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始於去中心化、成熟於中心化,未來將回歸原點
這並不是一個政治概念,而是網際網路發展的必然趨勢。從web1.0到web2.0,網際網路的幾個時代起始於去中心化,發展到成熟而中心化,而最終被創新的去中心化所取代。看上去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Chris Dixon發表於Medium的文章Why Decentralization Matters詳細、富有學術質感地說明了這一問題的答案。
網際網路的前兩個時代
在網際網路的第一個時代——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其服務建立在由網際網路社群控制的開放協議之上。這意味著個人或組織可以在知道規則的情況下,在網際網路上刷刷自己的存在感。這個時代的網路巨頭包括Yahoo、Google、Amazon、Facebook、LinkedIn和YouTube。在這一過程中,像AOL這樣的中心化平臺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
在網際網路的第二個時代,即從2000年代中期到現在,以盈利為目的的科技公司——最著名的是Google、Apple、Facebook和Amazon(GAFA)——快速建立起了超越開放協議能力的軟體和服務。移動手機應用成為網際網路的主要應用程式,智慧手機的爆炸式增長也加速了這一趨勢。終端使用者從開放服務轉向了這些更復雜、更集中的服務。
好訊息是,數以億計的人得以獲得驚人的技術,而且許多技術是免費使用的。壞訊息是,初創公司、創業人和其他群體的環境變得更加艱難了,它們需要擔心中心化平臺會改變規則,搶走客戶和利潤。這樣一來就抑制了創新,使網際網路變得不那麼有趣和有活力。中心化也加劇了社會緊張,這在關於假新聞、國家贊助的機器人、“無平臺”使用者、歐盟隱私法和演算法偏差的辯論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而這些辯論在未來幾年只會更為頻繁地上演。
“Web 3”——網際網路的第三個時代
對這種中心化的反應之一是由政府對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實施監管。這種反應假設網際網路與過去的通訊網路比如電話、廣播和電視網路相似。但是,過去基於硬體的網路與現在基於軟體的網路——網際網路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基於硬體的網路一旦建立,要想另起爐灶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基於軟體的網路通過企業創新和市場力量另起爐灶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網際網路是一個基於軟體的終極網路,它由一個相對簡單的核心層組成,然後連線著數十億臺完全可程式設計的計算機。軟體只不過是人類思維的編碼,而這樣的設計空間幾乎是無限的。大體來講,連線到網際網路的計算機可以自由執行其所有者選擇的任何軟體。只要有適當的激勵措施,你暢想的一切都能在網際網路上迅速傳播。技術創新和激勵設計互動構成了網際網路的主題架構。
但網際網路的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核心的網際網路服務可能在未來幾十年重新構建。這將被加密經濟網路——比特幣首次引入該概念——所支援,並進一步發展到以太坊。加密網路結合了前兩個網際網路時代的最佳特徵:社群管理的、去中心化的網路,這決定了它們最終將超越最先進的中心化服務。
為什麼要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一個普遍被誤解的概念。例如,有時人們會說,支援去中心化的原因是為了抵制政府的審查制度,或者是基於自由主義的政治觀點。但這些都不是去中心化的主要原因。
讓我們來看看中心化平臺存在的問題。中心化平臺生命週期是可以預測的。在一開始他們會盡其所能招募使用者和如開發人員、企業和媒體組織的第三方。這樣做是為了使它們的服務更有價值,因為平臺(根據定義)是具有多重網路效應的系統。根據下圖的“S型曲線”,隨著平臺的逐步升級,其影響力相對使用者和第三方也在穩步擴大。
當到達S曲線的頂端時,他們與網路參與者的關係從正和變為零和。最簡單的保持繼續增長的方法是從使用者那裡提取資料並爭奪利潤。歷史上如Microsoft vs Netscape,Google vs Yelp,Facebook vs Zynga, Twitter vs其第三方客戶就是鮮活的案例。像iOS和Android這樣的作業系統之爭表現還算斯文,儘管收取費用並隨意拒絕應用程式等情況仍然存在。
