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使用者體驗》

weixin_33866037發表於2017-01-12

       最近看了一本書《破繭成蝶,使用者體驗設計師的成長之路》,有些東西讀起來還是很受啟發。比如原先我會覺得頁面元素豐富多彩,各種精湛的特效會讓使用者愛不釋手;比如查詢條件線框的擺佈,我覺得按鈕居中好些;再比如我推薦給使用者好多附加功能等。看完之後發現原來這些往往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命題:

使用者是首位。

      使用者體驗來源於糟糕的設計。設計的不好,體驗就越差。作者強調一點,設計不等於藝術。就好比武則天的無字碑。是藝術,一件讓人沉思、各種大道橫行的歷史文物。但是它對於我們看眾有沒有切實的作用呢。一片空白。對比藝術的感性,設計是相對理性的,是為了解決使用者的具體問題。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如何去挖掘使用者的真正需求。正如大師在staff meeting也提到了馬與汽車的故事。人的思考和決策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說出來的一般只是表面的想法。甚至是一些反對內心的話。比如在一家餐廳吃飯,飯菜的口味確實不好,但是遇到參訪時,人們往往會說環境不錯,飯菜還行。面對鏡頭首先想到的是自身的形象問題,並將自己處在一個我是一個公平公正的人,我在做客觀的評價,我沒有惡意的中傷,這樣我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的環境裡。但是,你下次不會再來了。誠如文章所言,對個體要求挺高,特別是我這種別人說什麼我都信的人,往哪兒一站,別人都主動過來給我推薦產品,(我就是典型的目標客戶啊)情商更需要提高了。當然會分析出深層次的意思,也需要了解你的目標受眾。你的應用是給哪類人群的,哪類人會對你的app更感興趣。記得騰訊也專門出過一本書研究盲人這類群體的使用者體驗。他講盲人習慣使用的qq功能,以及介面元素等有針對性的強化。它講述一點,我覺得是他成功的基石:假設我失眠了,我最需要的是什麼。

      的確,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更容易獲得使用者的實際場景,藉此可以很好的揣摩出使用者的心理變化。為什麼警察會要求保留案發現場,除了一些蛛絲馬跡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還原殺手的心理,通過情景模擬,來排除一些看似不可能的情況。

      因此,我們不要盲目的順著使用者的要求走,三步分析法:why,what,How。或許就掌握了先機。


4006834-f575f8a39f1878d7.jpg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然看這本書完全是出於好奇心,想看看設計是怎麼進行思考的。或許以後我看世界的感知不一樣了呢!下一篇《巨嬰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