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滾與撤銷(一)

東北胖子發表於2018-09-18
  • Oracle效能最佳化中,有一個效能指標為平均事務回滾率(Rollback per Transaction),用來衡量資料庫的提交與回滾率,計算公式為:

    Round(User rollbacks /(user commit + user rollbacks),4) X 100%

    這個指標應該接近於0,如果指標過高說明資料庫的回滾過多

  • 關於回滾段儲存的內容

    Insert 操作:回滾段只需要記錄插入記錄的rowid,如果回退,只需要將該記錄根據rowid刪除即可

    Update操作:回滾段只需要記錄被更新欄位的舊值即可(前映象),回退時透過舊值覆蓋新值即可完成回滾

    Delete操作:Oracle則必需記錄整條記錄,在回滾時,Oracle透過一個反射操作恢復刪除的資料

  • 透過以上資訊可以得出結論,insert 產生的undo資訊最少,update居中,delete產生的undo最多。當一個大的delete操作失敗或者回滾時,總需要很長的時間,並且會有大量的Redo產生,所以通常在進行大規模資料刪除時,推薦透過分批刪除分批提交,以減少對回滾段的佔用和衝擊

  • 回滾段的作用:事物回滾、事物恢復、一致性讀

  • Oracle透過鎖的機制實現併發控制,透過多版本模型來進行併發資料訪問。透過多版本架構,Oracle實現了讀取和寫入的分離,使得寫不阻塞讀,讀不阻塞修改。多版本模型在Oracle是透過一致性讀來實現的

  • Oracle不允許讀取未提交的資料,並且保證讀取的資料來自同一時間點

  • 從Oracle 9I開始引入自動UNDO表空間管理,相關的引數有 undo_management 定義資料庫使用的回滾段是否使用自動管理模式,有auto和manual  2 個值,undo_tablespace 定義在自動管理模式下,使用哪個undo表空間,undo_retention定義當回滾段變得非啟用(INACTIVE)之後,回滾段中的資料在被覆蓋前保留的時間,單位為秒

  • 預設Oracle初始化10個回滾段,從v$rollname檢視中可以檢視出自動 建立的回滾段情況

  • 預設undo_retetion引數並不一定可以儲存所設定時間內的鏡前像,如果不希望被覆蓋,那麼需要設定undo表空間的屬性為guarantee,命令如下:

    alter tablespace undotbs1 retention gurarantee;

  • Oracle 10g推出 In Memory Undo ,資料庫在共享池中分配空間用於儲存undo資訊,它與pvrs緊密相關。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317695/viewspace-221444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