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安全設計模式的7個步驟

zktq2021發表於2023-09-18

在資料洩露和網路安全攻擊猖獗的時代,安全軟體設計不僅是技術熟練程度的問題,而且是企業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

軟體安全設計並不僅僅意味著設計的軟體能夠按預期工作。還應該能夠保護系統的資料和使用者隱私安全。這種方式在開發期間防止存在潛在的安全漏洞,而不是開發人員在漏洞利用後再進行修補。

從頭到尾:一致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

安全設計模式不僅僅是附加元件或僅僅是修復,相反,這種模式指導開發人員從頭開始設計安全軟體。傳統的軟體開發通常依賴於被動的安全措施來修補漏洞。然而,安全設計模式透過在初始設計階段減輕潛在威脅,從而成為一種主動的安全方法。透過將安全性構建到軟體體系結構的核心,開發人員可以顯著降低存在漏洞的可能性,增強系統的整體安全性,並在多個專案之間維護一致的安全措施。

實現安全設計模式的7個步驟

實現安全的設計模式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隨著新的安全威脅和緩解技術的出現而不斷髮展。關鍵是在組織中建立一種安全文化,使每個成員都瞭解安全性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在維護安全性方面的作用。這七個步驟提供了基礎,但真正的安全需要不斷的警惕、學習和適應。

1、使用可提高安全性的設計模式

有幾種設計模式從本質上增強了系統的安全性。例如,代理模式可以在訪問敏感資料或與外部服務通訊時新增額外的保護層。工廠模式有助於以受控的方式例項化物件,從而減少可能導致漏洞的不正確例項化的可能性。

2、採用最小特權原則 (PoLP)

最小特權原則(PoLP)是安全設計的一個關鍵部分,應該定期進行審查。它要求使用者(或程式)只具有執行任務所需的最低許可權。實現PoLP可以限制錯誤或安全漏洞造成的潛在損害。在設計階段,考慮每個元件需要的角色和許可權,並主動限制多餘的許可權。

3、實施輸入驗證和處理

攻擊者的標準閘道器是不正確驗證和淨化使用者輸入的,將惡意程式碼或資料注入系統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比如XSS和SQL隱碼攻擊。透過對應用程式中的每個輸入欄位使用嚴格的輸入驗證模式,並在處理資料之前清除資料,來消除潛在的安全風險元素。

4、使用安全通訊協議

安全的資料傳輸對於保護敏感資訊不被攔截和未經授權的訪問至關重要。在傳輸過程中使用安全通訊協議(如HTTPS和TLS)對資料進行加密。可以實現像“Decorator”模式這樣的安全設計模式,將安全通訊邏輯封裝在相關模組中。

5、定期監控和更新依賴項

對軟體專案中使用的第三方庫和依賴項的安全性保持警惕。定期監控安全更新和補丁,並及時解決任何已知的漏洞。使用“觀察者”模式可以幫助維護監視和更新依賴項的動態響應方法。

6、採用安全編碼標準

安全編碼標準為開發人員提供了防止可能導致安全漏洞的常見程式設計錯誤的指南。一些可靠的來源包括CERT安全編碼標準或OWASP安全編碼實踐。遵循這些標準可確保程式碼庫保持擁有堅實的安全基礎,防止出現安全漏洞,並加強編碼實踐。

7、持續安全測試和審計

設計和開發安全的軟體是不夠的,持續的安全性測試是維護健壯安全性的關鍵。定期進行滲透測試、 靜態程式碼分析和安全審計,以識別潛在的漏洞。此外,考慮將安全實現作為DevOps流程(DevSecOps)的一部分,將安全檢查整合到持續整合和交付(CI/CD)管道中。


來源:

https://www.cybersecurity-insiders.com/7-steps-to-implement-secure-design-patterns-a-robust-foundation-for-software-security/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00012/viewspace-298410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