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昨天買了一桶酸奶。新希望。感覺沒有之前光明的好喝。價簽上寫的是 12.9,但是結帳的時候給了 14.78。我覺得很奇怪,問了收銀員。收銀員說奶製品 8.8 折。我說跟這個沒關係,價錢和扣款不一致。她也覺得很奇怪,拿著我的小票專門跑去看了一下。活動日期和商品名都對,就是價格標錯了。
她喊來主管,主管又核對了一遍,嘆息一聲,拿著我的小票給我衝賬去了…… 最後她補了我 1 塊紙幣,外加 4 枚 1 毛硬幣……
我覺得有點不對勁,站在出口,專門開啟手機上的計算器算了一下,算出來是 1.88。笑出聲。這賬到底是怎麼算的啊……
一方面說人粗心大意,另一方面又只退給我 1.4 塊。剩下的 4 毛,我又懶得去找了,於是直接回去了。晚上洗澡,發現那一塊錢不見了…… 好不容易討回來的一塊四,又丟了一塊。損失慘重。
看來我也是個笨蛋。
週六往返了市裡一趟。本來打算去開體檢單,護士突然告訴我一個噩耗。體檢單隻管一個月。一個月之後,無論體檢做沒有,這張體檢單都要報銷。而彩超現在已經約到了 28 號。她建議我慎重考慮。
下週末考試,下下週末比賽。一個月最多也就 4 周。而且 11 月 11 號,經濟師又要列印准考證,大概那個週末也要考試。所以只有第三週週末有空。
風險太大,最後沒有開。白跑一趟。
這件事情說給父親聽,他問我比賽是什麼比賽。我說街舞比賽。他說你怎麼把這種事情看得和體檢一樣重要。當時聽到這句話,說實話非常火大。我也跟他說了,我聽到這句話後非常生氣。
“你覺得不重要,是因為‘對你來講,它不重要’。我們相信的不是一個東西。”
父親在那邊沉默了幾秒鐘。
我曾經料想過這種情況,終究還是發生了。我也料想過:如果我將來有了伴侶和孩子,她們 / 他們喜歡上了一些我永遠也不會理解的東西,我會怎麼做。
那個時候,我只想出來了——我不會怎麼做。
我只能想出來:我不能頤指氣使地輕易叫別人放棄。我理解不了那個維度,所以我只能避免傲慢。
前兩天一直在下雨。昨天來回一趟,雨也很大。回來之後,鞋子溼了。不過我沒有管它。打算之後洗。
百目魔君好難打。第三階段究極刮痧。今下午打了兩三個小時,最後破防了。搜攻略要怎麼過。他們說要找一個法寶。我那個時候才知道還要去找東西,開隱藏地圖…… 在此之前第四章隱藏我都不知道怎麼開。
晚上還和珍玩了一會兒《星露穀物語》。她覺得有些複雜…… 我有些哭笑不得。我腦海的遊戲儲備庫裡找不出來了。感覺好像沒有比這個操作更簡單更休閒的遊戲了。
這個週末做成的比較重要的事情,就是完成了 Telegram Bot 在手機上的部署。自己寫的程式碼其實沒有問題,畢竟電腦上都成功了。手機上一直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只知道是網路問題。最後才排查出來,是自己的代理開的白名單模式……
Termux 用 sudo 下 node 執行的 bot js 指令碼,其 node 程序應該是從 Android 系統裡面 fork 出來的。如果是白名單模式,相當於系統也禁了代理。難怪一直連不上。改成黑名單模式就好了。
期間還出了一些其他問題,不過有時間再寫吧。
終於能把部署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了。不然每次想摸魚看點書,每次還得回去開一趟電腦把指令碼執行起來。
昨天來回一趟跟很多人聊了天。
昨天的晚飯是在一個很小的麵館裡。當時攤主準備回家了。一個約莫 30 歲的男人。我問他還煮不煮,他點點頭,說還好沒放水,要吃什麼。
因為我和回程的司機聊了很多,我本來不打算聊天,他卻主動與我攀談起來。他問我年齡的時候,和其他人一樣,流露出了驚訝的神色。那時候話題是結婚與經濟壓力。
寫到這裡,嘆息一聲。
他說,他快 30 了,還沒結婚。
我說,這個急不來,要慢慢來,就算現在原地結婚了,壓力不會更大嗎。
他說,是啊,現在賺錢是最主要的事情。
我們兩個相對無言。
我默默吃著面。他調的碗稍微有些麻,面不知道從哪裡搞的,還挺好吃。
“未來幾天都還是雨…… 怎麼總是下雨。” 他嘆氣。
“畢竟秋天了呀。” 我說。
他的門面,室內面積很小,只夠擺一張摺疊桌。其他空間都讓位於後廚。所以他的餐桌几乎都是擺在外面的。下雨,對他來說,意味著沒有地方擺放餐桌,收入斷崖式下降。
