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了行業的趨勢。三年大疫,讓一路疾馳的科技網際網路急踩剎車,減速換擋,很多企業從高歌猛進到黯然失色,甚至是傷感落幕。活著的公司也都紛紛砍一刀。
-
2022年1月,百度,AIG、MEG多業務線精簡,約10-15%,涉及基層,中層和高層
-
2022年2月,滴滴,網路車、貨運、中臺等縮編,比例約20%;橙心優選被爆關停
-
2022年3月,騰訊,PCG,CSIG,PCG部分專案關閉,部分人員裁減
-
2022年3月,阿里,本地生活、社群電商、飛豬等業務被爆裁員 30%
-
2022年3月,小紅書,裁400人,約20%
-
2022年4月,美團,到家事業群,到店事業群,快驢,優選,買菜等業務均不同比例裁員
-
2022年5月,知乎,技術、商業化、教育、社群被爆裁員20-30%
-
2022年6月,位元組跳動,教育、遊戲大幅裁員
-
2022年6月,京東,京喜事業群拆散
-
2022年11月,shopee,據傳裁員7000人,約10%
-
2022年12月,微博,據傳裁400人,約20%
-
2022年12月,小米,據傳裁2000人
-
2022年12月,快手,裁員比例不詳
不知道什麼時候社會進入到了裁員比狠的時代。國內裁,國外的科技巨頭也裁。
-
2022年11月,Facebook將裁1.1萬人,約為13%,該公司歷史上首次大規模裁員
-
2023年1月,亞馬遜開啟第二輪裁員,涉及零售、技術、體驗和人力部門,兩輪裁撤將達1.8萬人,為該公司最大規模裁員。
-
2023年1月,微軟將裁1萬人,約為5%。遊戲、MR業務成重災區。
-
2023年1月,Google將裁員約1.2萬人,約6%,為該公司最大規模裁員。
除了上面動輒就1萬+的裁員,幾千人規模的「組織調整」導致的人員減少都已經不是新聞了
-
Twitter 裁員3700人
-
思科裁員約4000人
-
惠普裁員約4000至6000人
-
特斯拉裁員6000人
-
Salesforce裁員約8000人
比較特別的是蘋果、奈飛,目前還沒有大規模裁員的訊息。總體來看國內裁員人數和美國動輒就上萬人來說絕對值還是少的,但是佔比卻很大。從側面反映出美企人效低利潤高,國內企業過的不是那麼滋潤打工人相對比較苦逼兮兮,乾的活多活累,但人效高。
國內外裁員因素差異很大
國外,尤其是美國,受宏觀環境和通貨膨脹影響因素較大。
-
宏觀環境惡化
-
經濟增長放緩
-
通貨膨脹率達到40年來的最高水平
-
對未來可能出現經濟衰退的擔憂
-
營收增長緩慢,不及預期
-
業務萎縮,人滿為患
因為有各種「牆」,某種程度上的「國產替代」,國內的企業相對「好一些」,但是也面臨很多的問題,比如曾經的「共同富裕」,平臺經濟問題,雙減政策,遊戲有毒等。一個個大棒子落下去,很多企業哀聲一片,雖然現在政策放鬆,趨勢向好,但是想緩上來還是需要需要一段時間的,於是各個企業開啟了自救,開始降本增效。
砍業務重組團隊裁人頭,降本立竿見影
宏觀經濟不行的情況下,各大公司紛紛停止擴張(當然張核子、張姍姍的公司不算此類)。不掙錢的業務該關的關,不能關的進入維護。之前因為大幹快上,很多團隊之間的業務有重疊,這個時候該合併的就可以合併了;一些冗雜的專案也進行梳理和整合。增長類的支出都要叫停,降低運營成本,停止廣告投入,收縮擴張業務等。
一系列操作下來,業務調整了,組織就要重組。業務都停了,也就不需要那麼多團隊,那麼多人了,就開始精簡業務人員,精簡團隊。畢竟人力成本是剛性成本。有多少人,一個月支出多少很容易算出來。很多科技公司的很大部分支出就是人力支出。所以這個時候就體現了中國人的「吃苦耐勞」,2個人幹4個人的活拿著沒有往年多的績效。
