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 Apache Flink 的實時計算資料流業務引擎在京東零售的實踐和落地

大資料技術前線發表於2023-03-17

來源:Apache Flink


摘要:本文整理自京東零售-技術研發與資料中心張穎&閆莉剛在 ApacheCon Asia 2022 的分享。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 京東零售實時計算的現狀

  2. 實時計算框架

  3. 場景最佳化:TopN

  4. 場景最佳化:動線分析

  5. 場景最佳化:FLINK 一站式機器學習





01

京東零售實時計算的現狀



1.1 現狀


  • 技術門檻高、學習成本大、開發週期長。行業內實時開發能力只有少數人能夠掌握的現狀;
  • 資料開發迭代效率比較低,重複邏輯反覆的開發缺少複用;

  • 測試運維難,複雜業務邏輯難以區域性測試。


    
1.2 動力


  • 降本增效、節省人力,助力高效開發;
  • 多角色資料開發,不同角色對應不同的開發方式,非資料人員也能做資料開發的工作。


1.3 目標




  • 降低資料開發門檻,透過標準化積木式的開發,實現低程式碼配置化資料加工,進一步實現圖形化清晰表達資料流轉;
  • 透過運算元庫元件的沉澱,提升開發效率,提高複用性,一站式加工;
  • 透過單元測試以及沉澱用例,提高開發質量。



02

實時計算框架



2.1 為什麼做資料流框架




  • 資料流框架:9N-Tamias/9N-Combustor,資料流框架基於計算引擎之上,提供一種易用高效的資料開發方式,包括:tamias,是基於 Flink 的引擎的開發框架;combustor:基於 Spark 引擎的開發框架。基於 9N-Tamias 和 9N-Combustor 提供資料流開發工具;
  • 支援實時離線統一的表達;
  • 多種使用方式:圖形化、配置化、SDK 等;
  • 運算元、元件複用:資料流運算元、轉換運算元、自定義運算元、目標源運算元,靈活的組合,沉澱常用的運算元組合,元件化包括資料流元件和自定義元件,透過資料流開發沉澱資料流元件,同時也開放自主開發自定義元件方式,透過運算元、元件的複用,提高開發效率。




基於 Apache Flink 的實時計算資料流業務引擎在京東零售的實踐和落地


資料流框架上層各業務場景基於資料流元件化,實現業務資料的加工,包括樣本中心、京享值、搜尋等一些業務。


2.2 怎麼做實時計算框架?




基於 Apache Flink 的實時計算資料流業務引擎在京東零售的實踐和落地


實時計算框架分成四層:

1. Function 層:實現比如 Json 解析、RPC 呼叫、以及資料流的連結;
2. Process 層:對 Flink 引擎、Data Stream、Data Set、SQL 等 API 進行封裝;
3. Function 和 Process 組合生成 Operator,對具體的處理邏輯進行封裝,比如實現 Source、Sink、Filter、Join 等常用的運算元;
4. 一個或者多個 Operator 構成不同的場景,比如多流拼接導數的 Top N、動線分析,這些構成了 JSON 的配置檔案,然後再透過通用的引擎解析配置檔案提交任務。


2.3 實時框架:公用 Ops 和 Function




基於 Apache Flink 的實時計算資料流業務引擎在京東零售的實踐和落地


資料接入 Source 和 Sink 層:實現了實時離線、近線常用的資料來源;

資料解析 Function:是為了將公用的計算邏輯進一步細化,在運算元裡封裝多個 Function,進行靈活實現業務的邏輯;

運算元 Template:如多流拼接、TopN、Count Time Window,業務自己實現會比較複雜,因此框架提供了這些運算元的 Template,業務只需要在 Template 的基礎上增加業務程式碼即可,不需要再對這些通用的運算元進行學習、開發、除錯等工作;

業務運算元:可以基於 Template 已有的業務運算元,重寫得到新的業務運算元,也可以自定義組合 Function,形成業務運算元。

優點如下:

1. 開發標準化:基於框架提供的公用運算元,組合完成業務標準化的開發;
2. 易用性提升:框架提供一些常用且難以實現的運算元,使業務的開發變得簡單;
3. 開發迭代效率提升:業務只需要關注業務邏輯,從而提高開發迭代效率質量的提升;
4. 質量提升:框架提供的公共運算元都是經過嚴格的測試,並經過長期的業務驗證,從而提高開發質量。

03

場景最佳化:TopN





3.1 複用運算元




基於 Apache Flink 的實時計算資料流業務引擎在京東零售的實踐和落地


首先不僅僅是 TopN,包括所有業務場景,資料接入和資料寫出都是可以共用的,比如針對流計算,像 Kafka 或 JMQ 的接入和寫出,都是可以複用的。

然後是資料解析的運算元,包括 JSON 解析、CSV 解析都是可以複用的,但是如果每一個 JSON 解析和 CSV 解析都抽象成一個 Operator,會需要很多的 Operator,因此抽象了 Function 概念,然後 Function 可以組合成公用的運算元。

