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賦能:數字化轉型的最佳實踐
導讀
人人都能看到,數字化經濟已成大勢所趨,但如何把握住這股洪流,成為了現階段企業家們極為棘手的問題。具體而言:
企業如何擁抱數字化?
數字化對企業轉型,有什麼作用?
企業家如何運用數字化,更好地管理?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重新回到問題本身:企業是什麼?數字化又是什麼?如何處理好企業和技術的關係?
今天,再邀讀者朋友一同翻開袁國寶先生《數字經濟:新基建浪潮下的經濟增長新引擎》第十四章,讓我們一同領略數字經濟賦能企業轉型與管理過程中,那些真正的智慧。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框架
組織或企業的一切活動可以概括為三個環節,分別是生產、經營、管理。生產即生產產品,創造價值;經營即溝通客戶,面向市場開展運營;管理即面向企業內部,規範員工行為,合理配置資源,保證生產體系正常運轉等,如圖14-1所示。
圖14-1 企業一切活動的三個環節
從本質上看,企業管理就是要在效率與風險之間謀求發展,一方面要最佳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使用效率,提升員工工作效率,藉此提升企業的整體運作效率,謀求更大效益;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風險,透過不同的風險回報組合(高風險、高回報、高損失;中風險、中回報、中損失;低風險、低迴報、低損失)將損失降至最低。在這個過程中,最核心的舉措就是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做好內通外聯。
對於大部分傳統企業來說,企業管理的痛點在於資訊“斷點”。由於一些企業實行科層制組織模式,資源被縱向控制,浪費現象嚴重,不能有效利用;指標橫向擔責導致各部門和分公司之間無法順暢地傳遞資訊,這些是大型企業集團的通病。
除了橫向縱向以外,科層制組織模式還在企業內外形成“斷點”。根據傳統管理學的相關理論,以單體組織為基礎,資源和資訊無法實現共享。因此,現代企業急需採用跨組織管理形式,保證資源和資訊共享,實現組織高效協同。
受網際網路環境下消費行為、社交網路、理財觀念等方面的影響,企業的行為方式正在發生改變。一些先進技術可以從三個方面推動傳統企業成功轉型,具體是指:在洞悉力上,資料智慧可以為企業平添助力;在自主性上,網路協調可以為企業平添助力;萬物互聯可以幫助企業打通業務和技術壁壘。
綜上所述,資訊“斷點”是大部分傳統企業都存在的嚴重問題,加劇了企業資訊的不對稱現象。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定要發揮好企業管理的核心功能,在新技術、新管理和新模式的推動下實現數字化轉型。
一、數字化轉型的概念
數字化轉型,即用資訊科技對企業的IT架構與業務架構進行重構。企業IT架構由資料、技術、應用組成,業務架構由組織、流程、規則組成,其中包括交易模式、管理模式和生產方式等。
二、數字化轉型的推動力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有三大推動力:一是去中介化,主要作用在於提高B端到C端的效率;二是去中心化,舉例來說,過去看電影需要在固定時間到固定位置(如學校操場等)去看,但現在網路技術發達,每人都有手機或電腦,可以隨時隨地觀看自己喜歡的電影,這就是去中心化;三是去物質化。以上三個推動力有利於促進消費效率提升,實現數字化轉型,如圖14-2所示。
圖14-2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三大推動力
三、數字化轉型的物件
數字化轉型的物件包括業務物件、業務流程和業務規則。以會計為例,會計處理的物件是發票,企業將發票錄入、初核、複核等規則數字化後,整個過程可以變得更加智慧,使會計工作效率得以切實提升,未來甚至有可能邁入沒有會計的時代。
數字化轉型是數字型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數字化轉型的概念、推動力以及轉型物件,這三部分構成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基於這個框架不難得出結論:內通外聯是數字化轉型成功的秘訣。
網際網路有很多特點,但最主要的特點是連線,橫線與縱向連線、線上與線下連線、內部與外部連線。數字化轉型需要企業將管理、經營等行為由線下轉到線上,再將相同的管理活動進行合併連通,由系統替代經營和管理。這樣一來,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的管理將變得簡單、高效、智慧。
數字化企業背後的技術支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企業被迫終止線下活動,倉促轉型到線上。由於沒有提前做好準備,這些企業無法像網際網路企業一樣靈活使用各種資源,精準定位並觸及目標客戶,導致銷售過程跟蹤預測效果不佳。同時,這些企業缺少大資料支援,關鍵環節尚未完成數字化轉型,企業安全無法得到有效保證,一旦受到攻擊,只能被動防禦。在傳統的市場環境下,這些企業尚可以養尊處優,從容度日,但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企業在數字化方面的短板暴露無遺。
