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下載:新增199IT微信公眾號【i199it】,回覆關鍵詞【資料要素研究框架】即可下載

戰略地位拔升,政策重心傾斜。數字經濟時代,傳統的土地要素、勞動力要素等對於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正在邊際減弱;而資料自2020年被我國正式列為第五大生產要素以來,不僅成為提升全要素生產效率的重要引擎,亦是解決生產過剩、供需錯配等關鍵性問題的重要抓手。以近三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線索,資料要素相關篇幅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每年的建設目標也更為具體。根據國家工信安全發展研究中心,2021年我國資料要素市場規模達到815億元,預計“十四五”期間市場規模複合增速將超過25%,到2025年規模有望接近2000億元。

資料價值潛能充沛,培育要素市場為關鍵破局點。我國2021年的資料生產量達到6.6ZB,增速快於全球整體水平,但接近70%的資料價值未被啟用,如何更好地挖掘資料的潛能,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步入深水區的重中之重。由於資料具有不同於實物的非排他性等特徵,存在互信難、確權難、流通難、定價難、監管難等問題,過去更多強調資料對企業自身經營的降本增效和業務賦能,企業間缺乏共享和交易資料的動力。我國亟需建立一系列基礎設施和政策措施以促進資料要素供需雙方開展更多價值創造和交換,從而實現資料增值、放大其網路效應,發展出資料價值的第二曲線。

體系制度不斷完善,產業變革悄然已至。1)頂層設計:2022年以來,國家層面先後釋出《關於構建資料制度更好發揮資料要素作用的意見》、《全國一體化政務大資料體系建設指南》、《企業資料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等檔案,從戰略規劃到具體落實,節奏逐步清晰。2)法律制度:“三法一條例”資料安全頂層制度框架已經形成,23個省市在此基礎上公佈了資料相關的條例或草案,法治與行業自治形成有效協同。3)市場自律:大資料交易所進入高質量發展2.0階段,作為資料交易行為的重要載體和引導者,充分發揮政策落地和產業對接的作用,在管理機制、標準規範、安全保障的探索取得突破性意義,後續場內交易規模有望快速提升。

報告下載:新增199IT微信公眾號【i199it】,回覆關鍵詞【資料要素研究框架】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