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年底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上,多方緊急呼籲各國要減少排放並實現多年來承諾的目標。

工業活動約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0%,佔全球終端能源消費量的37%,因此工業部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實現脫碳。如果考慮到範圍二排放,即由購買的能源產生的間接排放,那麼脫碳的需求就顯得更加緊迫。

工業部門為了創造更大的經濟機會,總是聚集起來成為“產業叢集”。產業叢集的成員企業透過集中在同一個地理區域,能共享基礎設施,方便獲取資源,降低生產成本,並共同利用政策和創新融資工具。然而,產業叢集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使叢集所在的地區由於能源密集和資源依賴,成為不可忽視的碳排放源。

作為“世界工廠”,中國的工業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比例高於許多其他國家。2020年,工業活動約佔中國終端能源消費量的70%。中國有超過25000個工業園區,其中佔比約10%的省級及以上園區產生了全國總碳排放量的31%。使這些碳排巨頭脫碳,對中國和全球社會的淨零排放轉型都將有很大貢獻。

淨零之路的四大支柱

然而,讓這些排放大戶脫碳並非易事。有的產業叢集只有單一產業,聚集了業內從上游到下游的各類公司,而有的則包含了多個產業。不管是哪種情況,產業叢集通常都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並相應地產生大量排放。不過,產業叢集的規模及其行業內或行業間的合作性質也能催生各種綜合性、大規模和系統性的脫碳解決方案。為了加速這種協同作用,世界經濟論壇與埃森哲和美國電力研究協會合作,在COP26期間發起了一項專門的全球倡議,致力於幫助產業叢集轉型至一個淨零的未來。

該倡議已經確定了四個可以加速轉型的解決方案。

提升系統能效和迴圈性

直接電氣化和可再生能源供熱

氫能利用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

圖源:埃森哲、世界經濟論壇|產業叢集倡議的四大支柱

該倡議旨在藉助結合這些解決方案來減少碳排放。進一步提升系統能效和迴圈性,就是在叢集內進一步提升迴圈性,在叢集內整合流程,在叢集外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系統優勢。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是指從能源和氫生產中捕獲碳,將其用於其他工業過程,並在可行的情況下進行儲存。氫能利用就是藉助叢集周圍的零碳資源,生產低碳甚至零碳的氫能,在難以做到電氣化的工業場景中作為替代燃料選用。

第二個解決方案是“直接電氣化和可再生熱能”,專門用於生產“低成本、現場可再生電力和熱能”,並尋求創設建立微電網和儲能設施等“共享基礎設施”,以減少範圍二排放。綠色電力是幫助這些能源消費大頭過渡到淨零未來的關鍵組成部分。這是由於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採取使用將降低其價格,加速直接電氣化,並將藉助消除範圍二溫室氣體排放加速向叢集供電的淨零過渡。

中國綠色先鋒

過去十年,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投資方面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2021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將超過3800億美元,居全世界首位。在這場可再生能源浪潮中,最重要的行動之一是用綠色和可再生電力為產業叢集予以動力。

在中國尋找高排放叢集脫碳方法的同時,它正在使新興產業叢集從一開始就選用綠色電力。2016年,國務院發文鼓勵各主體開展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許多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參與者加入進來,迅速開始設計和建設淨零排放產業叢集。

這些淨零排放叢集的亮點之一是他們在綠色電力領域雄心勃勃的目標和行動,即藉助生產和選用可再生能源電力來解決棘手的範圍二排放問題。為了採取使用100%的綠色電力,產業叢集在設計淨零排放時將園區選址在可再生能源豐富的地理區域。

以青海省為例。青海省位於中國西北部,是一個以風能和光伏發電(PV)資源豐富著稱的地區。2021年,該地區風力發電量佔全國的29%,光伏發電量達到39%。青海地方電網可再生能源佔比達到85%,遠超全國不足30%的平均水平。

讓綠色產業更綠

青海可再生能源自產比例高,當地企業採購綠色能源非常簡單,這對青海等類似省份做到能源密集型產業叢集有很大幫助。其中,天合光能在省會西寧的光伏產業叢集就是最能說明問題的案例之一。

作為一家專注於可再生能源的公司,天合光能專注於生產光伏產品。然而,鑑於光伏產品的製造本身就排放了相當數量的碳,其中95%來自電力消耗,如何讓這些“綠色產業”更綠色是一個大問題。

天合光能選擇將其淨零排放光伏產業叢集落戶青海省,涵蓋從工業矽、多晶矽、晶源、電池到模組的整個供應鏈。在青海,天合光能可以方便地從省電網購買可再生能源電力,並藉助就地建設自己的太陽能電站抵消剩餘排放,其產業叢集已成功減少了大量的碳排放。

範圍二協同效應

產業叢集還能夠藉助將公司聚集在一起解決範圍二排放問題,從而在其他方面形成協同效應。例如,現場太陽能發電廠形成的剩餘可再生電力可用於使周圍的其他行業脫碳。在無人居住的乾旱土地上建造發電廠還能夠減輕土壤風蝕,防止因氣候變化造成的乾旱加劇而造成的荒漠化。同時,來自這些淨零叢集的產品也能夠提供更大的碳足跡證據,促進更廣泛的範圍三脫碳(範圍二以外的產品價值鏈中的所有間接排放),並幫助整個社會經濟走向更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如果產業叢集繼續擴大與綠色能源的協同效應,其脫碳程式將與能源轉型齊頭並進。產業叢集原本是為了能夠創造經濟和社會價值,但這種集聚讓排放已然成為一個巨大的問題。像今天這樣的範圍二減排能夠為環境做出寶貴的貢獻。

本文作者

李青

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氣候行動能源行業負責人

郭沛陽

天合光能SPBG戰略與Marketing首席研究員

何依然

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氣候行動專案主管

劉芳

天合光能首席品牌官辦公室公共事務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