吃完,付款。我走在仍在下雨的街道上,看著地面上雨水映出的霓虹,不知怎的,有些感傷。
回程的司機跟我說,你現在才 23 歲,太年輕了。
“未來 7 年,你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真的嗎,我不太相信。
但這種事情,大約也由不得我相信與否吧。
他路上還與我吹噓一些瑣事。從初中到大學用過的手機、談過的第一個女朋友、怎樣與他的妻子認識,又如何悲催地在疫情之前最高價位的時候買了房子和車子。
兄長的職業藥師考試考完了。據他說,至少過 1 門,最多過 2 門。我覺得挺好。
我想在 30 歲記憶力斷崖式下降之前,再多學點什麼。
中午吃完飯,回來路上看到一隻貓。我蹲下,看著它。它往遠處逃了一兩步,回頭又盯著我看了幾秒鐘。興許是看我沒有惡意吧,又走回來,在我身邊轉了一兩圈,蹭著我的褲腳。
奇怪。野貓一向與我不太親近來著。
明天又要上班了。櫃面還只有我一個人。代班的主管不會下樓來。
經過慎重考慮,刪除了今年年度計劃中,程式碼生成器一項。
沒想到臨近年底了,還會調整年度計劃。
成功日記:
1. 看了一點《香帥金融學講義》;
2. 這兩天都睡得很好,好到我覺得有些奇怪;
3. 找到了快遞員送錯到隔壁發改局的快遞;
4. 安排好了接下來幾周的時間規劃。
南國微雪 Miyuki
2024 年 10 月 21 日
封面圖
實用類文字附加
《香帥金融學講義》
期權的風險管理功能
追溯起來,比較正式的期權交易產生於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當時歐洲各國貿易發達,很多商人手裡都持有遠期或期貨合約,但又擔心商品的價格會下跌,就用期權的方式找人分擔這種風險:付一點錢給對方,約定在某個日期可以以一個固定的價格將這個商品賣給對方,這就是看跌(賣出)期權。同樣的道理,一些賣出遠期或期貨合約的人,擔心未來商品價格上漲,也會付一點錢,約定在未來的某個日期以一個固定的價格從對方手裡買入商品,這就是看漲(買入)期權。為這個權利支付的金錢就是 “權利金”,也就是期權的價格。
在期貨交易中,交易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相連的,而期權將商品交易中的權利和義務分拆開,專門對權利進行了定價。購買期權的人就是購買了一種權利,這種權利可以幫自己在價格上漲或者下跌時鎖定風險,相當於保險。而賣出期權的人賺取的則是保險費。所以相比期貨,期權的金融屬性更強,是更純粹的風險管理產品。
===== Separator =====
對賭投機功能
期權交易的是商品買賣的權利,它的價格會遠遠低於其基礎資產的價格。這相當於為投資期權的人提供了高槓杆,所以期權非常容易被用作對賭和投機的工具。
我有朋友使用期權在短短兩個月內讓自己的資產從 10 萬元漲到了 200 萬元。當時香港市場上一隻股票,每股價格 10 元左右,一份買入期權只有幾毛錢。他當時面臨兩個選擇:以 10 萬元本金買 1 萬股股票,或者買 20 萬份買入期權。這兩種選擇都有風險,但買股票一般不會血本無歸,買入期權則更像賭博。賭對了,你會獲得非常高的收益;但如果在到期日之前股價比行權價格低,這 20 萬份買入期權就等於打了水漂,10 萬元也就灰飛煙滅了。這位朋友選擇買期權。幸運的是,這隻股票在下面一個多月的時間裡狂漲,每份買入期權的價格也隨之狂漲到 10 元,他的資產也從 10 萬元上漲到近 200 萬元。
不過,高收益的另一面是高風險。如果沒有賭中價格趨勢,到了行權日,期權價格就等於 0,期權合約也就作廢了,投資期權的人也會血本無歸。還是我上文說的這個朋友,他花了 5 個多月的時間,用期權實現了資產從 10 萬元到 500 多萬元的突破,但後面由於賭錯了一兩次方向,結果一年之內又被打回了原形。
類似的故事每天都在期權市場上演。正因如此,股票期權一直被人詬病,認為這種用少量資金就可以在市場上興風作浪的創新工具,會引發更大的市場波動。但也有很多學者認為,期權提供了一種靈活的做空工具,市場上的負面資訊能很容易地體現在價格中,會促使市場朝著更有效的方向發展。
===== Separator =====
中國權證泡沫
