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資料經典模型詳解——資料分析師必須掌握

傑華園發表於2021-03-16

一、漏斗模型

1898 年,一個美國人提出了漏斗模型 的概念,後來被總結為AIDA 模型,從吸引客戶的注意,到引起客戶的興趣,再到產生擁有的慾望,最後形成購買的行動,每個環節都會有客戶流失,越靠後的環節,客戶數量往往就越少,畫出來的圖形,就像一個漏斗。

以常見的銷售過程為例,我們可以把客戶細分為目標客戶、意向客戶和訂購客戶:

5大資料經典模型詳解——資料分析師必須掌握

從銷售漏斗圖的形狀,我們就能比較直觀地看到每個環節的轉化情況。透過橫向或縱向的對比,發現業務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然後進一步分析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銷售漏斗模型,是科學反映銷售效率的一個模型,本質上是對銷售過程的細化管理,可以幫助我們把流程標準化並沉澱下來。

二、RFM模型

美國有一個研究所從客戶資料庫中發現了 3 個神奇的要素:

  • R ecency 最近購買時間,離得越近,價值越大。
  • F requency 累計購買次數,次數越多,價值越大。
  • M onetary 累計購買金額,金額越高,價值越大。

將這3個要素分別按價值的高、低進行分組,從而得到 8 種不同型別的客戶,分別採取不同的營銷策略。

運用之前介紹過的矩陣分析模型,把 8 種型別按照 M 的高低分成兩個矩陣,一個矩陣是針對重要客戶的營銷策略:

  1. 重要價值客戶 :R高F高M高,可以提供個性化的VIP服務,提升品牌的價值。
  2. 重要發展客戶 :R高F低M高,可以制訂客戶忠誠度培養計劃,幫助他們成為重要價值客戶。
  3. 重要保持客戶 :R低F高M高,可以推送個性化的激勵活動,以重新建立連線,提高復購率。
  4. 重要挽留客戶 :R低F低M高,可以採取召回策略,調查問題之所在,想辦法進行挽留。
5大資料經典模型詳解——資料分析師必須掌握

另一個矩陣是針對一般客戶的營銷策略:

  1. 一般價值客戶 :R高F高M低,可以提供優惠活動,以吸引他們提高客單價。
  2. 一般發展客戶 :R高F低M低,可以提供試用活動,以提高客戶購買的興趣。
  3. 一般保持客戶 :R低F高M低,可以改變宣傳策略,以刺激客戶繼續購買。
  4. 一般挽留客戶 :R低F低M低,可以適當減少預算,以降低營銷的成本。
5大資料經典模型詳解——資料分析師必須掌握

3、夏普利值模型

美國著名數學家和經濟學家羅伊德·夏普利,提出了夏普利值的概念,讓利益分式變得更加科學合理。

夏普利值的目標,是構造一種綜合考慮各方利益的分案,讓所得與貢獻相等,從而保證分配的公平合理性。

假設有一個資料分析團隊,必須運用分析思維和分析工具才能正常完成工作,至少需要一位能運用分析思維的人,和一位熟能運用分析工具的人。

現在假設有三個人,為了方便理解,分別用 A、B、C 字母作為代號,其中 A 只能運用分析思維,B 只能運用分析工具,C 既能運用分析思維,又能運用分析工具。

如果公司為資料分析團隊分配了 12 萬元的獎金,只要能夠正常完成工作,那麼這個金額就等於團隊的總價值。其中任何兩個人來上班了,那麼第三個人就不是必須的,也就是說,最後一個加入團隊的價值為零。

我們考慮這三個人來上班的所有 6 種次序,並判斷每種情況下每個人是否增加價值,字母后面的 √ 代表增加價值,x 代表沒有增加價值。

  • A x B √ C x
  • A x C √ B x
  • B x A √ C x
  • B x C √ A x
  • C √ A x B x
  • C √ B x A x

A 只有第(3)種情況能增加價值,所以,A 的價值等於 12 萬元的 1/6,即 2 萬元。同理,B 只有第(1)種情況能增加價值,所以,B 的價值也等於 2 萬元。

在其他四種情況下,C 都能增加價值,所以,C 的價值等於 12 萬元的 4/6,即 8 萬元。在這個例子中,能同時運用分析思維和分析工具的 C,價值等於 (A + B) 的兩倍。

4、矩陣分析模型

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創始人布魯斯·亨德森,於 1970 年建立了一種矩陣分析模型,他選擇兩個重要的指標,分別作為二維座標的橫軸和縱軸,形成一個具有四個象限的矩陣,所以通常稱之為波士頓矩陣,也稱為四象限分析法。

波士頓矩陣通常用來分析產品結構,其中包括兩個重要的指標,分別是: 銷售增長率 市場佔有率 ,把產品分成 4 種類別,建議採取不同發展策略,從而實現產品結構的良性迴圈。

  • 明星類產品:加大投資
  • 問題類產品:選擇策略
  • 金牛類產品:保持現狀
  • 瘦狗類產品:逐步放棄
5大資料經典模型詳解——資料分析師必須掌握

應用矩陣分析模型的步驟:

(1)提煉兩個重要的指標;

(2)繪製四象限分析圖表;

(3)分析總結和提出建議。

5、福格行為模型

這個模型來源於史丹佛大學教授,主要用來分析使用者行為的產生原因和基礎心理,其核心就是行為公式:

行為 = 動機 x 能力 x 觸發

也就是說,行為的產生有三大要素:一是要有做這件事的動機,二是要有能力完成這個行為,三是要有讓人採取行動的觸發訊號,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

5大資料經典模型詳解——資料分析師必須掌握

做資料分析,要懂業務,而很多業務的核心是使用者,提升業務指標,往往就是要讓使用者做出某些行為。

舉一個例子,要想提升銷售額,本質上是要讓使用者產生購買產品的行為,利用福格行為模型,就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 動機 :使用者為什麼購買產品?Why

(2) 能力 :使用者如何方便地購買?How

(3) 觸發 :是什麼觸發使用者購買?What

使用者如果沒有購買產品,要麼是動機不足,要麼是能力欠缺,要麼是觸發不夠。

假如資料顯示,女性使用者的購買轉化率偏低,利用福格行為模型來分析:

(1) 動機 :什麼樣的產品對女性使用者更有吸引力?

(2) 能力 :什麼樣的價格能讓女性使用者覺得自己有能力購買?

(3) 觸發 :什麼樣的促銷和渠道讓女性使用者的轉化效果最好?

如果你能透過資料分析,洞察業務的本質,找到問題的主要原因,提出靠譜的建議方案,並且推動方案落地執行,那麼你就成功創造了價值。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1472864/viewspace-276306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