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網正逐漸成熟,對於5G的傳輸有哪些解決方案?

qyt123發表於2020-11-05

1 引言
目前5G技術發展非常迅速,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已經著手5G佈局,2017年6月25日,在廣州大學城,中國移動首個5G基站正式開通,這也標誌著5G網路應用逐漸開啟。在5G正式部署之前,如何實現5G網路高標準的承載需求,同時結合現有網路架構,最大程度地節省建設投資,已經成為整個光通訊行業關注的重心和研究熱點,因此,本文接下來將提出多種傳輸承載方案,並對各種傳輸方案的優缺點及其適用範圍進行探討。
2 5G對承載網路的需求及挑戰
“5G”即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ITU已將5G標準正式命名為IMT-2020,是目前正在推進的“4G”的延伸,但業界普遍認為5G與4G截然不同,5G不僅是一次技術的更新,更是一個全新技術,是真正實現泛在、智慧、融合、高速、綠色的強大通訊網路,是無線接入技術的演進和革命。
5G使萬物互聯成為可能,提供人與人、人與物以及物與物之間高速、安全、自由的連線,也將驅動更多新的業務場景,典型的應用場景包括廣覆蓋、高接入密度、高接入速率、突發流量和低時延等,這些應用將帶領我們進入人工智慧時代。
(1)連續廣域覆蓋:以保證使用者移動性和業務連續性為目標,為使用者提供無縫高速業務體驗,如無人駕駛;
(2)熱點高容量:主要面向區域性熱點區域,可以為使用者提供1 Gbps使用者體驗速率,數十Gbps峰值速率,滿足網路極高的流量密度需求;單位面積吞吐量顯著提升,熱點區域數十Tbps/km2的流量密度需求,如虛擬辦公;
(3)低功耗大連線:以感測和資料採集為目標的應用場景,具有小資料包、低功耗、海量連線等特點,要求網路具備超千億連線的支援能力,滿足100萬/km2連線數密度指標要求,還要保證終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如物聯網、智慧城市;
(4)低時延高可靠:對時延和可靠性具有極高的指標要求,需要為使用者提供毫秒級的端到端時延和接近100%的業務可靠性保證,如車聯網。
針對5G的主要應用場景,總結承載網路主要面臨以下需求及挑戰如表1所示:
表1 IMT-2020釋出的5G主要場景與關鍵效能挑戰
5G網正逐漸成熟,對於5G的傳輸有哪些解決方案?
廣覆蓋、高容量將要求5G的基站更加小型化,便於安裝於各種場景,同時具備更強大的功能;低功耗要求5G網路綠色低碳節能,比如續航能力是4G網路的100倍,終端可用5到10年;而低時延、高可靠、大頻寬等網路需求,需要5G網路架構將進一步扁平化,它將是功能強大的基站疊加一個大伺服器叢集。
5G的業務需求及網路架構的變化將對網路功能提出新的要求,直接影響承載網路的的技術指標,如頻寬、時延、時鐘精度和可靠性等,因此研究如何在滿足5G技術指標的前提下,進行5G時代光傳送網的技術演進尤為重要,這將是5G是否能推廣應用的關鍵前提。
3 5G傳輸方案探討
本節將重點討論5G建設初期傳輸網路技術選擇和組網方案的選擇。
3.1 方案一:端到端分組增強型OTN組網方案
如圖1所示,5G傳輸接入層採用100 G波分組網,匯聚層採用T級別波分的組網方式。
5G網正逐漸成熟,對於5G的傳輸有哪些解決方案?
圖1 波分組網5G承載方案
(1)組網方案
1)前傳方案:基站透過裸纖與DU(Distribute Unit,分佈單元)連線,滿足未來移動使用者大頻寬、低時延、高可靠資訊傳送需求。
基站流量預測:5G基站頻寬均值將超過1 G,峰值或超10 G;對S111站型,CIR/PIR將達到4 G/16 G。
2)中傳方案:DU匯聚基站後接入物理網光交配線端子;物理網光交匯聚DU上行光纜後,DU透過物理網光交成環,物理網光交再透過主幹光纜或波分裝置上傳至局端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單元)。
接入層流量預測:按每接入環6個站,一個站達到峰值頻寬計算,接入環頻寬將達到40 G,考慮到5G基站的密集程度,100 G組網可能性更大;
3)回傳方案:CU透過100 G~T級別波分或中繼光纜回傳至5G核心網。
匯聚層流量預測:匯聚層波分環考慮到將匯聚多個接入環,則有可能達到T級別組網。
(2)方案一優點
1)大頻寬:融合分組技術及超100 G光傳送技術,能有效支撐5G網路千倍接入速率;
2)低時延:融合形態,靈活實現業務穿通節點光層直通,應對5G端到端超低時延的巨大挑戰;
3)物理鏈路高安全:DU至光纖物理網光交採用雙上行,物理網光交至MS-OTN也採用雙上行連線,極大地提高了DU裝置的安全性;
4)大容量、少節點:透過MS-OTN匯接DU後再接入CU(無線接入控制裝置),可以有效收斂上行光纜,節省CU埠,並使CU覆蓋較大的地域面積,減少CU部署點位,有效降低裝置組網、傳輸線路、維護等需求;
5)線路頻寬易升級:MS-OTN裝置只需插卡,線路頻寬可輕鬆從100 G擴充套件至400 G,裝置不換、機房不改、平滑擴充套件,實現“超100 G”頻寬。
(3)方案一缺點
1)投資大:需搭建兩張高速率高效能的OTN環網,在利用現網OTN裝置的基礎上,仍需新增較多節點,投資巨大;
2)網路較複雜:新建較多的MS-OTN裝置用以5G基站資訊傳輸,增加了網路的複雜性。
3.2 方案二:固移融合承載方案
固移融合5G承載方案如圖2所示:
5G網正逐漸成熟,對於5G的傳輸有哪些解決方案?


