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猿在後IT時代的交流進化

盛夏光年lll發表於2016-04-12
每隻程式猿,都想改變世界--敲擊鍵盤,用程式碼造福全人類。

響應著《矽谷》那句亦真亦假的口號: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於是萬千只程式猿揭竿而起,蹲點在機器前,不辭辛苦,海枯石爛。

但和高尚的理想相對的是,猿猿惡劣的生存環境--壓力大、節奏快、任務繁重。早晨打卡進入車間,只要一坐下來,這一天就再也不動了。

所以平日裡社交活動少,是很正常的,被喊 nerd什麼的真的好討厭~

魚唇的人類啊,為什麼要黑猿猿?!

我們不是不社交,而是已經進化了好嗎?

極客範需求

雖然寫程式碼是個極其獨立的事,但無論你是在公司做專案,還是SOHO自由開發APP。

混跡在圈子裡,互相交流程式碼和最新資訊也是頂頂重要的。

不想出門,沒關係。肉身不動,宅在家中滾鍵盤,也同樣在社交。猿猿們透過螢幕,以另一種方式聚集在一起,共同維繫著不太一樣的次元。

標配一:
言必稱雲端計算的時代,只有著"雲"基因的,才更符合geek對社交工具的要求--當然得支援 MAC (OS X),這不用解釋。

標配二:
雙屏雙流才符合程式猿作日常作息,一臺開影片,一臺開桌面共享,像一臺大功率路由器,彰顯其超越常人的高密度資訊處理能力。

標配三:
在和同類們討論UI/UE時,在自己的iPad上演示,直接透過AirPlay,共享螢幕到自己正入會的PC/ MAC--夥伴們隨時討論,做出批註。

在這些"極客範"功能的支援下,猿猿們的腦洞才能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輕社交

最近"社群"的概念很火,動輒就會加入一個成百上千人的QQ群或微信群。然而若是沒有明確而執行力強的組織管理(像吳曉波的"班委會")社群很快就會淪為一個雜亂資訊的集散地,失去社群建立的初衷。

程式猿應保持足夠的專注力,去解決特定問題,而不是被沒有價值的資訊分散精力。

所以,"輕量化"的社群更適合猿猿。

1.閱後即焚--即社群在完成特定的議題後,自動解散。

社群的聚集被限時,分享的內容也是線性的,不可重來。在有限的時間內,成員在接受高密度資訊時,注意力也會高度集中。因此,社群的議題討論將更有效率。

2.會議控制--由主持人掌控議程

由特定目標而組織起的社群"會議",時間、內容、節奏、與會者的許可權,都透過"主持人"這個角色把控。

限制是為了更多的自由,透過規則的制定,使社群的組織管理有條不紊。

3.簡化社群聚集的過程

建群、加好友、搜尋、加群、驗證,這一系列步驟可以被簡化。

發起者只需"發起",參會者只需"加入",甚至無需註冊,只透過一串有時效的會議號碼,就聚攏一個社群。

"物件導向"的溝通

也多虧了網路,隔著面前的黑鏡,人可以擺脫真實的身份、地域的侷限,在虛擬的世界裡面重構一個社交關係。

這個世界中沒有面孔,有的只是被構建出來的"虛擬符號"。簡單得略去了很多現實社會的交往規則,貌似讓社交更"輕鬆"了。

然而這種"符號"沒什麼內涵,濾除了人類深層次的思維方式和情感--簡單、粗暴,不用動腦。

而"物件導向"的溝通,恰恰相反,想讓你以"真實面目"示人。

和"交流物件"以真實的面貌來溝通,直接透過聲音以外、神態、動作以及肢體語言來檢驗,溝通的效果。

這可以讓你全身心地投入交流,進行真誠而輕鬆的人際關係交往,而不是一邊聊天,一邊瀏覽網頁。(作者:suiling來源:CocoaChina)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098481/viewspace-207985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