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的萬物互聯時代(二)

上海地面通發表於2019-10-16

       為解決LTE-V2X實現低時延、超高頻寬和超高可靠性的問題,提供結合地理資訊的本地車聯網服務,網路中需引入多接入邊緣計算平臺(MEC)。MEC如何推動車聯網發展?

       MEC透過將資料、應用、智慧引入基站邊緣側,一方面降低端到端通訊時延,在緊急情況下發告警等輔助駕駛資訊給車載單元,大幅度減少車主反映時間,更好地挽救生命和減少財產損失;另一方面可作為本地服務託管環境,支援部署本地更具地理和區域特色、更高吞吐量的車聯網服務。

       車聯網場景下,邊緣雲架構和部署由三層(邊緣雲、區域雲、汽車雲)或者二層(邊緣雲、汽車雲)組成,邊緣雲與區域雲/汽車雲協同工作,在部分場景中,邊緣雲可以獨立工作。MEC透過將應用層雲平臺下沉到網路邊緣,可以為移動終端提供本地大頻寬和低時延業務,接下來介紹2種典型業務解決方案。

       行人防碰撞:是指基於V2P技術,車、路、人、雲透過網路進行連線,車輛具備檢測周圍行人的功能,並在有碰撞危險時提示車主。

       編隊行駛:是指基於高精度定位、V2V、V2I等技術實現車輛之間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規則進行編隊,同步進行加速、減速、剎車,延時轉彎等操作。

車聯網產業發展趨勢

產業融合趨勢

       近年來,我國車聯網產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產業鏈主體在逐漸豐富,跨行業融合創新生態體系初步形成。感測器、積體電路、作業系統等廠商推動了汽車智慧程度的提升,網路運營商、晶片與模組廠商、終端裝置商等加速汽車物聯網程式。傳統汽車產業已在積極使用人工智慧和資訊通訊技術,漸進式推動自動駕駛發展;新興汽車企業與網際網路公司亦利用自身優勢,開闢“軟體定義汽車”、“生活方式改變出行”的道路;傳統汽車廠商與網際網路企業、科技企業共同構建網際網路汽車生態體系。

商業模式發展現狀以及趨勢

       車聯網產業鏈中各個參與主體在主要領域的主導能力、商業模式皆有不同。商業模式目前有三類:資訊服務類應用、汽車智慧化類應用和智慧交通類應用。詳見下表:

比較車輛網發展政策

       已開發國家普遍重視車聯網發展,美國、歐盟、日本等透過在車聯網的國家戰略、法律、規劃、標準等多個層面佈局,搶佔本輪產業發展的全球制高點。

       我國為發展車聯網也在政策、標準和自動駕駛方面積極佈局。各級政府部門積極加快部署,陸續頒佈了以下具體政策:

       我國車聯網產業雖已進入快速發展新階段,創新技術,新型應用被研發啟用,產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仍逃不開車聯網若要廣泛應用,在政策、核心技術突破、產業競爭力等方面的問題及困難。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3410/viewspace-266012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