【案例】以榜單計算為例,首先用訂單榜單的一個元素值作為一個計算,然後 KeyBy 時用榜單 ID 加元素,接下來再進行一次訂單榜單元素值的計算,把榜單 ID 和元素值進行一次 KeyBy,產生的 TopN 的排序。

在這裡需要 KeyBy 兩次,因為在京東的固有的場景下,有業務上的資料傾斜,只能採用多次聚合,或者是多次排序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3.2 任務最佳化



HDFS 小檔案的問題:因為資料量非常大,因此在寫 HDFS 時,如果 Rolling 策略設定不合理,會導致 HDFS 產生很多的小檔案,可能會把 HDFS Name Node 的 RPC 請求佇列打滿。透過原始碼及其任務機制發現,HDFS 的檔案 Rolling 的策略與 Checkpoint 的時間以及 Sink 的並行度相關,因此合理設定 Checkpoint 的時間和 Sink 的並行度,可以有效解決 Sink HDFS 的小檔案的問題。

RocksDB 最佳化:透過檢視官方文件可以發現,針對 RocksDB 相關的最佳化有很多,但是如何有效最佳化 RocksDB 的設定,核心就在於合理地設定 BlockCache 和 WriteBuffer 的大小,還可以新增 BloomFilter,相應調整這些引數,具體採用哪些配置都可以。

Checkpoint 最佳化:主要是超時時間、間隔時間、最小停頓時間。比如超時時間是半個小時,這個任務產生了 Fail 了,假如它是在 29 分鐘的時候,進行 Failover 的時候,需要從上個 Checkpoint 開始恢復,需要很快消費前 29 分鐘的資料。這種情況下如果資料量非常大,對任務是一個不小的衝擊。但是如果把 Checkpoint 的時間設定為更合適的 5 分鐘或者 10 分鐘,這個衝擊量會少很多。

資料傾斜:造成資料的傾斜的情況有很多種,比較難解決的是資料來源中引發的資料傾斜問題,因此可以採用多次聚合或者多次排序模式解決;另外一個是機器問題,是由於某臺機器問題造成的資料傾斜,通常的表現是這臺機器上所有的 Subtask 或者 TM 都會產生問題。

04

場景最佳化:動線分析





4.1 什麼是動線



使用者點選以及頁面展現的瀏覽路徑稱之為是動線;以搜尋詞舉例,在京東平臺首先搜尋檯燈,然後又搜尋檯燈學習,最後搜尋兒童學習護眼檯燈,從檯燈到檯燈學習,到兒童學習護眼檯燈,這樣搜尋詞的線稱為搜尋詞動線。

動線分析的作用:尋找決定轉化的關鍵路徑點以理解使用者決策習慣;經常相鄰查詢的搜尋詞透過導流工具串聯,發現趨勢動線;同一個使用者對不同排序策略的接受程度,最終從細分的使用者型別,提出個性化的導購佈局和策略建議;


4.2 資料建模




基於 Apache Flink 的實時計算資料流業務引擎在京東零售的實踐和落地


涉及到串聯相鄰的搜尋詞問題,需要從宏觀的角度進行資料建模。

首先在京東每天 PB 資料量的動線資料分析下,現有的圖結構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最常用的一個分析方法,是把大批次的這種資料全部同時灌到資料庫裡,然後等離線資料執行一段時間,拿到分析的結果從結果上去分析。

當前業界線上圖資料庫進行這種大資料量的圖分析,會嚴重地影響資料庫的執行和對外提供服務,因此引入 Flink Gelly 技術棧,透過類似 MySQL 與 Hive 的模式,解決這種大規模圖分析問題。

解決方案:首先是把圖的源資料透過 Flink SQL 從 Hive 裡取出資料,透過 Left Join 把每個 Session ID 下面的 Query 鏈連起來,然後匯入到 HDFS 裡;從 HDFS 裡讀動線的資料,並且把動線的資料生成一個 Graph,根據資料科學家提出的分析條件,將圖的分析的結果,直接灌到 OLAP 裡進行多維的分析;資料流實時計算的框架,從 Hive 或者 HDFS 裡讀資料,然後透過資料的 Join,包括寫 HDFS、Graph Generate、Graph Analyse 等以可配置化的形式,生成公用運算元放到運算元庫裡,對於搜尋、推薦或者是廣告等所有涉及到動線分析的部門,都可以用到。


4.3 模型建模




基於 Apache Flink 的實時計算資料流業務引擎在京東零售的實踐和落地


如果要對使用者進行細分和個性化的分析,就涉及到模型建模。

首先是樣本生產的過程,需要把資料從 Hive 裡拿到,針對搜尋詞動線分析需要拿到使用者搜尋詞的表,然後和相應的訂單表裡決定下單的 Query 進行左連線,生成樣本放到 HDFS 裡。