對於第三方來說,這種從合作到競爭的轉變就像是一種誘購手段。時過境遷,最好的企業家、開發人員和投資者對中心化平臺報以警惕之心。從使用者層面講,他們不得不放棄隱私和對自己資料的掌控,而且安全隱患也更多了。這些中心化平臺的問題在未來可能會變得更加突出。
加密網路
加密網路是利用諸如區塊鏈這樣的共識機制來維護和更新的網路,它可以使用加密貨幣來激勵參與者。像以太坊這樣的加密網路程式設計平臺可以用於幾乎任何目的。而還有一些加密網路則用於特殊的目的,例如比特幣就主要用於價值儲備。
早期的網際網路協議是由工作組或非營利組織建立的技術規範,依賴於網際網路社群中利益的一致性來獲得採用。這種方法在網際網路的早期階段執行良好,但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很少有新協議得到廣泛採用。加密網路通過向開發人員、維護人員和其他網路參與者提供代幣形式的經濟激勵來解決這些問題。它們在技術上也更加強大,例如它們能夠保持某種狀態並對該狀態進行任意的轉換,這是過去的協議中可沒法辦到。
加密網路使用多種機制來確保它們在發展過程中保持中立,從而防止了中心化平臺可能採用的誘購手段。首先,加密網路與其參與者之間的契約是在開放原始碼中執行的。第二,他們在機制中建立相應的檢查制度。參與者通過社群治理、“鏈上”和“鏈下”發出自己的聲音。參與者可以通過離開網路和出售他們的代幣退出,或者更為極端地——通過放棄協議來退出。
簡而言之,加密網路與其參與者有著共同的目標——網路的發展和代幣的增值。這是比特幣繼續破除懷疑和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像以太坊這樣的新加密技術也在不斷髮展。
當前加密網路受到許多制約,使得其無法真正挑戰中心化的那些平臺。最嚴重的制約是其效能和可擴充套件性。接下來的幾年將會是突破制約和構建網路的幾年瓶頸期。在那之後,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已有的基礎設施之上建立起應用程式了。
去中心化是如何獲勝的
說去中心化的網路應該取勝是一回事,能夠取勝又是另一回事。讓我們來看看對此持樂觀態度的具體理由。
軟體和web服務是由開發人員構建的。世界上有數百萬高技能的開發人員,他們中有一小部分在大型科技公司工作,而在這部分人中又有一小部分從事新產品開發方面的工作。歷史上許多最重要的軟體專案都是由初創公司或獨立開發者社群建立出來的。
大多數最聰明的人都在為別人工作,任誰都概莫能外。—— Bill Joy
去中心化的網路可以贏得第三個網際網路時代,就像通過贏得企業家和開發者贏得了第一個時代一樣。
舉一個例子吧,2000年的時候Wikipedia與Encarta纏鬥正酣,Encarta是一家中心化的網路平臺。如果你在21世紀初比較這兩種產品,Encarta確實效能更優,話題覆蓋率更廣,準確性更高。但Wikipedia勝在其改進的速度,因為它有一個活躍的志願者社群,他們被Wikipedia去中心化、社群治理的精神所吸引。到了2005年,Wikipedia已然成為了網際網路上最受歡迎的參考網站,而Encarta在2009年則關門大吉。
從中可得的教訓在於,在比較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系統時,你需要動態地考慮它們,而不是把它們視為靜態的剛性產品。中心化的系統通常是完全成熟的,但只有在員工改進它們的時候才會變得更好。去中心化的系統在一開始是不成熟的,一旦條件合適,由於對新貢獻者的吸引,它們會呈指數級增長。
在加密網路的案例中,有多個複合的反饋迴圈,涉及核心協議的開發人員、加密網路的開發人員、第三方應用程式的開發人員以及提供服務的運營商。這些反饋迴路被代幣的激勵進一步放大——正如我們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中所看到的——它極大地提升了密碼社群發展的速度(不過有時也會導致負面結果,就像比特幣在挖掘過程中會大量消耗電力一樣)。
中心化或去中心化的系統是否會在網際網路的下一個時代取得成功,這一問題可以簡化為誰將提供最引人注目的產品,進而再簡化為誰能爭奪得到更多高質量的開發者和企業家人才。GAFA有很多優勢,包括現金儲備、海量使用者基礎和運營基礎設施。對於開發者和企業家來說,加密網路有一個更具吸引力的價值主張——如果他們能贏得人心,他們就能調動比GAFA多得多的資源,使其產品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如果你問1989的人們需要什麼來改善他們的生活,他們就不太可能會說出超文字連結的去中心化資訊節點網路這樣的話來。—— Farmer & Farmer
中心化平臺通常會在推出時捆綁銷售應用程式:Facebook有其核心的社交功能,而iPhone有許多關鍵的應用程式。相比之下,去中心化平臺通常只發布不成熟的和非明確定向的產品。因此,產品契合市場的過程中要經歷的兩個階段:首先,平臺與開發者/企業家之間的契合;其次,平臺/系統和終端使用者之間的契合。這一過程會導致許多人——包括技術專家——低估去中心化平臺的潛力。
