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產品資料管理(PDM)最新功能了

13511613211發表於2019-03-06

一、產品資料管理 (PDM) 概述

( )PDM 的產生及其含義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無論是以實物為產品的製造工廠,還是設計圖紙為產品的各類設計院,他們每天每 為社會創造財富,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市場要求企業以更短的時間提供更好質量、更低成本的產品。能否滿足這種要求已經成為現代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企業為了在產品的上市時間、成本和質量等方面戰勝競爭對手,必須在產品的開發和設計過程,即製造過程的上游部門挖掘潛力,因為產品的開發和設計過程決定了產品總成本的 70 - 80 %,而且對產品的上市時間和產品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

 

與此同時,隨著計算機技術和 Cax 應用程式的廣泛應用,在製造企業中,各個部門都在用不同的 Cax 系統產生著產品資訊。這些由不同系統產生的產品資訊之間缺乏很好的互換性,形成了一個個“資訊孤島”,無法高效利用它們。另外在資訊查詢方面,有用的資訊淹沒在資訊海洋之中,難以搜尋。

 

統計數字表明,設計工程師用 70 %的時間整理、查詢舊資料,用於設計的時間只有 30 %,如果能夠壓縮整理搜尋的時間就能夠提高工程設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其他還有許多有關管理產品資料的問題,如確保使用設計資料的最新版本、跟蹤設計所屬的專案等等,如果對這些問題處理不當也會對工作效率產生負面效應,甚至造成重大損失。產品資料管理 (PDM) 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主要手段之一,它還可以充分合理地解決企業人力資源和資訊資源存在的各種問題。

 

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 的中文名稱為產品資料管理,是幫助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其它人員管理產品與開發步驟的一種軟體系統,其基本原理是,在邏輯上將各種 Cax 資訊化孤島整合起來,利用計算機系統控制產品的整個開發設計過程,透過逐步建立虛擬的產品模型,最終形成完整的產品描述、生產過程描述以及生產過程控制資料。

 

( )PDM 的發展

早期的 PDM 產品誕生於 20 世紀 80 年代初。在中國, PDM 20 世紀 90 年代興起的一項新技術,因其有效地實現了企業資訊整合和過程整合,在國內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隨著企業需求的擴大, PDM 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已相當普遍,現在全球範圍的商品化 PDM 軟體不下百餘種。從現有的產品來看, PDM 的發展經歷了從面向檔案 (Document) 逐步發展到面向資料 (Data) 、面向開發過程 (Development) 和麵向決策支援 (Decision) 等不同層次的發展階段。

 

二、 PDM 的主要功能

P DM 系統覆蓋產品生產週期內的全部資訊,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宏觀管理和控制所有與產品相關的資訊的機制。與產品相關的資訊包括任何屬於產品的資訊,如 CAD CAM 檔案、物料清單 (BOM) 、產品配置、技術檔案、產品定單、電子表格和供應商清單等等。與產品有關的過程包括加工工序、加工程式、相關標準、工作流程和機構關係等處理程式。目前,全球範圍商品化的 PDM 軟體不下百餘種,這些產品雖然各有差別,但其主要功能差別不大,主要有:

 

( ) 電子資料庫和文件管理

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需要使用許多不同的計算機系統和不同的計算機軟體來產生產品整個生命週期內所需的各種資料,而這些計算機系統和軟體還有可能建立在不同的網路體系上。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確保這些資料是最新的和正確的,並且使這些資料能在整個企業的範圍內得到充分的共享,同時還要保證資料免遭有意或無意的破壞,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PDM 的電子資料庫和文件管理提供了對分散式異構資料的儲存、檢索和管理功能。在 PDM 中,使用者在對資料進行訪問時,無須關心電子資料存放的具體位置,以及自己得到的是最新版本,這些工作都由 PDM 系統來完成。電子資料庫的安全機制使管理員可以定義不同的角色並賦予這些角色不同的資料訪問許可權和範圍,透過給使用者分配相應的角色使資料只能被已授權的使用者獲取或修改。同時,在 PDM 中,電子資料的釋出和變更必須經過事先定義的審批流程後才能生效,這樣就使使用者得到的總是經過審批的正確資訊。

 

( ) 產品結構與配置管理

產品結構與配置管理是 PDM 的核心功能之一,利用此功能可以實現對產品結構與配置資訊和物料清單的管理。使用者可以利用 PDM 提供的圖形化介面來對產品結構檢視和編輯。在 PDM 系統中,零部件按照他們之間的裝配關係被組織起來,使用者可以將各種產品定義資料與零部件關聯起來,最終形成對產品結構的完整描述,傳統的 BOM 也可以利用 PDM 自動生成。

