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機器之心經授權轉載自安天下(ID:SAS123CN),未經授權禁止二次轉載。
說明: 本文是針對近日安防行業的兩個大佬,海康總裁及宇視總裁釋出的相關言論的一點個人感受,原文分別是海康威視的“安防市場的虛與實”及宇視科技的“北京安防展淺見一二三”。兩篇文章均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安天下推送本文,兩個目的:一個是蹭熱度,拉動安天下日益下滑的流量;另外一個目的,允許有人對原文部分觀點持不同意見。
海康和宇視是目前安防行業非常優秀的公司,兩位總裁也毋庸置疑是安防行業的領軍人物。但從文章看,兩位總裁差異比較明顯:胡總腳踏實地、言語平實;張總高屋建瓴、激昂江山。胡總的言論樸實無華,像跟老友吃一頓家常便飯,不用端著拘著,氣氛和諧,交談輕鬆,白菜燉豆腐,營養豐富;張總的言論很有高度和深度,像跟不太熟的人吃了一頓西餐,環境優美、文字珠璣,有些話不太懂又不好意思問,牛排配紅酒,要慢慢消化。PS: 需注意兩位總裁發表相關言論的語境,一位是展會期間有感而發,一位是面談對話,也會導致呈現差異。
海康篇
以下黑色字型為原文“安防市場的虛與實”,節選海康威視微訊號,灰色字型為烏鴉哥評論。
雷鋒網:你當年創立海康威視的初衷是什麼?
胡揚忠:沒有什麼高大上,很土,就是找口飯吃。不像現在有些創業公司,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畫了一個大餅。現在我們還是想著怎麼繼續活下去,繼續有碗飯吃。
烏鴉哥:贊!太實在了,一點不裝X。這要是換成烏鴉哥,可能會說:“創立海康的初衷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安防...,因為我們看到安防市場的巨大空間,但都是外國品牌,松下、博世、派爾高、泰科把持,我們有使命讓中國的安防品牌站起來..”
雷鋒網:過去17年裡,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很多技術節點,海康威視都能準確把握。在你看來,有哪幾個重要的節點值得一提?
胡揚忠:沒有什麼明確的節點,所謂的節點是別人用來簡化一個產業刻意創造出的概念,是局外人看到事物表面和區域性結果後的片面總結,這是一種幻相。
雷鋒網:從你的經驗來看,怎麼保證產品、技術創新永遠都是市場所需要的?
胡揚忠:不會的,做不到的。不然,百年老店就沒有那麼珍貴了。
雷鋒網:你是怎麼評價這些演算法能力很強的AI公司?
胡揚忠:隔行如隔山。對於AI公司而言,首先還是要解決落地生根的問題。根紮在哪裡?扎的多深?還不好說。
雷鋒網:所有那些資本巨大的科技巨頭也都沒機會嗎?
胡揚忠:我覺得機會不大。深水養大魚,安防行業沒有深水如何養得起大魚?
這是一個碎片化的市場。本質上還是得在無數小區域,靠一單一單的銷售,靠地推去獲得客戶,渠道要做得很細,銷售成本管控在公司經營中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以通訊行業公司為例,運營成本比安防高很多,用通訊行業高成本的人力去跑安防,就像拿步槍打蒼蠅一樣,投入與產出是非常不匹配的。
雷鋒網:你認同AI安防這個說法嗎?
胡揚忠: AI應用於安防的確能夠帶來一些變化,但AI只是安防眾多技術中的一個點。並不是有了AI,視訊監控就不需要編碼、低照度、寬動態了。AI來了,攝像頭還是需要補光、儲存、抗惡劣環境,涉及的技術很複雜。
雷鋒網:海康威視會自己做AI晶片嗎?
胡揚忠:現在不會做。
雷鋒網:現在很多廠商提出軟體定義攝像頭,你怎麼看?哪些問題可以靠軟體解決,哪些不能?
胡揚忠:攝像機由場景決定組合(包括感測器效能、解析度大小、焦距遠近、補光強弱等等),非常複雜,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種類。積體電路或者晶片中的運算能力、可配置的功能、或其他軟體可以實現的功能,可以用軟體來做好排程。但涉及到光學、結構等硬體,軟體的作用就非常有限。軟體定義計算、軟體定義儲存、軟體定義網路,套用一個概念,軟體定義相機,只是吸引眼球而已。
雷鋒網:AI Cloud推出也有一年時間了,滿分100分,你給它打幾分?
胡揚忠:從來不去打分。
雷鋒網:為什麼?
胡揚忠:這個不是靠自己打分,最後還得使用者來評價。
雷鋒網:對於AI創業公司,你認為他們需要向你們那一代的創業者學習哪些東西?
