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續命,可是有些人在喝完咖啡後除了獲得了人間清醒,還會立刻獲得一些附加效果。比如對於我們來說,咖啡更是種排便神器。而對於我們另一位朋友來說,是一邊兒天天把喝完咖啡感覺我要心悸得人沒了,我再也不喝啦掛在嘴邊,一邊兒嘿,我想要一杯生耶拿鐵,加冰

喝咖啡後感到心慌慌,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體會,甚至有研究告誡人們,避免喝咖啡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心律失常[1,2]。可也有38萬人、隨訪4.5年的佇列研究確切表明,每天喝咖啡與心房顫動、室性心動過速等各種心律失常的發生風險上升無關[3]。到目前為止,咖啡沒有被定罪但也非清白,辯論雙方各有說辭,而且相關研究都把眼睛盯在喝咖啡的慢性長期效應上,缺乏關於咖啡對心臟健康的急性影響的隨機試驗

近日,NEJM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補充上了這塊證詞的空白,再度為咖啡發聲。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Gregory M. Marcus和他的同事們在一項採用隨機交叉設計的前瞻性試驗中,透過佩戴式感測器記錄了兩週內100名參與者飲用咖啡當天的健康狀況。結果發現,喝不喝咖啡對當天房性早搏次數沒有影響。不過與不喝咖啡相比,喝咖啡會導致室性早搏次數增加,且睡眠時間更短,但走的步數更多[4]

論文首頁截圖

在這項CRAVECoffee and Real-time Atrial and Ventricular Ectopy)試驗中,Gregory M. Marcus等人共納入100名年齡在20-70歲之間的健康參與者,平均年齡39歲,女性佔51%,沒有房顫或心力衰竭病史。這些參與者在平時有不同程度的咖啡飲用習慣,從每月1份到每天4-5份,大多數人為每天飲用一份咖啡(18盎司咖啡或21盎司濃縮咖啡)。

CRAVE試驗長達14天。在這兩週內,為避免累積效應給結果造成影響,研究者們以2天為單位分別設定了咖啡日→無咖啡日和無咖啡日→咖啡日,並透過簡訊形式在前一天晚上隨機給參與者傳送通知,以保證參與者最多也就連續2天都在喝咖啡,而且還與自身形成對照。透過使用可穿戴感測器,研究者們獲取每位參與者每天的心臟異位搏動(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動過速等)、步數、睡眠時間、血糖水平等健康狀況。

分析結果顯示,參與者有沒有喝咖啡,房性早搏次數相近,而室性早搏有顯著差異。

在咖啡日和無咖啡日,參與者的平均每日房性早搏次數分別為58次和53(率比,1.0995%CI0.98-1.20P=0.10),每日室性早搏次數分別為154次和102(率比,1.5195%CI1.18-1.94)。

在咖啡日和無咖啡日,參與者的每日非持續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次數、室性心動過速次數也無差異,分別為0.17 vs 0.2次、0.01 vs 0.01

參與者在咖啡日和無咖啡日的心臟健康狀況

與不喝咖啡相比,喝咖啡的人當天得多走1000步,少睡半小時。

喝咖啡時平均每天能走10646步、睡覺時長397分分鐘,而不喝咖啡時平均每天走9665步、睡覺時長432分鐘。(平均差,105895%CI441-1675)(平均差,3695%CI25-47)。

 

每位參與者的在咖啡日和無咖啡日的平均睡眠時間

未觀察到喝咖啡與不喝咖啡的人血糖水平有什麼區別,平均每日血糖水平分別為95mg/dL96mg/dL(平均差,-0.4195% CI-5.424.60)。

另外,咖啡多喝或少喝,與房性早搏次數增加、血糖水平提升都無關,但喝得越多與室性早搏次數增加相關,且與每天走路步數增加、睡眠時間減少相關。

不僅如此,研究者們還考慮到了遺傳因素對這些結果的影響。

人體代謝咖啡因的能力由相關基因所決定,已有研究表明,咖啡因代謝慢的基因型與喝咖啡導致腎損傷、心肌梗塞等相關[5]。在這裡,研究者們發現,參與者的咖啡飲用量與這些基因異質性無關,不過,具有咖啡因快代謝基因型的參與者在喝咖啡時會出現更多次數的室性早搏,而具有咖啡因慢代謝基因型的參與者在喝咖啡後睡眠時長縮減得更多

總而言之,如今咖啡或茶已經作為健康飲品被推廣,長期飲用與多種疾病風險降低相關,而且很多研究也開始關注遺傳因素在其中的影響。但是大家在喝咖啡時,還是不免會擔心咖啡丟出暗器——導致心律失常。這項研究可以減輕我們這方面擔憂,喝咖啡後的短暫一天內,只有室性早搏次數顯著增加,房性早搏、心動過速次數都是沒有問題的,就是確實喝完當天會少睡點兒覺,但能多走好幾步路

當然,這項研究的樣本量較小、時間較短,再加上這些參與者在平時也大多有喝咖啡的習慣,他們的心臟是否已經適應了也不好說。還有就是,再次強調,這項研究專注於咖啡對心臟健康的急性影響,並填補了這部分研究的空白,而沒有討論其慢性長期效應

管它喝咖啡後心慌不慌呢,總比迷迷糊糊工作學習沒完成,給心臟痛苦一擊好吧!

參考文獻:

[1]van Dam RM, Hu FB, Willett WC. Coffee, caffeine, and health. N Engl J Med 2020;383:369-78.

[2]Blomström-Lundqvist C, Scheinman MM, Aliot EM, et al. ACC/AHA/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s — executive summary: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Writing Committee to Develop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s)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NASPE-Heart Rhythm Society. J Am Coll Cardiol 2003;42:1493-

531.

[3]Kim E-J, Hoffmann T J, Nah G, et al. Coffee Consumption and Incident Tachyarrhythmias: Reported Behavior,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d Their Interactions[J].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21.

[4]Marcus, G. M., Rosenthal, D. G., Nah, G., Vittinghoff, E., Fang, C., Ogomori, K., Joyce, S., Yilmaz, D., Yang, V., Kessedjian, T., Wilson, E., Yang, M., Chang, K., Wall, G., & Olgin, J. E. (2023). Acute Effects of Coffee Consumption on Health among Ambulatory Adult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8(12), 1092–1100. https://doi.org/10.1056/NEJMoa2204737

[5]Mahdavi S, Palatini P, El-Sohemy A. CYP1A2 Genetic Variation, Coffee Intake, and Kidney Dysfunction. JAMA Netw Open. 2023;6(1):e2247868.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2.47868

來自: 奇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