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TRIZ理論是基於本體論、認識論和自然辯證法產生的?

精益六西格瑪發表於2022-11-04

為什麼說TRIZ理論是基於本體論、認識論和自然辯證法產生的?

第一,TRIZ理論來自於實踐,總結的是發明實踐經驗,遵循的是從物質到意識的認識路線,始終把發明實踐放在第一位。可以說,沒有實踐總結,也就不會有TRIZ理論。

第二,TRIZ理論弘揚了自然辯證法中有關科學思維的理念。自然辯證法認為,科學思維作為科學技術研究這一特殊實踐領域中的思維活動,它具有著與人們日常思維和哲學思維所不具有的特質:一是綜合性;二是創造性。應當說,科學思維是一種極富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它要求科學活動的主體應以確定、明晰、符合邏輯的方式反映客觀事物,即透過對概念、命題在思維中的組合,邏輯性地推匯出新的科學認識。同時,科學思維也允許科技活動主體在研究材料尚不完備或邏輯思維中斷時,透過想象或者聯想、靈感、直覺等非邏輯的躍遷而獲得新的認識。阿奇舒勒先後研究出了5種突破思維慣性的有效方法,即九屏圖、最終理想解、金魚法、STC運算元和小人法等,這是他依據自然辯證法中科學思維理念對人類發明創新活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第三,TRIZ理論體現了自然辯證法中系統科學的思想。所謂系統科學,是一種根據系統概念、系統的性質和關係,把現有的發現組織起來的模型。可以說,系統科學方法是人們認識、調控、改造、創造複雜系統的有效手段,為人們提供了新的思想模式。學習過TRIZ理論的人們都知道,TRIZ理論是以技術系統為研究物件,從技術系統的整體和組成以及它的各個要素之間的關係出發去深入細緻地研究系統的存在方式和運動規律,透過全面研究系統與要素、結構與功能、系統與環境之間的內在關係,從而對技術系統有了一個整體的宏觀把握和全面的認識。另外,TRIZ理論的組成包括五個部分:即基本原理、求解工具、解題流程、分析工具和突破思維慣性的方法,形成了科學合理、虛實結合、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的完整體系,充分體現了系統科學的基本思想。

第四,TRIZ理論是解決技術目的和技術手段之間矛盾的系統方法學。自然辯證法認為,技術存在於社會實踐中,又有其相對獨立性,技術的發展是其內部固有矛盾所推動的。而TRIZ理論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認為技術系統是在產生和解決矛盾中不斷進化的。技術發展的內部門矛盾主要包括:技術目的和技術手段的矛盾、技術實踐與技術規範的矛盾、技術結構與技術功能的矛盾等。應當看到,技術目的和技術手段之間的矛盾是技術發展的基本矛盾。

TRIZ理論透過設立最終理想解以及各種工具的實際運用,在實踐中比較好地解決了技術目的與技術手段之間的矛盾。TRIZ理論認為,技術系統發展的理想狀態是用最少的資源來實現最大數目的功能。這與自然辯證法提出的技術目的就是人們要運用技術手段作用於客觀自然界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一致的。技術目的設定以後,必須要在技術實踐活動中創造和運用能夠實現技術目的的技術手段,包括各種工具和具體活動方式。在這方面TRIZ理論為人類做出了突出貢獻,阿奇舒勒和他的團隊透過50多年的研究先後提出了系列TRIZ工具,如矛盾矩陣、76個標準解、ARIZ、物-場模型分析、40個創新原理、39個工程引數、知識庫、科學效應庫等,這些工具不僅為人們實現技術目的提供了有力的方法支撐,同時也為創新理論軟體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93238/viewspace-292181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