網際網路的下一個時代
有一點是要牢記於心的,那就是去中心化網路並不是解決網際網路現存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但是很明顯,它提供了比中心化系統更好的方法。
將Twitter垃圾郵件的問題與電子郵件垃圾郵件的問題做一比較——自從Twitter關閉了其第三方開發者的網站,如今Twitter唯一的參與公司就是Twitter本身。相比之下,有數百家公司試圖打擊電子郵件垃圾郵件,它們的資金來源是數十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和企業融資。雖然電子郵件垃圾郵件並沒有得到解決,但是現在好多了,因為第三方知道電子郵件協議是去中心化的,所以他們可以在此基礎之上建立業務,而不用擔心規則突然改變。
再來考慮一下網路治理的問題。如今在大型平臺上,無數的員工們決定了資訊的排列方式和過濾方式,決定了使用者可以看到什麼,不能看到什麼,他們還做出著其他重要的治理決策。在加密網路中,這些決策是由社群以公開透明的機制做出的。正如我們在現實世界中所知道的那樣,民主體制並不完美,但它們比其他體制要好得多。
中心化平臺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以至於許多人都忘記了構建網際網路服務的更好方法。加密網路是一種建立社群所有權網路的有力武器,它為第三方開發者、創造者和企業提供了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我們在網際網路的第一個時代看到了去中心化系統的價值。希望下次我們還能看到它。
相關文章
-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網際網路將再次去中心化、去寡頭化區塊鏈中心化
- CoinDesk評波場去中心化程式:讓人們看到網際網路的未來中心化
- IPFS/Filecoin去中心化網路目標中心化
- 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中心化
- 分析比特幣網路:一種去中心化、點對點的網路架構比特幣中心化架構
- 去中心化分散化社交網路的優缺點 -Jay Graber中心化
- 區塊鏈不只有去中心化:基於 IPFS 加密的去中心化資料應用落地分析區塊鏈中心化加密
- 關於網際網路未來形態的暢想
- 保證預言機網路的去中心化特性和可用效能中心化
- 下一代網際網路?基於區塊鏈乙太網的去中心化分散式網站區塊鏈中心化分散式網站
- 實現跨鏈支援的多節點計算去中心化計算網路中心化
- 海外多家權威媒體熱議波場TRON:為網際網路去中心化奠定基礎中心化
- 網際網路的進化:被操縱的網際網路與以人為中心的社群化
- 3.17去中心化微博中心化
- 去中心化的思考中心化
- 區塊鏈去中心化等特點區塊鏈中心化
- 區塊鏈去中心化和傳統去中心化的區別區塊鏈中心化
- 關於智慧合約的去中心化有什麼用?中心化
- 更好的保證預言機網路的去中心化特性和可用效能中心化
- 馬化騰深夜發問 網際網路未來何去何從
- ADAMoracle實現跨鏈支援的多節點計算去中心化計算網路Oracle中心化
- 網際網路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 什麼是去中心化錢包?去中心化錢包是什麼意思?中心化
- 未來網際網路新模式模式
- vue-router如何去中心化Vue中心化
- 全真網際網路時代將至,“未來智慧網路”還有多遠?
- [譯] Dweb: 基於 IPFS 的去中心化 Web 檔案系統 (中英)Web中心化
- 中央銀行將啟動去中心化貨幣中心化
- DEFI去中心化交易所開發,DEFI去中心化交易APP原始碼系統中心化APP原始碼
- 區塊鏈去中心化交易所原始碼|去中心化交易系統開發區塊鏈中心化原始碼
- 洞見未來無人零售,回看網際網路大會科技熱點
- 改變現狀,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去中心化預言機網路中心化
- BTA|楊耀東:打造一個支援百萬級TPS的去中心化網路中心化
- 中國網際網路資訊中心:手機上網落後網際網路六年
- 去中心化計算的未來:通過 RPC 從微服務過渡到 WASM中心化RPC微服務ASM
- 盤點10大去中心化交易所開發中心化
- 什麼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系統的優勢DAPP系統開發中心化APP
- 網際網路彩票產品分析(沉靜兩年的網際網路彩票開始迎來屬於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