中國目前還沒有個股的期權市場。但是早在 1992 年和 2005 年,我們國家曾分別發行過一種特殊的股票期權——權證(share warrant)。權證不由交易所發行,而是上市公司直接發行,所以相對而言標準化程度偏低。深圳的寶安集團、五糧液集團都曾經發行過權證。但是和期權一樣,權證可以買賣,賦予買入權利的權證叫作 “認購權證”,賦予賣出權利的權證叫作 “認沽權證”,也是一種賣空工具。
為什麼這種金融工具沒能在我國的金融市場上留存下來呢?因為當年推出權證時,A 股市場還處於極度缺乏基本金融知識的階段,既搞不清期權、權證的含義,更分不清認沽和認購,只覺得市場上來了 “一種可以賺錢的東西”。所以很多人都去搶購權證,結果鬧出了很多笑話。比如:由於瘋狂搶購,權證價格居然會遠遠高於股票本身的價格;股票價格下跌,認購權證的價格反而暴漲;到了行權日,權證價格不僅不為 0,居然還出現了暴漲的情況。這些瘋狂的炒作行為最終迫使監管層叫停了中國的權證市場,直到 2019 年,個股期權(權證)仍然沒有放開。
在 “A 股市場應不應該正式啟動個股期權” 的問題上,我國金融業界和監管層一直存在著兩種聲音:支持者認為,A 股市場一直以來估值過高,引入期權就等於引入了有效的做空工具,它會解決 A 股市場估值過高的問題;反對者認為,引入期權,會導致市場投機之風盛行,引發危機。
===== Separator =====
互換:次貸危機的導火索
互換:互相交換,優勢互補
互換(swap)是 20 世紀 70 年代跨國公司發展的產物。一家美國公司 A 在英國有一家子公司,一家英國公司 B 在美國有一家子公司,兩家子公司都需要從母公司借款,但當時各國外匯管制都比較嚴格,跨境借貸非常困難,加之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實施浮動匯率制度,匯率波動可能會吞噬企業的利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聰明的銀行家就想到了互換的辦法:美國 A 公司給英國 B 公司的美國子公司借款,同時英國 B 公司給美國 A 公司的英國子公司借款。這樣跨國借款就變成了國內借款,既沒有外匯管制,也規避了外匯風險。這種被稱為 “背對背貸款” 的模式就是互換的起源。
所以,互換的邏輯很簡單,就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交易對手之間相互交換自己現金流的合約,本質就是一個取長補短、雙方都能從中受益的置換。互換的理論基礎可以追溯到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大衛 · 李嘉圖(David Ricardo)提出的 “比較優勢理論”。
但李嘉圖是從國際貿易的角度來解釋比較優勢理論的。他認為,假設兩種產品兩個國家都能生產,但是某一國在一種產品的生產上具有優勢,而另一國在這種產品的生產上處於不利地位,而相對更適合生產另一種產品,那麼,每個國家就應該集中生產並出口自己具有 “比較優勢” 的產品,進口具有 “比較劣勢” 的產品,這樣雙方都可以從中獲益,而且還能促進專業化分工,提高勞動生產率。
比較優勢理論的運用極為廣泛,大到國家貿易、小到家庭分工,都用得上。互換就是其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利率、匯率、貨幣都可以作為互換的基礎資產,互換合約的價值會隨著這些基礎資產的價值變化而變化。
以金融世界裡最常見的利率互換產品為例。A、B 兩家公司打算各借一筆 5 年期的貸款,A 公司希望用浮動利率,B 公司希望用固定利率。A 公司如果按固定利率借貸,資金使用成本是 8%,如果按浮動利率借貸,資金使用成本則是 “上海同業拆借利率 + 10 個基點”;B 公司如果按固定利率借貸,資金使用成本是 10%,如果按浮動利率借貸,資金使用成本則是 “上海同業拆借利率 + 50 個基點”。也就是說,A 公司的固定利率成本更低,而 B 公司浮動利率成本更低。
如果不使用互換,雙方的成本如下:A 公司按浮動利率貸款,其成本是 “上海同業拆借利率 + 10 個基點”;而 B 公司按固定利率貸款,其成本是 10%。
