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排序演算法小結

許佳佳233發表於2016-11-22

     排序演算法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演變,產生了很多種不同的方法。對於初學者來說,對它們進行整理便於理解記憶顯得很重要。每種演算法都有它特定的使用場合,很難通用。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所有常見的排序演算法進行歸納。

     我不喜歡死記硬背,我更偏向於弄清來龍去脈,理解性地記憶。比如下面這張圖,我們將圍繞這張圖來思考幾個問題。

image

     上面的這張圖來自一個PPT。它概括了資料結構中的所有常見的排序演算法。現在有以下幾個問題:

     1、每個演算法的思想是什麼? 
     2、每個演算法的穩定性怎樣?時間複雜度是多少? 
     3、在什麼情況下,演算法出現最好情況 or 最壞情況? 
     4、每種演算法的具體實現又是怎樣的?

     這個是排序演算法裡面最基本,也是最常考的問題。下面是我的小結。

一、直接插入排序(插入排序)。

     1、演算法的虛擬碼(這樣便於理解):    

     INSERTION-SORT (A, n)             A[1 . . n] 
     for j ←2 to n 
          do key ← A[ j] 
          i ← j – 1 
          while i > 0 and A[i] > key 
               do A[i+1] ← A[i] 
                    i ← i – 1 
          A[i+1] = key

     2、思想:如下圖所示,每次選擇一個元素K插入到之前已排好序的部分A[1…i]中,插入過程中K依次由後向前與A[1…i]中的元素進行比較。若發現發現A[x]>=K,則將K插入到A[x]的後面,插入前需要移動元素。

image

     3、演算法時間複雜度。  
        最好的情況下:正序有序(從小到大),這樣只需要比較n次,不需要移動。因此時間複雜度為O(n)  
        最壞的情況下:逆序有序,這樣每一個元素就需要比較n次,共有n個元素,因此實際複雜度為O(n­2)  
        平均情況下:O(n­2)

     4、穩定性。  
     理解性記憶比死記硬背要好。因此,我們來分析下。穩定性,就是有兩個相同的元素,排序先後的相對位置是否變化,主要用在排序時有多個排序規則的情況下。在插入排序中,K1是已排序部分中的元素,當K2和K1比較時,直接插到K1的後面(沒有必要插到K1的前面,這樣做還需要移動!!),因此,插入排序是穩定的。

     5、程式碼(c版) blog.csdn.com/whuslei 
          
image

.csharpcode, .csharpcode pre { font-size: small; color: black; font-family: consolas, "Courier New", courier, monospace; background-color: #ffaa44; /*white-space: pre;*/ } .csharpcode pre { margin: 0em; } .csharpcode .rem { color: #008000; } .csharpcode .kwrd { color: #0000ff; } .csharpcode .str { color: #006080; } .csharpcode .op { color: #0000c0; } .csharpcode .preproc { color: #cc6633; } .csharpcode .asp { background-color: #ffff00; } .csharpcode .html { color: #800000; } .csharpcode .attr { color: #ff0000; } .csharpcode .alt { background-color: #f4f4f4; width: 100%; margin: 0em; } .csharpcode .lnum { color: #606060; }


二、希爾排序(插入排序)

     1、思想:希爾排序也是一種插入排序方法,實際上是一種分組插入方法。先取定一個小於n的整數d1作為第一個增量,把表的全部記錄分成d1個組,所有距離為d1的倍數的記錄放在同一個組中,在各組內進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後,取第二個增量d2(<d1),重複上述的分組和排序,直至所取的增量dt=1(dt<dt-1<…<d2<d1),即所有記錄放在同一組中進行直接插入排序為止。    

     例如:將 n 個記錄分成 d 個子序列: 
       { R[0],   R[d],     R[2d],…,     R[kd] } 
       { R[1],   R[1+d], R[1+2d],…,R[1+kd] } 
         … 
       { R[d-1],R[2d-1],R[3d-1],…,R[(k+1)d-1] }

     image 
     說明:d=5 時,先從A[d]開始向前插入,判斷A[d-d],然後A[d+1]與A[(d+1)-d]比較,如此類推,這一回合後將原序列分為d個組。<由後向前>

     2、時間複雜度。  
     最好情況:由於希爾排序的好壞和步長d的選擇有很多關係,因此,目前還沒有得出最好的步長如何選擇(現在有些比較好的選擇了,但不確定是否是最好的)。所以,不知道最好的情況下的演算法時間複雜度。  
     最壞情況下:O(N*logN),最壞的情況下和平均情況下差不多。  
     平均情況下:O(N*logN)

     3、穩定性。  
     由於多次插入排序,我們知道一次插入排序是穩定的,不會改變相同元素的相對順序,但在不同的插入排序過程中,相同的元素可能在各自的插入排序中移動,最後其穩定性就會被打亂,所以shell排序是不穩定的。(有個猜測,方便記憶:一般來說,若存在不相鄰元素間交換,則很可能是不穩定的排序。)

     4、程式碼(c版) blog.csdn.com/whuslei 
          
image 

三、氣泡排序(交換排序)

       1、基本思想:通過無序區中相鄰記錄關鍵字間的比較和位置的交換,使關鍵字最小的記錄如氣泡一般逐漸往上“漂浮”直至“水面”。 
       
image      2、時間複雜度  
     最好情況下:正序有序,則只需要比較n次。故,為O(n)  
      最壞情況下:  逆序有序,則需要比較(n-1)+(n-2)+……+1,故,為O(N*N)

      3、穩定性  
      排序過程中只交換相鄰兩個元素的位置。因此,當兩個數相等時,是沒必要交換兩個數的位置的。所以,它們的相對位置並沒有改變,氣泡排序演算法是穩定的!

