩個元素分別賦予index和char

zip()

如果你多個等長的序列,然後想要每次迴圈時從各個序列分別取出一個元素,可以利用zip()方便地實現:

ta = [1,2,3]
tb = [9,8,7]
tc = ['a','b','c']
for (a,b,c) in zip(ta,tb,tc):
    print(a,b,c)

每次迴圈時,從各個序列分別從左到右取出一個元素,合併成一個tuple,然後tuple的元素賦予給a,b,c

zip()函式的功能,就是從多個列表中,依次各取出一個元素。每次取出的(來自不同列表的)元素合成一個元組,合併成的元組放入zip()返回的列表中。zip()函式起到了聚合列表的功能。

 

我們可以分解聚合後的列表,如下:

ta = [1,2,3]
tb = [9,8,7]
# cluster
zipped = zip(ta,tb)
print(zipped)
# decompose
na, nb = zip(*zipped)
print(na, nb)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26630/viewspace-298353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