如果使用互換:A 公司先以 8% 的成本借入一筆固定利率的貸款,B 公司以 “上海同業拆借利率 + 50 個基點” 的成本借入一筆浮動利率貸款。如果讓 A 公司和 B 公司做利率互換,A 公司以浮動的 “上海同業拆借利率” 向 B 公司支付利息,B 公司以 8.5% 的固定利率定期向 A 公司支付利息,則 A 公司支付的利率為“8% + 上海同業拆借利率– 8.5%”,成本降低了 0.5%,B 公司支付的利率為“上海同業拆借利率 + 50 個基點 + 8.5% –上海同業拆借利率”,借貸成本為 9%,比原來少了 1%。
顯然,在利率互換的過程中,雙方優勢互補,既滿足了融資需求,又降低了融資成本。
雖然邏輯簡單,但互換的難點在於怎麼對雙方的期限差異、風險偏好進行匹配,實現雙方的利益最大化。這背後涉及非常複雜的計算和設計,以保證雙方能實現共贏。
互換不是天使
和所有金融衍生品一樣,互換也有很大風險。比如,透過互換獲得較低浮動利率的企業就面臨著利率波動的風險。寶潔公司在 1993 年時將自己的一筆借款互換成浮動利率,這個互換當年讓其融資成本降低了 75 個基點。但 1994 年以後,利率節節攀升,寶潔公司在這一筆互換上虧了 1.05 億美元。最後,寶潔公司董事會主席不得不向股東鄭重道歉並承諾 “引以為戒,絕不再換”。
另外,互換的價格也會隨著其基礎資產價格發生巨大波動,2008 年金融危機的導火索,信用違約互換(CDS)就是典型例子。
21 世紀初,美國經歷了房地產熱潮,金融機構為了賺錢,大量發放貸款給缺乏償還能力的居民,即次級貸款。更多以次貸為基礎資產的衍生品也湧入市場。當時著名投行雷曼兄弟針對自己的 1 億美元的次貸證券化產品向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 AIG 購買了信用違約互換產品。信用違約互換交換的就是 “信用違約”。也就是說,如果在房屋貸款上出現了嚴重違約現象,AIG 會替雷曼兄弟承擔這個違約的風險,雷曼兄弟為此要向 AIG 付出一大筆費用。這相當於是 AIG 對雷曼兄弟的違約風險做了一個保險。
在當時的情形下,大多數人都認為房價會一直上漲,不可能有違約風險,甚至 AIG 總裁都對類似交易非常樂觀。2005 年,這種信用違約互換產品的發展達到了巔峰,AIG 在此項業務上的收入高達 33 億美元。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AIG 越發對衍生品背後的基礎資產——房屋貸款——的質量視而不見,開始更激進地為很多質量極差的次貸衍生品進行擔保。2007 年,房價發生雪崩,次貸產品都陷入違約狂潮,雷曼兄弟倒閉。給無數次貸產品進行違約互換的 AIG 瀕臨絕境。由於 AIG 涉及的交易對手太多,一旦破產,恐怕會引發更大的金融海嘯,經過再三權衡,為了避免危機進一步擴散,美國政府最終出手救助了 AIG,但從此之後,信用違約互換這個產品也被打入冷宮。所以歸根結底,衍生品的風險最終取決於其基礎資產的質量,基礎資產的質量不好,衍生品就會擴大這種風險。
===== Separator =====
第 040 講無風險套利:衍生品的相對定價
金融衍生品定價是金融學科中最數學化和工程化的部分,也是金融被很多人視為畏途的原因之一。但如果拋開那些複雜的公式和計算,金融衍生品的定價原則並不複雜——“無套利定價”,這也是將金融學區別於經濟學的分析框架。
供需定價和無套利定價
供給和需求的一般均衡是經濟學最基本的分析框架。一般商品,如蘋果、梨子,其價格都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供求均衡點決定了它們的市場價格。但在給金融產品定價時,這種傳統的供需定價會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第一,金融產品的交易雙方很難區分。買蘋果和賣蘋果的人,一般是兩撥人。但在金融市場上,買股票和賣股票的常常是同一撥人,這就導致供給曲線十分模糊,甚至畫不出來。
第二,金融產品是高度可替代的。消費者對於蘋果手機的黏度遠遠大於投資者對於蘋果公司股票的忠誠度,買蘋果手機的人更看重的是產品本身,而買蘋果公司股票的人只在乎股票的回報和風險,只要另一隻股票的風險和收益率與蘋果公司的類似,投資者就可以輕易替換,也就是所謂的需求彈性很大,這導致需求曲線也不好畫。