 

PDM 系統透過有效性和配置規則來對系列化產品進行管理。有效性分為兩種:結構有效性和版本有效性。結構有效性影響的是零部件在某個具體的裝配關係中的數量,而版本有效性影響的是對零部件版本的選擇。有效性控制有兩種形式:時間有效性和序列有效性。產品配置規則也分為兩種:結構配置規則和可替換配置規則。

 

在企業,同一產品的產品結構形式在不同的部門 ( 設計部門、工藝部門、生產計劃部門 ) 並不相同,因此, PDM 系統還提供了按產品檢視來組織產品結構的功能。透過建立相應的產品檢視,企業的不同部門可以按其需要的形式來對產品結構進行組織。而當產品結構發生更改時,可以透過網路化的產品結構檢視來分析和控制更改對整個企業的影響。

 

( ) 工作流程管理

PDM 系統根據企業制定的管理規則,對產生、修改和使用產品資料的過程進行協調和控制,這就是工作流程管理。 PDM 的生命週期管理模組管理著產品資料的動態定義過程,其中包括宏觀過程 ( 產品生命週期 ) 和各種微觀過程 ( 如圖樣的審批流程 ) 。對產品生命週期的管理包括保留和跟蹤產品從概念設計、產品開發、生產製造直到停止生產的整個過程中的所有歷史記錄,以及定義產品從一個狀態轉換到另一個狀態時必須經過的處理步驟。

 

利用 PDM 的工作流程管理功能,可以把企業的管理模式定義到工作流程之中,使產品資料透過流程產生、傳送和修改,從而對企業的運作方式、工作順序等進行全面性的控管。流程控制的結果是減少資料傳送和處理的時間,改善各個工作步驟之間的銜接,使企業中的每一位員工按照事先定義好的企業模板去做資訊的處理工作,使企業的管理者能夠對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因而提高企業運作的效率。

 

( ) 專案管理

專案管理是建立在工作流程管理基礎之上的一種管理。專案管理的任務有下列幾個方面:根據專案任務制定專案計劃,配置資源,安排時間,組織人員,分解並分配任務以及進行專案費用成本核算等;在專案的實施過程中對其計劃、組織、資源及相關資料進行管理與排程,對專案執行過程和狀態進行監控,完成計劃的反饋。

 

對專案進行管理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任務,其涉及到整個企業的管理資訊。到目前為止,專案管理在 PDM 系統中正在不斷完善,許多 PDM 系統的專案管理功能還沒有達到管理整個企業所有專案的水平,只能提供工作流程活動的狀態資訊。

 

( ) 分類及檢索功能

PDM 系統需要管理大量的資料,為了較好地建立、使用與維護這些資料, PDM 系統提供了快速方便的分類技術。它與面嚮物件的技術相結合,將具有相似特性的資料與過程分為一類,並賦予一定的屬性和方法,使使用者能夠在分散式環境中高效地查詢文件、資料、零件、標準件等物件。分類功能是實現快速查詢的支援技術之一。常用的分類技術有:使用智慧化的零件序號、成組技術、搜尋,檢索技術、零件建庫技術。

 

分類管理是將全廠生產的所有零件按其設計和工藝上的相似性進行分類,形成零件族。每一零件族中諸零件具有相似的設計和製造特性,為提高單件、小批次生產的經濟效益開闢了新的途徑。

 

零件的編碼由一串字元組成,每個字元代表一個碼位。字元的長度通常是十幾位,多的可達 40 ~ 50 位。每一碼位代表特定的結構和工藝特徵類別,如總體形狀、尺寸、材料、精度等。碼位可以取數字 ~ 9 ,代表每一類特徵中的具體特徵內容,如形狀中的迴旋體、非迴轉體、尺寸中不同的尺寸範圍等。

 

從原則上講,編碼相同的零件在結構和工藝上十分相似,可組成一個零件族。但這樣做會造成零件族很多,而每個族內零件總數不多,因此,達不到擴大批次、提高效率的目的。為此,應適當放寬相似性程度。若用人工來進行編碼分類工作,既繁瑣又易出錯,故適宜用計算機輔助進行, PDM 提供了這一功能。合理制定各零件族的相似性標準是分類編碼取得滿意結果的關鍵。相似性標準與分類的目的和要求密切相關,其基本內容包括設計與製造兩方面。

 