但從另一方面來講,疫情期間各種新需求的倒逼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更強勁的動力。因為,在疫情期間,企業對數字化工具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並由此形成了數字化的工作模式。此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僅會更加務實,而且還會繼續深化。借鑑疫情中成功的數字化轉型實踐,提升自身數字化免疫力和生存力,也是各個企業當下必須關注的重點。
在數字化時代,供應鏈是數字化生態系統的支柱。在這個系統中,為了保證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滿足客戶對靈活性、可視性和透明度的需求,,一組連線起來的、經過仔細協調的動態流程必須在每個級別上得到跟蹤.然而,在目前的數字化環境下,企業也面臨著種種嚴峻的挑戰和問題。例如無法實時承接客戶需求,訂單無法及時反饋;缺乏大資料和智慧演算法的支撐,預測出來的資訊不具備指導意義;市場競爭加劇;客戶行為無法準確預估;線上線下無法打通等。
對於企業來說,最佳的數字化轉型方式就是以強大的技術為支撐,在技術的驅動下完成供應鏈轉型,使整個供應鏈形成良性迴圈,主要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如圖14-3所示。
圖14-3 供應鏈數字化的七大表現
- 永遠線上:供應鏈資訊不僅能夠實現無縫共享,還可以實現全天運轉,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關於更快、更好、更便宜的需求。
- 大資料:資訊和洞察力正在成為下一代供應鏈的通貨,供應鏈將運用前瞻性的大資料分析來產生具有突破性的結果。
- 系統協同:人工智慧、大資料、自動化機器協同工作,將訊息在第一時間傳遞給員工,保證他們在“永遠線上”的供應鏈中無縫工作。同時,這些訊息會減少員工錯誤,提高效率,使員工價值得到更好地展現。
- 感測和傳送:為了更好地管理交貨日期,使相關連結同步,實時資訊會來自供應鏈中的各個部分的感測機器。
- 靈活、敏捷適用性:供應鏈能夠實現靈活、完美、高速運轉,以應對客戶多變的需求。
- 協作:協作供應鏈將採用高度協作、跨所有環節協作模式,消除競爭障礙,追求利益共享。
- 安全高效:供應鏈提供的工作場所既可以擺脫健康和安全問題,又高效、有效,不會被輕易取代。
數字化工具重塑企業管理流程
受疫情的影響,企業上雲用雲和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加快。目前,數字化技術正在重塑組織和流程,簡化相關環節,企業的商業、管理、運營、工作模式即將轉變,與此同時,企業加快線上佈局,實行零接觸或少接觸的工作模式,重視網路化協同和智慧製造,推進業務連續性管理。
從過去的“現場可見的公司辦公”到“非現場、零接觸的在家辦公、共享員工模式”,從使用多年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轉到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標與關鍵成果法),對人力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要線上上做好數字化營銷、電子商務、消費和服務,也要求企業務必加快構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數字化營銷和運營體系,培養具備數字化思維的人才,多方面接觸客戶,提高客戶體驗,透過線上服務提高顧客滿意度,做好使用者留存。
無論哪種型別的企業,最終都要回歸到商業的本質,即開源節流、控制風險、創造價值。在這一前提下,企業要加快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機器人等數字化技術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在改進作業成本方面進行創新,實施精細化管理,開展精準化、個性化的考核激勵,激發員工的創造性,最大限度地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構建企業數字化能力,不是企業內部某一方面的調整,而是整個組織架構、經營模式等多方面的整。要打造企業數字化核心能力,還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應用、大資料分析等。相對於傳統基礎設施來說,數字化基礎設施涵蓋了新的IT技術能力,如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透過平臺使這些能力供給形成泛在化。這種以智慧雲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Administration,管理資訊系統)為核心的數字化應用形成的流程化管理手段,能夠保障企業的數字化戰略有序地落地,實現規模化洞察,智慧決策和移動協同。
那麼,在疫情之後,企業應該如何應對種種不確定性以及動態發展的外部市場環境呢?在解決這個問題方面,加快向感知型、敏捷型組織轉型,夯實數字化基礎,提升數字化核心能力是最佳方案。
為了更好地賦能員工、提升客戶體驗、降低企業成本,疫情期間,大部分企業陸續加入“非接觸經濟”,數字化能力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雲端數字化工具,需求量瞬間爆發。