訓練任務是從 HDFS 裡把這些資料灌到 Alink 裡進行 Shaply Value 建模,最終的 Query 重要度寫到 Hive 裡。

全鏈路是以公用運算元的方式提供,目前京東採用這種離線訓練的方式,相當於是天級,之後希望天級訓練的模式實時化,做成分鐘級的或者流式的 Join。

05

場景最佳化:FLINK 一站式機器學習





基於 Apache Flink 的實時計算資料流業務引擎在京東零售的實踐和落地


機器學習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描述:特徵、樣本、訓練、預估,而每個方面都有相應的問題(如上圖)。


5.1 特徵




基於 Apache Flink 的實時計算資料流業務引擎在京東零售的實踐和落地


從生成的角度,特徵分為實時特徵和離線特徵;從特徵的特性分為靜態特徵和動態特徵。

1. 靜態特徵是相對變化不太大的特徵,比如使用者的年齡、店鋪評分、商品金額,可以把靜態特徵和離線特徵相對應;
2. 動態特徵比如近一個小時內的點贊量,或者近一個小時內的點選量,動態特徵和實時特徵相對應。

離線特徵可以分為特徵的整體生成過程。

1. 特徵一般是放到 Hive 裡,會涉及到一些特徵的解析以及計算,最終生成一個特徵的大寬表,然後把這些特徵放到 Redis 裡,如果是實時特徵,涉及到資料接入以及資料解析行為。
2. 特徵生成可以認為是業務化的過程,特徵寫入可以直接寫入 Redis 裡。
3. FeatureOPS 主要是專注於特徵生成,如果特徵解析涉及到業務運算元,也可以用 FeatureOPS 來做。

5.2 樣本


基於 Apache Flink 的實時計算資料流業務引擎在京東零售的實踐和落地


樣本分為實時樣本拼接和離線樣本拼接兩個鏈路;針對樣本的特性,有離線的樣本和實時的樣本兩個鏈路。

離線的樣本拼接:透過 Join 存到數倉裡,從數倉裡拿取使用者的曝光以及行為日誌後,透過一系列的 Join 操作,形成樣本的寬表,每個業務可以從樣本寬表拿到屬於自己的樣本進行模型的訓練。

實時的鏈路拼接也是相同的,區別是樣本拼接為實時的。Flink 樣本基本上都是雙流的,採用 Unit 和 Timer 模式,適配多流的樣本拼接,會涉及到大狀態的最佳化,大狀態目前用的 State Backend 是 Roll SDB。Watermark 更新機制是採用最慢的時間作為更新的機制,如果某一個行為流的資料量比較少,則會導致 Watermark 不更新的問題。

實時樣本拼接針相對離線的樣本拼接更加困難,包括一個視窗的選擇、一些業務上的樣本拼接等。

Sample OPS 做樣本質量的校驗:首先在樣本生成的階段,需要做樣本的分佈,如正負樣本的分佈;其次在做實時樣本或者是離線樣本拼接時,需要對拼接率做監測;觀察任務的延時率,即每一條樣本的延時情況。

模型升級定義為只有模型進行模型校正時,才會認為它升級了,而增量訓練不是模型升級。


5.3 模型 online learning




基於 Apache Flink 的實時計算資料流業務引擎在京東零售的實踐和落地


模型 online learning 是指資料科學方向,並非大模型的方向。按照特徵和樣本實時離線的 Template,把模型分為實時和離線兩種。

實時訓練涉及到模型實時引數的更新,但並非每一條資料訓練一次,由超時時間 CountWindow 解決這個問題,比如 Count 達到 1 萬條或者超時時間 5 分鐘,來解決 Mini Batch 的問題。

針對 Online Learning,目前沒有辦法離線地做 AB,因此當一批資料進來時,可以先訓練出一個模型,同樣用這一批資料做 AB,以達到訓練和 AB 的一體化。同時用離線的大資料量訓練出來的模型,去及時校正實時訓練出來的模型,防止模型訓偏了;然後任務內部採用 Keyby 方式實現資料並行,解決模型分散式的問題。

舉例,如 Profit 模型,是採用報警維度指標來設定,同時在模型產出時將模型推到模型庫,然後 Parameter Server 會不停地在模型庫裡面把當前的模型的引數快照打到模型庫裡。


5.4 預估




基於 Apache Flink 的實時計算資料流業務引擎在京東零售的實踐和落地


Flink 做預估目前有兩種方案:

方案 A 是將模型如 Tensorflow 或者 PyTorch 模型,透過 RPC 的方式或者 HTTP 的方式部署 Server,由 Flink Task 去遠端 Invoke RPC 或者 HTTP,會有網路的開銷。因為 Flink Task 可能是實時的,也有可能是離線的,所以在 invoke RPC 時,不可能讓它隨著 Flink 任務的啟動而啟動,或者隨著 Flink 任務的停止而停止,需要有人來運維該 Server。

方案 B 是將模型 Load 到 Flink TM 內部,即在 Flink TM 內部 Inference 該模型,其優點是不用去維護 RPC 或者 HTTP 的 Server,從資源的角度減少了網路開銷,節省了資源。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27827/viewspace-294025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