三、 PDM 技術實施的策略

PDM 技術的核心是一套科學的管理方法,而不僅僅是將來手工操作簡單地轉變成計算機程式。因此,實施 PDM 系統的過程必然也是企業工程部門管理進行最佳化的過程。實施 PDM 系統,首先必然是進行工程部門管理過程的最佳化,然後是用 PDM 系統來保障這種最佳化方案能夠得以實現,最後是透過各種層次的培訓、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建立起 PDM 環境下最佳化工程管理過程。由此可以得出 PDM 成功的基本條件:

 

( ) 明確 PDM 系統的目標

企業中對工程部門的要求通常是縮短產品開發週期 (T) 、提高質量 (Q) 、降低成本 (C) 、完善服務 (S) PDM 技術的四個層次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企業在 T Q C S 方面的要求。由於企業間情況千差萬別,實施 PDM 的具體目標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在確定實施 PDM 的具體目標時,應考慮到 PDM 的管理範圍是工作組、部門、企業,還是跨國聯盟, PDM 的應用範圍是文件管理、設計與製造的管理,還是產品開發全生產週期的管理。

 

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分階段實施 PDM ,每個階段實現若干個具體目標。在 PDM 系統實施前,必須根據企業的現狀和今後的發展目標,透過周密的分析論證,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這個目標也是檢驗 PDM 是否成功的依據。

 

( ) 選擇合適的 PDM 系統

選擇 PDM 產品應當是建立在對企業的需求分析和企業實施目標的基礎上。在選擇 PDM 產品之前,企業應當已經做了需求分析調查,並且確定了企業實施 PDM 的目標。據此,企業可以從軟體功能、整合能力、系統的開放性、對二次開發的支援、軟體的效能價格比等方面考查被選 PDM 產品是否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使企業達到預期的目標。在選擇 PDM 產品的同時,還要選擇良好的服務商。如果 PDM 服務商同時又是 PDM 系統的開發商,由於他們瞭解 PDM 系統的核心,在解決實施 PDM 時出現的程式問題時,可能會更深入、徹底一些。

 

國際上權威的 PDM 諮詢顧問公司 CIMdata 指出:“實施方法論和實施工具是成功的關鍵。實施技巧和實施能力是 PDM 成敗的關鍵因素,其中包括工程經驗、 PDM 經驗、計算機經驗、工程控制經驗、專案管理經驗等,缺少全面規劃將會降低成功率。”由此可見,正確地選擇合適的實施隊伍是保證 PDM 成功的重要手段。

 

( ) 按照正確的方法實施

國外許多 PDM 使用者基本上是隨 CAD 技術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在採用文件管理型 PDM 時,在他們的資料庫裡逐步裝下大量的電子資料。當需要管理產品整個生命週期內的全部資料時,他們就選擇面向資料管理的 PDM 系統。同樣,當他們有更高的需求時就會轉向更高一級的 PDM 系統。從採用最基本的 PDM 系統開始,他們的管理水平大部分已經實現精細的程式化的管理模式。因此,他們沿著四個不同的層次,一步一步走過來是順理成章的事。當然,國外 PDM 使用者,在走每一步時,都要面臨保護原有的大量資源問題。

 

國內的情況則大不相同。 CAD 技術在 90 年代才開始普及使用,電子資料主要分散在合作由專案經理來組織協調。每一個新的專案都會應用到大量需要採購的新材料和元件,當然所謂新的物料,包括企業以往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新領域以及和以往的舊物料相類似僅僅是規格上有差異的兩種情況。

 

在組織架構圖上,供應商經理實際上負責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開發新的供應商和處理與供應商關係,他們花費大量精力來保證這種關係是長期的有效的,並能符合企業戰略發展的需求。他們的工作從繁重的專案實施和 常採購當中脫離出來。從而從人員配置以及組織架構上保證企業的供應商策略是可行的。

 

供應商經理往往需要領導跨職能的小組進行工作,因為戰略聯盟和夥伴關係的範圍是組織性的而不是職能性的。有些公司也將這樣的職位稱為戰略採購經理,從某個側面也反映了公司對其的期望以及要求。

 

戰略採購和策略採購分開是一種趨勢,但根據企業不同的供應商關係戰略,企業的組織結構將各不相同。組織的設計必須是以真實反映以及保證企業的戰略實施為基礎的。而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側面認識到,組織的多樣性以及複雜性,是和供應商關係戰略的多樣以及靈活性所相匹配的。可以肯定的是,那些不願透過作出組織變化,從而將供應商關係管理定位在公司最具戰略性位置的公司,很難獲得成功。 英泰網站: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32639/viewspace-263766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