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析】微信群聊為什麼上限500人?達到1000人會有什麼後果?

天府雲創發表於2017-12-04

微信作為國民級應用,每一個功能點背後都值得產品思考。這一次,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微信的群聊是500人,而不是1000人或者更多,是基於什麼考慮的。

之前跟朋友聊天,提到了這個問題:為什麼微信的群聊限制在了500人,是出於什麼原因?

簡單思考了一下,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 存在社群管理成本
  • 避免使用者溝通成本過高
  • 避免群體事件
  • 使用者閱讀壓力過大
  • 技術壓力管理

具體如下。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一、社群管理成本

500人的管理壓力已經很大,達到1000人甚至更高量級的時候,要有效管理群聊,除了群主之外,必然要增設管理員職位——這樣的話,已經與QQ群無異。

騰訊不會傻到再造一個QQ。

由於微信群與QQ群不同,QQ群是中心化的,有群主和管理員,而微信群是去中心化的,大家都可以拉人進來。所以對於群主來說,管理難度上,微信群比QQ群高的多。

有些500人的大群,群主們拉人、刪人之類的操作就夠辛苦了。他們一定不希望來個千人群萬人群來給他們管。

從金字塔結構來說,500人算是群主管理人數的極限的話,千人萬人的管理,得分級了吧?

二、溝通成本

在微信群中很難達成深度交流與溝通。

人多言雜,可能這會正在討論一個事情,又被其它的灌水衝到很後面,增加很大溝通成本。

沒辦法一下子把事情講清楚,其他人的理解就會有問題,理解錯誤又會增加誤會與額外溝通成本。

更何況,群人數超過了100人,大家很有可能都不是在同時說一件事:一群人在說一件事,另一群人插進來在說另一件事。在訊息流上相互交叉,吃瓜群眾一臉懵逼,都不知道他們在說啥,參與討論的使用者想必也很心累。

三、群體心理

《烏合之眾》這本書裡說到:

人的判斷能力,在群體之中將顯著下降且難以控制。意見不統一或者是有重大爆料時,容易產生群體事件。

大家都比較清楚,在我們的微信中,依然有很多“沸騰文”,比如“請轉發、必轉、必看”之類的誘導文章;而且我國網民判斷能力偏弱,碰到這類文章,幾乎沒有什麼求證心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先轉了再說。

比如最近的三種顏色幼兒園事件、北京大火清退事件,在面對這類關係到人民生活切身利益的重大負面新聞的時候,大家的情緒是很容易被點燃的(當然我也很關心最近這兩個新聞,這兩個新聞有很多傳聞,有真有假,在此不做評判)。這個時候造謠成本、傳播成本極其低廉,只要抓住群體心理,不管真假,發出去一定有人轉。所以如果微信存在1000人大群,一次轉發,就是1000人的觸達,再加上下一次裂變傳播,這個傳播速度是很驚人的。

四、使用者閱讀壓力

大家是否還記得:最早微信群僅限40人,當時主要解決熟人之間的相關社交場景問題。比如幾個同事、幾個朋友之間臨時拉個群討論事情之類。這類40人小群,我們可以認為其中的內容對自己都是重要的、關心的,參與度是高的,甚至可以把個別小群當做是一對一私聊來看待。

但是再後來隨著社群的發展,衍生出了500人大群,在這樣大的使用者數下,500人大群裡的資訊,對於使用者來說,是否依舊重要呢?大群裡的人,自己是否都認識呢?

答案是否定的吧?

所以我們看到,對於幾百人的大群,我們傾向於遮蔽群訊息提醒。當有人艾特自己時才會去留意。如果使用者沒有遮蔽群訊息提醒,那麼500人的訊息轟炸已然讓使用者無法接受。升級到千人群更可想而知。如果遮蔽了群訊息提醒,使用者要在群裡找到目標資訊也相對更有難度。

我想起了之前的公司使用的釘釘:釘釘是允許萬人大群的,。之前我老東家那個釘釘大群,當老闆在裡面發紅包的時候,所有員工都在發訊息。一瞬間“謝謝老闆”之類的話如洪水一般淹沒了我的螢幕,滾屏速度相當之快,據說有的同事的入門安卓機都卡死了——如果微信這麼搞,後果也一樣:群里人都在嘰裡呱啦討論事情,打字速度跟不上訊息滾屏速度,這天沒法聊了。

五、技術壓力

群聊人數過多,對伺服器、客戶端的處理能力都是一種考驗。

當使用者同時存在多個千人群的時候,併發處理大量訊息,對手機效能也要求很高。

目前的500人群來看,已經很難做到500人全部的訊息實時同步,當有人的網路環境或者效能造成訊息延遲,不同群友手機裡的訊息順序一定會不同,同樣會提升溝通成本。補充一點,最重要的是當有上百人發訊息的時候,手機接受者將會奔潰或者錯過重要訊息,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手機接收訊息將會是一種干擾。(很多人都有同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