現階段,國內的雲端數字化工具可以分為三種型別,如圖14-4所示。
圖14-4 雲端數字化工具的三大型別
第一類:服務於員工的雲端需求工具,例如遠端協助辦公,線上檢視考勤和招聘人員等,主要以員工為中心,可以實時精準地掌握員工的健康狀況與工作狀態。透過這種以人為本的數字化應用,不僅可以對員工招聘、入職等一些常規業務進行線上重塑,而且可以滿足疫情下班車出行、員工餐預定等臨時業務的建立,讓員工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
以浪潮為例,藉助“雲+”協同工作平臺,疫情期間,員工既可以及時彙報個人情況,又可以利用其它功能推進日常工作。不僅如此,還藉助HCM Cloud智慧招聘雲,面向多個院校線上招聘,收到了近5萬份簡歷。
第二類是服務於客戶的雲端需求工具,例如數字化營銷、線上服務、電子商務等。以客戶為中心,線上線下結合轉變業務模式,開發新的業務流,提高使用者體驗,獲取新客戶,留住老客戶,增加收入。以亞光家紡為例,亞光家紡透過網際網路分析發現,今年醫療防護服的市場需求直線增長,於是將此作為公司新業務,培養了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
第三類是服務於企業運營的雲端需求工具,以企業運營為中心,透過數字化工具將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例如財務共享、電子採購、智慧製造等。在當前不穩定的市場環境下,保持高度增長的企業少之又少,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成為企業運營的重點。在這種情況下,成本管理就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硬功夫”。
根據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研究的資料,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企業將在半年內面臨資金運轉困難的問題,小部分企業會用降低成本的方式自救。但是,極限式降成本並非易事,尤其是製造類企業,應該將重點放到企業基礎管理方面,以價值為導向,利用好管理會計工具,增強資料、模型等方面的能力,促使生產和管理實現智慧化。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三種路徑
傳統管理模式只能實現線性增長,只有完成數字化轉型才能實現爆發式增長。在價值創造效率方面,企業將分為三種型別,如圖14-5所示。
- 價值放大者,透過自有平臺撬動大量社會資源,大幅創造價值;
- 價值整合者,推動社會資源流向最需要的地方,間接創造價值;
- 企業是價值提供者,直接使用資源創造價值。
圖14-5 基於數字化轉型的三種企業型別
事實上,企業想要實現數字化轉型,最主要的是要做到三點:重構思維模式、重構IT架構、重塑業務架構。
一、重構思維模式
重構思維模式需要改變企業範圍、組織範圍、流程範圍、IT範圍,從企業內部組織擴充套件到無邊界組織。對於企業範圍,從只關注企業內部轉變為關注企業生態;對於組織範圍,從N級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轉變為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對於流程範圍,從N級流程轉變為扁平化流程;對於IT範圍,從建立豎井式應用轉變為橫向擴充套件的平臺化應用。
二、重構IT架構
重建IT架構的好處在於可以推動企業從數字化走向智慧化。總體來說,企業IT架構演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電子化、資訊化、智慧化,如圖14-6所示。
圖14-6 企業IT架構演進的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是電子化階段,特點是事務驅動,將部門事務從線下轉到線上,意在解決員工效率問題,但僅僅這樣還不夠,實現企業數字化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例如系統建設無規劃、無序;按組織、業務線條隨意建設系統等。
- 第二階段是資訊化階段,特點是流程驅動,意在打破部門之間的障礙,爭取在企業內部實現業務全流程資訊化,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第一,集中化:分公司的應用系統集中到集團;第二,整合化:建立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務的結構)或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企業服務匯流排)體系打通系統之間的資料傳送;(3)按照專業劃分系統;(4)制定企業標準。
- 第三個階段是智慧化,特點是資料驅動,利用人工智慧、大資料等一些先進技術對企業組織、流程、規則進行重塑,透過資料推動企業經營和管理實現智慧化,創造新的商業模式、關注生態圈、實現企業平臺化。
三、重塑業務架構
重塑業務架構有利於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成為智慧企業。企業的任何組織活動都可以理解為對內生產和管理,對外交易。那麼具體來看,企業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呢?
