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載均衡知多少?

上海地面通發表於2019-08-12

現今社會,網路使用的普遍性和廣泛性,造就了 訪問量和資料流量的快速增長 網路社會的快速發展, 各個核心部分隨著業務量的提高 , 勢必對其處理能力和計算強度也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如果您公司使用的是單一的伺服器裝置,那麼肯定無法承擔大批業務和訪問量的同時到來。類似每年購物狂歡節 ——雙十一的晚上,大批次使用者同時湧入,一臺普通伺服器的處理能力只能達到每秒幾萬個到幾十萬個請求,無法在一秒鐘內處理上百萬個甚至更多的請求。伺服器處理能力不足對客戶在購買上會造成很大的困擾,為了能更好的平衡訪問量和資料流量的同時遞增,負載均衡應運而生。它是建立在網路結構上,提供了有效、透明,又不需要承擔高昂費用的方法,來擴充套件網路裝置和伺服器的頻寬,提高和加強網路資料能力的靈活性和可用性。

如今使用者希望網站高效的載入速度,提供無縫的使用者體驗,因此網站必須具備可靠性和彈性。 負載均衡是什麼 它是 由一個獨立的統一入口來收斂流量,再做二次分發的過程,它的本質和分散式系統一樣,是 分支 現在很多人都 車,並且會使用 一些導航軟體,我們會發現,導航軟體的推薦路線方案會有一個數量的上限,比如 3 條、5 條。其實本質上它也起到了一個類似負載均衡的作用,因為如果只能取 前三名 的通暢路線, 擁堵嚴重的線路就不會推薦給你,那麼你在開車的時候, 車流的壓力被分攤到了相對空閒的路線上。在軟體系統中也是一樣的道理,為了避免流量分攤不均,造成區域性節點負載過大(如 CPU 吃緊等), 這時候就需要設定一個獨立的統一入口來做分流甚至導航的工作。 但是,軟體系統中的負載均衡與導航的不同在於:導航是一個柔性策略,最終還是需要使用者做選擇,而前者則不同。

負載均衡器一般根據兩個因素來決定要將請求轉發到哪個伺服器。

   1 確保所選擇的後端伺服器是正常工作的,能給對使用者的請求做出響應;

   2 根據預先設定的負載均衡演算法從健康伺服器池中進行選擇。

   由於負載均衡器只應當選擇能正常做出響應的後端伺服器,因此就需要有一種機制能判斷它所連的後端伺服器是否正常工作。為了監視後 伺服器的執行狀況,執行狀態檢查服務會定期嘗試使用轉發規則定義的協議和埠去連線後端伺服器。如果某個伺服器沒有透過健康檢查,就會從健康池中剔除,保證流量不會被轉發到該伺服器,直到其再次透過健康檢查為止。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3410/viewspace-265340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