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IPv6?與IPv4相比,IPv6具備哪些技術優點?

youbingke發表於2022-09-06

IPv6是網路層協議的第二代標準協議,它是IETF設計的一套規範,是IPv4的升級版本。

IPv4協議是目前廣泛部署的網際網路協議。在網際網路發展初期,IPv4以其協議簡單、易於實現、互操作性好的優勢而得到快速的發展。但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IPv4 的不足也日益凸顯,例如地址空間不足、處理報文頭及報文選項的複雜度高、地址維護工作量大、路由聚合效率低、對安全/QoS/移動性等問題缺乏有效的解決方案等。

IPv6的出現有針對性地解決了IPv4 的一些問題。在地址空間方面,IPv4地址採用32bit標識,理論上能夠提供的地址數量約為43億個。另外,IPv4 地址的分配也很不均衡,美國擁有的IPv4地址佔全球地址空間的一半左右,歐洲則相對匱乏,亞太地區則更加匱乏。

與此同時,移動IP和寬頻技術的發展需要更多的IP地址。目前IPv4地址已經消耗殆盡。針對IPv4地址短缺的問題,也曾先後出現過幾種解決方案。比較有代表性的是CIDR和NAT。但是CIDR和NAT都有各自的缺點和不能解決的問題,由此推動了IPv6的發展。IPv6地址採用128 bit標識。128 bit的地址空間使IPv6理論上可以擁有約(43億x43億x43億x43億)個地址。近乎無限的地址空間是IPv6最大的優勢。

在報文處理方面,IPv4 報文頭包含Options(可選欄位),內容涉及Security、Timestamp和Record Route等,這些Options可以將IPv4報文頭長度從20 Byte擴充到60Byte。轉發攜帶這些Options的IPv4報文往往需要中間路由轉發裝置透過軟體處理,會產生很大的效能開銷,因此實際中也很少使用。

IPv6和IPv4相比,報文頭去除了Internet Header Length、Identifier、Flag、Fragment Offset、Header Checksum、Options 和Padding欄位,只增加了流標籤欄位,因此IPv6相比IPv4極大地簡化了對報文頭的處理,提高了處理效率。另外,IPv6為了更好支援處理各種選項,提出了擴充套件報文頭的概念,新增選項時不必修改IPv6報文頭的結構,理論上可以擴充套件出無限多種選項,體現了優異的可擴充套件性。

在地址維護方面,由於IPv4地址只有32 bit, 並且地址分配不均衡,導致在網路擴容或重新部署時,經常需要重新分配IP地址,因此需要一種能夠對IP地址進行自動配置和重新編址的機制,以減少維護工作量。目前IPv4的自動配置和重新編址機制主要依靠DHCP。IPv6協議內建了透過地址自動配置方式使主機自動發現網路並獲取IPv6地址的機制,大大提高了內部網路的可管理性。

在路由聚合方面,由於IPv4發展初期的地址分配規劃問題,造成許多已分配的IPv4地址不連續,不能有效聚合路由。日益龐大的路由表耗用大量記憶體,對裝置容量和轉發效率產生影響,這一問題促使裝置製造商不斷升級其產品,以提高路由定址和轉發效能。IPv6 巨大的地址空間使得IPv6可以方便地進行層次化網路部署。層次化的網路結構使路由聚合更為容易,提高了路由轉發的效率。

在端到端安全方面,在制定IPv4協議時,缺乏針對安全性的系統設計,因此固有的框架結構並不能支援端到端的安全。IPv6中,網路層支援IPsec的認證和加密,支援端到端的安全。

在保障QoS方面,隨著網路會議、網路電話、網路電視的迅速普及與使用,客戶要求有更好的QoS來保障音影片業務實時轉發,但IPv4並沒有專門的手段保障QoS。IPv6新增了流標記欄位,可以用於保障QoS。

在對移動性的支援方面,移動IPv4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三角路由、源地址過濾等。IPv6協議規定其必須支援移動性。與移動IPv4相比,移動IPv6使用鄰居發現功能可直接發現外部網路並得到轉交地址,而不必使用外部代理。同時,利用路由擴充套件報文頭和目的選項擴充套件報文頭,移動節點和對等節點之間可以直接通訊,解決了移動IPv4三角路由、源地址過濾問題,使得行動通訊處理效率更高,且對應用層透明。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96004/viewspace-291362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