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菜系以及飲食習慣,一個很明顯的南北差異就是——南米北面

北京的炸醬麵、甘肅的蘭州拉麵、陝西的肉夾饃、河南的燴麵等等,基本上每個北方城市都有獨屬自己、朗朗上口的麵食;而南方人的餐桌上往往是以白米飯作為主食,搭配三菜一湯,共同構成一餐。

由於氣候、文化差異,“南米北面”的獨特格局早在南宋時期便逐漸形成。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讓小編一個南方“真*乾飯”人天天吃麵還真是扛不住,只能偶爾吃碗麵作為“調劑”;同樣,對於大部分北方人而言,吃白米飯還真不如吃白饅頭來得香。

但無論是米飯還是麵條,水稻還是小麥,本質都是碳水化合物。在這個崇尚減肥的時代,碳水似乎被“打入了冷宮”。不過,作為“碳水狂熱粉”,你是否也琢磨過“米和麵哪個更容易胖”?

西安交通大學團隊的新研究還真回答了這個問題——愛吃麵,更易胖!與愛吃麵食的人相比,愛吃米飯的男性發生全身肥胖和腹型肥胖的風險分別降低25.7%11.4%,女性的腹型肥胖發生率減少10.2%。想要減肥?先看看你選對碳水了嘛!

https://doi.org/10.3390/nu14245243

研究者在基於西北五省的前瞻性佇列中收集到105,840名參與者的資料,基礎資訊包括:人口特徵、生活方式以及病史。肥胖相關的數值包括:體重、體脂率(BFP)、身體質量指數(BMI)以及腰圍(WC);其中,男性BFP>25%和女性BFP>35%被定義為全身肥胖;男性WC≥90釐米和女性≥80釐米被定義為腹型肥胖。

另外,主食偏好類別的制定依據是:大米和小麥的每週攝入頻率——每天都吃米飯或每週吃4-6次,但吃麵食的次數<4-6次/周,即為米飯愛好者;相反,每天都吃麵食或每週吃4-6次,但吃米飯的次數<4-6次/周,即為麵食愛好者;其餘參與者有著相似的食用大米和小麥頻率。

由於該資料來自西北,麵食愛好者佔多數。具體來說,僅有7.84%的男性和8.28%的女性更喜歡吃大米飯作為主食;對比來說,這部分人往往更年輕,受教育程度更高,但體育活動更低,更常飲酒。

人群基礎資訊

結果顯示:小麥攝入量越高,男性發生全身肥胖以及中心肥胖的風險更大,而女性發生中心肥胖的風險同樣上升;但在“乾飯愛好群體”中並未觀察到類似的趨勢。

具體來說,與每週吃麵食<1次的男性相比,攝入麵食的頻率在4-6次/周和每天都吃的發生全身肥胖的風險分別增加55.3%和57.5%,發生中心性肥胖的風險分別升高22.1%和24.1%。

而在女性中,愛吃麵食主要和中心性肥胖有關聯性,每週攝入麵食的次數在4-6次及以上,中心性肥胖的發生率升高12.9%-19.9%。

愛吃麵食的男性及女性發生全身和中心性肥胖的風險差異

對比米飯和麵食愛好者的差異發現,愛吃麵食更容易長胖!

與麵食愛好者相比,“乾飯人”中男性發生全身肥胖的風險降低25.7%,而男性和女性的中心性肥胖發生率分別下降11.4%和10.2%。

米飯和麵食愛好者發生全身以及中心性肥胖的風險差異

此外,在BMI正常(18.5-24.9kg/m2)的群體中,更愛吃麵食與更高的全身及中心性肥胖風險之間的關聯性更為強烈。

資料顯示,在這部分BMI正常的參與者中,每天都吃麵食的男性出現全身肥胖風險是<1次/周的2.25倍!此外,與麵食愛好者相比,愛吃米飯的男性出現全身及中心性肥胖的風險分別降低42.9%和22.2%,女性分別降低14.9%和23.1%。

這一資料提醒我們:體重或者BMI的正常並不完全意味著“不胖”,也可能是個“體重正常的小胖子”,更多還是要關注脂肪及其分佈。不要藉由自己有著正常體重就大炫特炫麵條、包子、饅頭、捲餅等麵食,還是先捏捏身上的“肉肉”再下嘴吧。

BMI正常的情況下,出現全身及中心性肥胖風險的差異

作為“碳水胃”,要是又想減肥又是真愛炫碳水,不如試一試把平日的麵食換成米飯吧!

本研究中的資料顯示,如果用同等量的米飯取代麵食(5次/周),與男性全身肥胖風險降低19.4%有關;在女性中,做類似的替換也能使中心性肥胖的發生風險降低8.2%

同樣,如果不想做BMI正常的“小胖子”,也可以嘗試將平日中的麵食換成米飯。具體來說,男性發生全身肥胖的風險下降36.5%;而女性發生全身及中心性肥胖的風險分別降低15.7%和20.5%。

用米飯代替麵條後的肥胖風險情況

同樣是碳水,為啥吃米飯還能瘦?研究者表示,可能原因包括水稻和小麥的不同營養成分、烹飪方法和飲食攝入習慣

相比來說,小麥麩質蛋白會透過減少產熱和能量消耗,導致體重的增加;而水稻中的蛋白則會促進脂肪分解和抑制脂肪生成來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以及對抗肥胖。

此外,膳食能量密度同樣是很重要的一環,在烹飪之後大米會吸更多的水,以至於質量相同但米飯比麵食(比如饅頭、麵條、大餅等)有著更低的熱量等。

不過,想想平時米飯和麵條完全不同的烹飪方式,也能說明一定問題。南方人在吃米飯的時候,往往會搭配各類的蔬菜、豆類、肉類以及海鮮等;但相比之下,北方人在下面時也不會光吃麵,一般會配上大塊兒的肉,在嗦面的同時也攝入了不少油脂,自然更容易長膘。

綜上,以上種種彰顯出:相比於米飯愛好者,平時生活中更愛吃麵食會大大增加全身肥胖和肚子上“游泳圈”的出現,BMI在正常範圍內的人也不例外!(像小編這樣天天吃米飯的,豈不是要瘦成閃電?)

不過,也不能過於極端地理解為“麵食=長胖”,這個公式並不成立。畢竟減肥這件事兒從來就不是單一因素控制的,而應該從整體切入,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模式,比如試著用雜糧替換精米精面效果或會更佳!       

參考資料:

Xu K, Zhang B, Liu Y, Mi B, Wang Y, Shen Y, Shi G, Dang S, Liu X, Yan H. Staple Food Preference and Obesity Phenotypes: The Regional Ethnic Cohort Study in Northwest China. Nutrients. 2022; 14(24):5243. https://doi.org/10.3390/nu14245243

來自: 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