在裁員的這個環節上,國內的外資企業整體上要比國內的企業要好些,給人一種外企裁員比良心,國內企業裁員比噁心的感覺。畢竟所有的外企都不希望與員工有什麼法律糾紛。而國內的企業則底線一個比一個低,各種擦邊球,甚至幹著非法的事。之前還比較要臉面的大公司,這次也顧不上那麼多了,能CPU一個是一個,能噁心走一個是一個。
各種福利減減減,去留都不容易
走的人很艱難,留下的人也未必好過。各種內部福利要麼取消要麼降低。首先就是人力和行政上的各種福利。
下午茶是最明顯的。我經歷的幾家公司降福利首先降的是下午茶,一開始是行政小妹給每個人把下午茶送到工位,每人一份;接著是茶水間集中發放下午茶,這個時候就不是每人一份了,而是先到先得。所以經常到下午茶的時候就跟打仗一樣;然後就是隔天發,節假日發;最後也就沒有下午茶了,下午茶正式取消。所以一旦下午茶開始降標減配,基本上代表這個公司開始扣福利了。
公司還有一個開始走下坡路的訊號是開始抓考勤。曾經很多公司引以為傲的彈性工作時間也不那麼彈性了,開始抓考勤,尤其是上班時間,早上打卡時間有限制,不能遲到,遲到扣錢扣工資扣績效。那為啥不卡下班時間?答曰下班時間工作效率高,產出高,所以不卡下班時間 :(
免費工作餐變成飯補;通訊、交通補助歸零等等,各種福利都開始減減減。曾經一個資料科學的同學在內網發帖,提高下運營效率,精細下運營每個月就有幾百萬收入,何必把每個月幾十萬的下午茶取消呢,無人回覆。我的理解是精細化運營是需要員工主動去做事情,而且效果需要時間+未必如願。但是取消下午茶不需要大家做什麼,只需要躺平不反抗就行。後者更容易做,尤其是在營收下降的時候。
年終獎係數調低,高績效比例調低。同時低績效比例提高,不但可以減少支出,還可以讓部分員工離開。如果說裁員可以讓指定的人離開,那減少年終獎則是一個範圍殺傷技能,很多績效不如預期的也會考慮離開。這時候也顧不上員工體驗,員工幸福度,員工關懷了。
既然掙錢前景不明,那就先自砍一刀把成本降下來。如果一刀不行,那就再來一刀。
降本容易增效難,打好基礎等風來
在宏觀經濟不好,經濟甚至下滑的時候增效不容易做。這個時候各位管理層想法也不那麼多了,各個團隊吹牛也開始顧忌牛的感受了,員工流失率也會低,所以更適合踏下心來「修煉內功」。別提九陽神功,九陰真經,您先把本家的羅漢拳,韋陀掌練好了再提這些。平時很多急於拿到結果,儘快上線的功能,現在也可以細細推敲,仔細打磨了。這個時候比較適合「追求極致」,大幹快上的時候是沒有那麼多精力放在質量上。打好底子,修煉內功,一旦有風來,才能厚積薄發,有所作為。
比如之前沒做的備份是不是可以做了,主備是不是可以考慮下,雙活的方案是不是可以驗證下;告警不正確、不及時、沒分級的情況是不是可以解決下了;之前說忙業務沒時間,現在是不是可以把之前的bug 清理清理了?主App上的文案都錯了幾個月了;工具使用檔案是不是可以更新下了?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可以規劃下,按照優先順序的順序搞搞。
本文總結
砍人力成本,整合業務,總歸只是降本,能讓公司活得久一些,熬過寒冬。修煉內功讓公司業務執行效率提高,將來的上限提升,而公司要發展,歸根到底還是要找到新的增長點。2023年,平臺經濟新定位,遊戲行業也有了科技+數字經濟+文化傳承的屬性。一切來得太突然,有點猝不及防。政策面一切向好,大家對經濟的改善也有了期待,希望經濟向好能在資料上有所體現。2020-2023,註定是不平凡的三年,三年大疫已經過去,剩下的路怎麼走還是要靠我們這些平凡的人,但未來不平凡,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