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line
- 2022年發生了什麼
- 大環境行業感悟和思考
- 個人工作內容變動思考
- 職場中一些好的特質是什麼
- 工作計劃
- 未來展望
2022:github star 2.5k、年薪70w
2023:價值閉環
2022年是疫情3年的一個“小尾巴”,但它一點也不小,因為它是3年內大家感受最深的一年,也是影響最大的一年。身邊同事們換工作、周圍見聞都可以印證這個結論。
宏遠的部分就不談了,經濟大環境和政策對網際網路的影響、以及人們對經濟預期的變化,都在改變著我們。之前大行其道的消費主義也變了,人們迴歸理性,從居民儲蓄率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
除了正常的每個月的月供,我會每隔半年會提前換一波房貸,22年可能還了35萬。不過現在不打算遇到還房貸了,想著多留一些現金在身邊有安全感(身邊有人還房貸,說銀行那邊排隊到23年了)
對於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我們,影響最大、感受最深的就是網際網路的投資邏輯變了,所謂的使用者量已經不再具備吸引力了,現金流和盈利才是吸引行業資金、人才傾斜的邏輯,網際網路的高速增長的步伐剎住車了。國家在政策上和資本也是傾向偏實體制造業大戶的,比如新能源汽車。因為能帶動的產業上下游很多,包括軟體開發和製造業等。很多認識的從網際網路出來的人去參與到新能源造車領域發光發熱。有個阿里的產品朋友聊完發現,新能源車領域網際網路資訊化和流程較弱,過去帶著網際網路那一套有“降維打擊”的效果。
要是讓我概括下,網際網路這邊有什麼好的特質和思維,我嘗試概括下:不捨邊界、Owner 意識、資料意識、價值追蹤、問題拆解思維。
Owner 意識談得是做事情的態度和思維,為了正確的把某個專案做完,不去因為職能和崗位問題只做“份內”的事情。只做份內的事情不對嗎?挺多的,不過這是大多數人的思維,強者會推動專案進去,主動協調各個角色做好事情。所以這樣的人肯定是更難得的。
資料意識談得是,做一個專案或者最佳化,需要有資料支撐。面臨的問題是什麼?現在的現狀是什麼?比如現在一個人需要花3個工作日才可以完成某個流程。當新的系統開發後,一個人花0.5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某個流程。那這是假設,專案上線後如何追蹤?埋哪些點,去量化衡量價值。專案上線幾個月後開會去覆盤梳理,要不要迭代,本次上線的專案符不符合當初的設想。所以需要資料思維去量化定義和跟蹤問題。價值追蹤也在上面的例子談到了,具體不做展開。
問題拆解思維談得是某個專案需要哪些資源,某些資源不具備,我需要外部哪些部門提供資源,如何讓外部部門更主動去幫助你。那如果有一個共同目標,讓別人也有一個好的結果,互相成就,這樣的事情更具備主動性,而不是別人買個人情或者迫於更高層的壓力,那麼優先順序可能就會給你排低,不是一個最優的方案。
還有部分優秀的大佬,不認可位元組的文化,去 Zoom 這樣的外企工作了,雖然錢稍微少了一些,但是問到他,他會講有更多的個人時間了,工作也不需要那麼捲了。之前的有讚的 TL 去浙大實驗室帶專案了,問過一次為什麼做這樣的決策,回答“穩定,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雖然薪資方面可能會比網際網路打折扣一些”。一個沒參加過高考,保送浙大的人,參與過支付寶、微策略、有贊移動 TL 的人做這樣的決策,肯定有自己的理解(權衡之後的一個結果吧)。
我也從有贊離職了,在有讚的工作內容可以分為2部分:前期是寫業務、後來去中臺寫基建。在中臺主要負責跨端(Weex 打包平臺、效能監控、異常監控、Flutter 元件庫、熱修復)APM、業務異常監控等。在有贊寫過業務,也做過基建開發。寫過 iOS、Weex、Flutter、Electron PC 收銀,寫過移動端 mPass(前端React + UmiJS,後端採用 SpringBoot)寫過業務異常監控。可以說是全棧了。做的不足的地方,我記得移動總監坐我邊上的時候,經常和我討論 APM 的原理和技術細節,為了移動端效能,為了統計口徑的一致性,制定了公司層面的北極星指標,但是在北極星指標的時候,調研了行業內不同公司,發現每個公司的定義也不太一致,後續我們也定義了自己指標(為了更好的服務於業務,也為了更好的暴露和量化效能問題),制定好指標和去業務線宣講,也經歷了一些挑戰,最後不斷打磨,因為 APM 不只是一個技術命題,同時也是一個業務抓手,同時又是一個產品(不過產品的使用者是公司內部人員,比如開發者、TL、產品負責人等)所以需要全面思考並落地,那段時間是我最工作最頭痛、同時也是最快樂的一段時間,被挑戰的越多,倒逼我去思考更細緻、更全面,成長也越大。當時也發現騰訊 Matrix 的一些 APM 問題。發現雖然是大廠的專案,但是也要對質量和用審視的目光去看待。
年度環評和時候,移動總監對我說了一句話“你在技術方面挺優不錯的,但是需要提高的一點是價值閉環,比如你在做 Weex APM 的時候,雖然專案上線了,但是還沒推廣到各個業務線,就去做移動端的 APM 了,希望你把最後一公里走完”某個專案哼哧哼哧做了那麼久,就差一步就拿到一個更高的結果了,然後沒做,馬上去做其他事情了。關於這一點我也很認可,希望接下去幾年不斷正視這個問題。
每個公司戰略出現調整的時候,對於技術中臺會影響更大一些。所以這次後我選擇從事業務開發,業務開發上的架構設計、效能最佳化也同樣有意思。業務背景下做最佳化做出價值更快,如果是做基建,價值和意義體現可能會較為被動,需要從側面(業務宿主 App 的一些資料來體現價值)。另外業務更能摸清公司的主營業務,更具備不可替代性。
到了業務後我將業務程式碼的單元測試覆蓋率從30%提高到93%以上。業務程式碼拆分為 Core 核心邏輯層和 UI 層,單測主要針對 Core 展開。所以從基建轉到業務開發後,將會聚焦於業務架構,設計出面向未來可擴充的業務程式碼。另外從業務側去做一些效能監控和最佳化,比如最近在做的 CI 專案,將一些質量問題收口到 pipeline 階段,去監控質量,不合要求的程式碼,沒法合併到主工程。針對業務程式碼提交 MR 後,gitlab hook 去觸發指令碼,review 出來的一些評論和互動都會透過 robot 自動發 lark 訊息,不需要線下發訊息告訴對應的人去 review。另外可以按照一定的策略去 lint,保證提交程式碼的質量。
當然 APM 效能監控和效能正向最佳化也很重要,先發現問題,然後對症下藥。
未來,希望在業務上不斷學習,對於一些偽需求敢於說不,業務儘量用資料說話,價值追蹤。也可以幫助 PM 提出有效果意見,不只是一個執行者的角色。努力成為一個業務領域專家、業務架構師和技術專家。
生活方面儘量做減法,沒必要的社交不去參與。區別於宅和社恐,是有社交能力,但是拒絕一些低質量的社交。聚焦於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上面,比如健身、運動、多看看書、寫寫技術文章、學學英語。
本文參與了 SegmentFault 思否年度徵文「一名技術人的 2022」,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