從理論上講,企業對內生產和管理要實現智慧化,即實現智慧製造和智慧管理。智慧製造就是利用資訊科技和物聯網技術將生產和服務過程變得智慧化,這也符合《中國製造2025》提出的打造“製造強國”的要求。透過工業互聯的方式將原材料、生產裝置、資訊管理進行連線,並與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製造執行系統)、ERP整合實現定製化生產,推動傳統行業升級,提高產品質量,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
智慧管理是利用資訊科技實現企業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的規則化。因為在傳統模式下,企業面臨著許多問題,例如指標與資源不匹配,控制與風險無法平衡,效率和期望大打折扣等。但在網際網路模式下, “權、責、利”相互匹配,相互平衡,這些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還能夠激發企業活力。與此同時,用此模式為實現目標賦能,可以讓資源配置實現市場化。
另外,對外交易也要智慧化,即實現智慧交易。具體來說就是企業內部應用和裝置互聯,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業務互聯,跨供應鏈和跨行業的產業叢集生態互聯,透過三個互聯實現企業內通外聯,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總體來看,智慧企業需要三管齊下:
- 透過智慧製造保證產品升級,響應《中國製造2025》戰略,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最佳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面向市場,滿足客戶需求,全力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塑造力。
- 透過“網際網路+平臺”提升管理效率。響應“網際網路+”行動計劃,藉助“網際網路+”平臺打破資訊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專業化分工,提升勞動生產率,為供給側轉型升級提供源源不斷的助力。
透過“制度+規則+系統”打造智慧管理體系,促使管理手段實現制度化、規則化、系統化,打破傳統管理模式,多維度地提升管理水平,實現內部管理智慧化,實現“內通外聯”。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78950/viewspace-278061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深耕核心技術·賦能數字化轉型
- Adobe數字化轉型賦能“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創新發展!
- 如何運用數字化技術賦能六西格瑪?
- 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DGE
- 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NP
- 智慧數字化經營轉型賦能企業發展
- 數字孿生賦能智慧港口解決方案,助力港口數字化轉型
- 浙江省CIO峰會|資料安全+數字化轉型,美創特色實踐獲“年度數字化賦能服務商”
- 數字化轉型的思考與新實踐
- 容智數字員工賦能銀行行業數智化轉型行業
- Devops是數字化轉型在IT領域的一個最佳實踐dev
- DHL:數字孿生技術賦能物流業
- “區塊鏈”技術為賦能數字化金融能帶來了什麼?區塊鏈
- 投行數字化轉型方案,達觀智慧文件處理賦能數字投行
- 財務RPA,賦能企業財務實現財務數字化轉型
- 區塊鏈技術賦能數字收藏品區塊鏈
- 解密優酷智慧生產技術,看 AI 賦能內容數字化解密AI
- 企業數字化轉型藍皮報告:新IT賦能實體經濟低碳綠色轉型
- 銀彈谷:數字原生型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實踐
- 加速向金融行業滲透,摩杜雲賦能數字化轉型行業
- 亞馬遜雲科技賦能知行志成打造技術實力派 共推西南地區企業數字化轉型亞馬遜
- 如何採用雲原生技術加速數字化轉型
- 知識圖譜丨知識圖譜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 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報告(附下載)
- 凡泰小程式技術—可持續的數字化轉型
- “為場景找技術”: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大同之道
- 摩杜雲:數字化轉型道路上,離不開背後技術領先的賦能者
- 政企數智辦公巡展回顧 | 通訊賦能傳統行業數智化轉型的應用實踐行業
- React最佳實踐嘗試(一)技術選型React
- “新基建”方興未艾,資料探勘如何為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產業
- 華為引領ICT新技術,通往數字化轉型之路
- 摩杜雲推動中國數字經濟建設,“雲+資料”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 實景三維賦能城鎮數字化規劃
- 直面技術變革!數字化轉型中如何把握技術的自主掌控能力
- 再見數字化轉型:對數字化轉型的再思考
- 華夏基金:基金行業數字化轉型實踐成果分享行業
-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金融交易業務中臺實踐
- 強化數字化技術與業務融合打造化工集團公司數字化轉型提速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