圖2 固移融合5G承載方案
(1)組網方案
1)前傳方案:基站透過裸纖與DU連線,滿足未來移動使用者大頻寬、低時延資訊傳送需求;室內小基站(RRU+DC部分)可與ONU整合,易於部署。
2)中傳方案:
◆DU匯聚基站光纜後接入OLT裝置PON口;
◆OLT下沉至小區後,同時接入有線PON業務及無線5G基站;
◆物理網光交匯聚OLT上行光纜後,透過主幹光纜裝置上行至局端CU。
3)回傳方案:CU透過中繼光纜回傳至5G核心網。
(2)方案二優點
1)組網簡單:利用現有網路結構,升級OLT裝置,增加物理網光交數量,即可完成組網;
2)固移融合:有線、無線綜合承載,提高裝置利用效率,有效節省機房空間,節約能耗,且有線無線業務頻寬、效能等實現同步升級;
3)大頻寬傳輸:除採用超10 G甚至100 G PON OLT裝置進行DU裝置承載外,全程光鏈路直達,支援5G超大頻寬應用;
4)物理鏈路高安全:DU(5G無線接入單元)至OLT採用雙上行,OLT至物理網光交也儘量採用雙上行連線,且物理網光交呈環狀結構,極大地提高了DU裝置的安全性;
5)線路頻寬易升級:OLT裝置可實現平滑升級,裝置不換、機房不改、平滑擴充套件,實現“超100 G”頻寬;
6)節省物理網光纖資源:採用OLT裝置作為CU、DU之間的匯聚點,可以起到大幅匯聚基站上行光纜的作用,降低對光纖物理網資源的消耗。
(3)方案二缺點
1)需克服OLT時延較大問題:由於OLT的上行採用TDMA(分時多工)方式,因此上行資訊流時延暫時無法滿足5G的超低時延需求。因此,如採用OLT融合承載無線及有線業務,需要對OLT時延進行最佳化,或者透過端到端QoS保障5G基站業務傳輸低時延、高可靠和大頻寬的需求;
2)CU覆蓋範圍有限:由於DU透過光纖物理網直接匯接到CU,且光纖物理網單環上僅能帶4~6個光交,密集城區每個光交覆蓋半徑為1 km左右,這意味著CU覆蓋範圍內能接入的基站數量受覆蓋面積限制而容量有限,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CU的效能。
3.3 其他傳輸方案
除以上兩種方案外,還可以採用以下方案:
(1)方案三:以方案一為基本網路架構,結合方案二,具體是將接入層的MS-OTN裝置作為綜合接入裝置,MS-OTN同時接入基站以及OLT裝置,基站完成無線接入,OLT裝置完成有線接入。
(2)方案四:以方案二為基本網路架構,將OLT裝置用超低時延交換機替代,採用三層交換機或路由器進行回傳。
(3)方案五:以方案二為基本網路架構,將OLT裝置用高速IPRAN裝置替代。
(4)方案六:以方案三為基本網路架構,暫時不建設接入層的MS-OTN環,DU直接透過光纖物理網接入CU。此方案佔用纖芯資源較多,適用於少量補點,不適用於大規模建設。
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具體採取何種傳輸組網方案,主要取決於以下條件:
(1)CU的定位:CU在網路層級中的定位,即CU位置的選擇、覆蓋的範圍、接入使用者規模等。如果CU在匯聚層面,覆蓋廣、容量大,採用方案一更合理;反之,如果CU在接入匯聚層面,位置與4G BBU機房位置類似,則可採用方案五。
(2)資金投入:投資的大小也對網路架構的選擇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方案一、方案三投資巨大,但網路架構清晰、合理,能滿足5G傳輸各項指標。方案二、三、五投資較低,適用於試點階段或少量補點建設。
(3)技術進步:技術的進步也可以改變網路建設方式,例如OLT裝置能解決時延、同步,IPRAN裝置能解決頻寬等技術難題,5G網路的接入方式將更加豐富。
實際建設時,還是應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選取組網方式,以期能達到網路最優、投資最省的效果。
4 結束語
5G正在逐步成熟,給傳送網路帶來的不僅是流量的攀升,低時延、高可靠、靈活智慧等要求都是對現有網路架構的挑戰,因此本文結合具體的建設需求,提供了多種傳輸解決方案。隨著5G標準的進一步明確,筆者認為傳送網目前還需要重點關注CU的定位、網路層級、覆蓋密度,這將決定匹配何種傳輸組網方案更為合理,並按最優的承載方案提前準備光纖和機房資源,為迎接5G的部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85700/viewspace-273227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