供需兩端都很模糊,那該怎麼確定金融產品的合理價格呢?金融圈使用的是 “無套利定價”。所謂無套利定價,我們不妨將其看作“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的專業表述,即在一個正常執行的金融市場中,不存在長期的套利機會。所以未來現金流一樣的兩個金融產品,定價應該一樣,否則就會存在確定的低買高賣機會,即 “無風險套利機會”。這種“免費的午餐” 一旦出現很快就會被人發現,並被迅速地套利,直到套利機會消失。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某些金融產品的價格,使用 “無套利” 的方法,來推斷求解其他產品的價格。
用無套利理論給衍生品定價
為了講清楚這個相對複雜的問題,我們不妨將金融衍生品想象成一個果籃。果籃裡面的各種水果,蘋果、橘子、火龍果等,都是基礎資產。果籃的價格自然是隨著水果的種類和質量而變動的。
那麼果籃的具體價格怎麼計算呢?正常的邏輯應該是先把各種水果的權重算出來,然後把這些資料加起來就是果籃的大概價格。如果果籃的價格和裡面水果的價格偏差很大,比如一個 100 元的果籃裡有大量櫻桃、榴蓮這種高價水果,或者一個 500 元的果籃裡全部是便宜的蘋果、梨子,這就意味著有套利的空間。聰明人就會利用這個機會進行套利,直到價格回到 “均衡” 為止。
將衍生品還原成基礎資產組合,要用到一個很重要的數學知識——“泰勒展開式”,即將複雜函式近似還原成簡單多項式的過程。
要是金融衍生品很複雜,就像水果被做成了果盤、果醬、果乾,那該怎麼計算價格呢?還是一樣的邏輯,先把複雜的金融衍生品還原,拆解成基礎資產的組合,也就是分析果盤、果醬、果乾中各種水果成分的權重,然後再將各成分的資料加起來。這也是現代金融學中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很多學者致力於找尋將複雜衍生品拆解成基礎資產組合的方法 ,即想方設法地將水果製成品拆成原生水果,以便尋找衍生品的 “正確價格”。
這個比喻告訴我們,“衍生品”的定價必須是基礎資產價格的映象,只要找到這個映象的轉化和表達,我們就可以沿用 “無套利” 的思想,使用基礎資產價格來給衍生品定價。1973 年,三位天才學者莫頓 · 米勒、邁倫 · 斯科爾斯(Myron Scholes)和費希爾 · 布萊克(Fischer Black)就提出了用無套利來給期權定價的方法。
就像上文所述,某隻股票的期權是指以某個固定的執行價格在一定的期限內買入(賣出)該只股票的權利。那麼根據無套利定價理論,我們可以透過股票和股票期權的適當組合對沖風險,形成一個無風險資產組合。而一個無風險資產的組合一定會有無風險收益率。所以從這個組合出發,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隨機偏微分方程——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Black-Scholes Model),解出這個方程,期權的價格就確定下來了。
這個方程給出了金融衍生品定價的一般定理。每個想給金融衍生品定價的人,只要想辦法把衍生品和它的基礎資產(股票、債券或者其他任何金融產品)組成一個無風險的組合,就可以得到衍生品價格所服從的微分方程,然後就可以用數學知識給衍生品精確定價。
在數學模型的加持下,衍生品創新的步伐大為加快,華爾街的量化之風也越刮越猛,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迅速超過了股票和債券的交易量,形成了規模達數十萬億美元的市場。大量物理、數學領域的 “書呆子” 也都湧入了金融衍生品行業,成了第一代寬客。同時,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也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應用最頻繁的一個數學公式,對金融界的影響極為深遠。金融行業開始進入全面數字化和工程化的時代。正因為這種對行業的深遠影響,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也被稱為“華爾街第二次革命”。
本文由部落格一文多發平臺 OpenWrite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