      4、程式碼(c版) blog.csdn.com/whuslei 
          
image

四、快速排序(交換排序)

     1、思想:它是由氣泡排序改進而來的。在待排序的n個記錄中任取一個記錄(通常取第一個記錄),把該記錄放入適當位置後,資料序列被此記錄劃分成兩部分。所有關鍵字比該記錄關鍵字小的記錄放置在前一部分,所有比它大的記錄放置在後一部分,並把該記錄排在這兩部分的中間(稱為該記錄歸位),這個過程稱作一趟快速排序。

image           說明:最核心的思想是將小的部分放在左邊,大的部分放到右邊,實現分割。         
     2、演算法複雜度  
      最好的情況下:因為每次都將序列分為兩個部分(一般二分都複雜度都和logN相關),故為 O(N*logN)  
      最壞的情況下:基本有序時,退化為氣泡排序,幾乎要比較N*N次,故為O(N*N)

      3、穩定性  
      由於每次都需要和中軸元素交換,因此原來的順序就可能被打亂。如序列為 5 3 3 4 3 8 9 10 11會將3的順序打亂。所以說,快速排序是不穩定的!

      4、程式碼(c版) 
           
image

五、直接選擇排序(選擇排序)

      1、思想: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後,再從剩餘未排序元素中繼續尋找最小元素,然後放到排序序列末尾。以此類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畢。具體做法是:選擇最小的元素與未排序部分的首部交換,使得序列的前面為有序。  
image      2、時間複雜度。 
      最好情況下:交換0次,但是每次都要找到最小的元素,因此大約必須遍歷N*N次,因此為O(N*N)。減少了交換次數! 
      最壞情況下,平均情況下:O(N*N)

      3、穩定性 
      由於每次都是選取未排序序列A中的最小元素x與A中的第一個元素交換,因此跨距離了,很可能破壞了元素間的相對位置,因此選擇排序是不穩定的!

      4、程式碼(c版)blog.csdn.com/whuslei 
          
image

六、堆排序

     1、思想:利用完全二叉樹中雙親節點和孩子節點之間的內在關係,在當前無序區中選擇關鍵字最大(或者最小)的記錄。也就是說,以最小堆為例,根節點為最小元素,較大的節點偏向於分佈在堆底附近。 
image      2、演算法複雜度 
         最壞情況下,接近於最差情況下:O(N*logN),因此它是一種效果不錯的排序演算法。

      3、穩定性 
         堆排序需要不斷地調整堆,因此它是一種不穩定的排序!

      4、程式碼(c版,看程式碼後更容易理解!)      
          
image

七、歸併排序

      1、思想:多次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有序表合併成一個新的有序表。 
image       2、演算法時間複雜度 
          最好的情況下:一趟歸併需要n次,總共需要logN次,因此為O(N*logN) 
          最壞的情況下,接近於平均情況下,為O(N*logN) 
          說明:對長度為n的檔案,需進行logN 趟二路歸併,每趟歸併的時間為O(n),故其時間複雜度無論是在最好情況下還是在最壞情況下均是O(nlgn)。

      3、穩定性 
         歸併排序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種穩定的排序演算法。歸併過程中是不會改變元素的相對位置的。 
      4、缺點是,它需要O(n)的額外空間。但是很適合於多連結串列排序。 
      5、程式碼(略)blog.csdn.com/whuslei

八、基數排序

      1、思想:它是一種非比較排序。它是根據位的高低進行排序的,也就是先按個位排序,然後依據十位排序……以此類推。示例如下: 
image
image        2、演算法的時間複雜度 
       分配需要O(n),收集為O(r),其中r為分配後連結串列的個數,以r=10為例,則有0~9這樣10個連結串列來將原來的序列分類。而d,也就是位數(如最大的數是1234,位數是4,則d=4),即"分配-收集"的趟數。因此時間複雜度為O(d*(n+r))。

       3、穩定性 
          基數排序過程中不改變元素的相對位置,因此是穩定的!

       4、適用情況:如果有一個序列,知道數的範圍(比如1~1000),用快速排序或者堆排序,需要O(N*logN),但是如果採用基數排序,則可以達到O(4*(n+10))=O(n)的時間複雜度。算是這種情況下排序最快的!!

       5、程式碼(略)

     總結: 每種演算法都要它適用的條件,本文也僅僅是回顧了下基礎。如有不懂的地方請參考課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