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上來說,拖延不算病症。但是由此帶來的種種後果,難受程度可是不逞多讓。

就拿大學生來說,複習(預習)拖到考試前的最後一天,作業拖到提交的最後一個晚上,就連早上起床,也是拖到上課前的最後一秒。。。但是,考試一定會來,作業也必須得交,即使是網課,也必須得上線打卡簽到。

等到腎上腺素爆發、終於做完該做的事情,讚美“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情況可能並不怎麼值得讚美。

近日,瑞典索菲亞赫美大學學院的Fred Johansson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文章表明,拖延的後續,不太妙[1]。

他們調查了3525名瑞典大學生,發現拖延和後續9個月的不良健康結果有關。拖延的大學生們往往心理和身體出現問題的風險有所增加,出現抑鬱、焦慮、上肢致殘性疼痛等問題

拖延,就是在明知會造成消極後果的前提下,依然自願推遲預定好的行動。拖延更多被描述為一種自我調節失敗的形式,與衝動、注意力不集中、責任心低等性格特徵有關[2]。

說到這兒可能已經有很多人不愛聽了。但是更不愛聽的還在後頭。

拖延常見於年輕群體,尤其是大學生。大學生的拖延一半體現在學業上,有些是針對特定學習任務表現出的拖延,有些則是長期、普遍的行為。據估計,至少有一半大學生出現過或有持續的拖延行為[3]。(別罵了別罵了真的知道錯了)

對於大學生來說,如果拖延成為一種常態,那麼後續學習成績受到影響也就很好理解。但是在不知不覺中,拖延可能也影響了健康。橫斷面研究顯示,拖延與抑鬱、焦慮、壓力、孤獨或生活滿意度降低有關,拖延人群還普遍存在身體健康問題、患有心血管疾病和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問題[4,5]。

但是在現有的研究中,依然缺乏拖延與後續多種健康結果的縱向證據。因此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拖延與16項健康結果之間的縱向關聯,並同時調整了大量潛在的混雜因素,以求可以更廣泛地瞭解拖延與健康之間的潛在關聯。

參與研究的人群都是瑞典大學的全日制本科生或研究生,並且在接受初次調查時都至少還有1年的學業未完成。

隨訪時間為9個月,約為大學一個完整學年的時間。學生們每3個月接受一次調查,其中第一次調查定義為基線前資料,用於協變數分析,以第二次調查為基線,第五次調查為隨訪結束並測量學生們的健康情況。

試驗設計

學生們的拖延情況是根據瑞典版純拖延量表(PPS)中的5個專案進行測試的。量表中的問題大概包括,“為了迎接截止日期,我經常做其他事情來浪費時間”,“我經常發現自己在做幾天前就打算做的任務”,“我不斷重複‘我明天再做’”(到底是誰在演我)……

總之,這些直擊心靈的問題從1分(很少或不是我)到5分(經常或就是我)進行評分,並得到拖延總分。

評估的健康結果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心理健康方面,包括抑鬱、焦慮、壓力等症狀;身體狀況方面,包括頸部、上背部、四肢的致殘性疼痛等症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包括睡眠質量差、缺乏運動、吸菸、飲酒、不吃早餐等;社會心理健康方面,包括孤獨和經濟困難;以及總體健康狀況。

共有3525名參與者在基線時發現有拖延的情況,平均拖延評分為12.9分,平均年齡24.8歲。不同拖延程度的人群性別和年齡相似,但是拖延程度較高的學生更有可能學習技術科學,並且是單身。

研究資料表明,在9個月的隨訪中,拖延每增加1個標準差,與抑鬱(β,0.13;95% CI,0.09-0.17)、焦慮(β,0.08;95% CI,0.04-0.12)和壓力(β,0.11,95% CI,0.08-0.15)水平較高有關

除了心理健康,其他方面似乎也不容樂觀。拖延每增加1個標準差,與上肢致殘性疼痛風險增加27%、睡眠質量差風險增加9%、身體活動不足風險增加7%、孤獨感風險增加7%、經濟困難風險增加15%有關

拖延與之後的健康結果

這一長串風險說完,真是誰看到都要原地窒息兩秒鐘。但是研究人員卻非常樂觀。據他們所說,拖延症與健康結果之間的關聯非常微弱,整整一個學年過去,一個標準差的拖延僅僅與抑鬱症狀增加0.13個標準差有關。《僅僅》

研究人員根據學生基線前的健康水平對結果進行了調整,拖延與各項不良健康結果的相關性雖然並沒有消失,但是有所減弱。這也就意味著,這些學生可能在本學期開始前就已經出現焦慮、孤獨等情況了這也是第一個根據基線前水平進行調整的研究

大學生活本來就具有高自由度和低結構性等特點,對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自我調節能力的不足剛好解釋了大學生拖延症的極高發生率。

反正在我看來,研究的結果完全讓人開心不起來,因為拖稿生成的焦慮變得更嚴重了。這樣吧,改變拖延症就從現在做起,我交稿了真的交了!

參考文獻:

[1] Johansson F, Rozental A, Edlund K,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and Subsequent Health Outcome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weden[J]. JAMA Network Open, 2023, 6(1): e2249346-e2249346.

[2] Steel P. 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7, 133(1): 65.

[3] Day V, Mensink D, O’Sullivan M. Patterns of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J]. Journal of College Reading and Learning, 2000, 30(2): 120-134.

[4] Rozental A, Forsstrom D, Hussoon A, et al. Procrastina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Differentiating Severe Cases in Need of Support From Less Severe Cases[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2, 13.

[5] Kroese F M, de Ridder D T D. Health behaviour procrastination: a novel reasoned route towards self-regulatory failure[J]. Health psychology review, 2016, 10(3): 313-325.

來自: 奇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