胡揚忠:不敢,我們這一代人已經落伍了。
雷鋒網:市場很躁動,但感覺您內心很平靜。您想對安防同仁說些什麼?
胡揚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需要聽別人的。我只對海康威視說:我們永遠要警覺,不要做投機的事情。
宇視篇
以下黑色字型為原文,宇視的“北京安防展淺見一二三”請見宇視號(節選),灰色字型為烏鴉哥評論。
1、毫無爭議,本屆安防展的當紅炸子雞是AI。但也只是淺紅,距離深紅差很遠,因為AI落地太難。
2、阻礙AI快速落地的最大問題是工程化,前後端裝置的更高更快更強之外,系統規劃與布點、工勘、立杆、用光、安裝除錯、後臺庫加技戰法的完備性將越來越重要,地面陸軍的巷戰能力是決勝點。那些靠空軍扔幾顆燃燒彈的PPT類公司,對新入行的投資人有效。
3、地區性的軟體開發商ISV、系統整合商SI和工程商的生存週期、生存空間和重要性再度被放大,那些有強大交付能力的公司,一定會找到用AI技術改造客戶業務系統和管理系統的最好方案,並走到業務轉型和基業長青的絕美拐點。
4、AI的強工程、強垂直和強細分,讓演算法繼續無限細分,貼近各行業深度業務及管理需求的公司將有大把機會,但不算獨角獸,可算小鮮肉:頗有顏值,年少成名不穩重,尚需時間和歷練來積澱代表作。
5、算力是基礎通用能力,所以晶片會收斂到少數幾家,有量的支撐尤其關鍵。開放的晶片公司會長大,封閉的大概率失去戰機,除非自己有強大的海量硬體來做自我迭代。
6、演算法和晶片的關係,因為一個細分一個通用,大勢是分離狀態。但過程中會有幾度分分合合,每兩三年一輪:感覺到可以合的時候,下一個拐點可能是分;感覺到要分的時候,下一個拐點可能是合。
7、人臉識別只是開場序曲,“語音+視訊結構化+肢體行為”會是下一個爆點。可惜,在北京安防展並沒有令人激動的發現,顯然,AI時代已經到來的論斷為時尚早。
8、大流量低時延全時空的視訊流上雲肯定不靠譜,QoS要求高+高昂頻寬費+隱私保護+安全性,四劍齊發,To B客戶不允許,To C客戶更難。結構化後上雲是另外命題,但那不叫視訊雲,因為視訊是非結構化的。
9、5G+IOT+AI,會催生出量大得無法想象、內容豐富得無法想象、迭代速度快得無法想象的大資料,而雲端計算和雲端儲存又讓大資料跨越時空限制,看起來無比美好的新世界就在眼前。But,大資料的根本性問題始終在:資料產權歸誰?資料安全性問題?大資料運營模式何在?
10、安防業務最為人詬病處,就是缺乏真正的殺手級運營業務,導致業務閉環不能完成。而過多的投資拉動背後,就是安防運營商一直是尷尬的存在。但地方債壓力過大導致政府投資銳減之時,也許會大大加速以城市公共資源來換運營的模式的確立,也許會加速大資料三個根本性問題的解決。
11、大資料根本上還是應用軟體,應用軟體在中國做不大的頑疾有仨:個性化定製比例過高、客戶不認可按License付費、簽完合同後只提需求不加錢。這是中國應用軟體行業的沉痾,消費者意識和價值觀問題,短期無解。看看中國硬體公司成長的速度和體量,再看看軟體公司,答案在風中飄。
12、資料量的增長遠超摩爾定律,對大資料技術的更新與迭代的挑戰是長期而持續的。大資料作為一種應用和服務,會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爆發力,但大公司若把大資料作為一種產品則困難重重,因為大公司追求大規模複製,軟硬體都一樣,而應用軟體在中國難以複製的根本問題並沒有解決。
13、大資料運營模式成熟之前,圍繞資料安全的問題會被引爆:資料的採集、傳送、存取、使用和管理,一個雷接一個雷。安全公司將成為新的當紅炸子雞,提前祝賀他們。
14、所有的問題積累到一個點,馬上會對現有的“計算+儲存+網路”的體系架構提出新的挑戰,這是大公司的戰場。上一輪體系架構性的革命因“安防IT化”而起,宇視科技得以殺出重圍,下一輪會是誰?網際網路企業?通訊及IT企業?安防企業?答案在時間裡。
15~19,
20、任何時候,充分調研、實事求是。
21、任何時候,數字說話。
PS:希望呼籲安防同仁們,用高科技產品幫助解決人口失蹤問題,尤其是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