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繪畫可以取代人類畫家嗎

lumin1020發表於2022-11-14

作者:韓嫻 (插畫師、繪本作者)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智慧化的時代。很多看上去專屬於人類的領域,正在經受智慧化大潮不間斷的沖刷、侵蝕和淘洗,繪畫也不例外。

  2019年夏天,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展上,展出了一套系列組畫《歷史的焦慮》,從表現手法和觀念上來說,這些畫並沒有太多新奇之處,但繪畫語言嫻熟,格調不俗。當觀眾知道作者的身份後,紛紛駐足欣賞。原來,這組畫的作者“夏語冰”,其實是人工智慧機器人“微軟小冰”,她是實驗藝術系教授邱志傑的“研究生”,而這組作品則是她透過三年的深度學習後自動生成的畫作。今年8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的美術比賽中,一位遊戲設計師透過人工智慧繪畫工具生成的作品《太空歌劇院》,參加了數字藝術單元的競賽,獲得第一名,在插畫圈引起熱議,並漫溢到整個網路。

  面對人工智慧繪畫創作能力日新月異的進展,有人感嘆:“我們正在目睹藝術的死亡。如果創造性工作也會被機器淘汰,人類還擁有什麼?”

  這確實是一個需要每個繪畫創作者思索和直面的問題。作為插畫師,這幾年我也在積極關注、使用人工智慧繪畫工具,同時在思考:人工智慧繪畫程式能代替人類繪畫創作者嗎?繪畫創作者該如何應對撲面而來的人工智慧浪潮?

   人工智慧繪畫創作的內在機理

  人工智慧繪畫工具不是近幾年突然出現的,它已經有幾十年的發展了。用人工智慧進行繪畫創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初,那時美國藝術家拉博斯基用示波器製作的數字作品,主要是曲線集合的有序變化,非常抽象。事實上,這一時期的人工智慧繪畫工具,還不能創作寫實作品。這種情況隨著人工智慧繪畫程式“亞倫”的出現而改變。“亞倫”不是在電腦上生成數字作品,而是透過控制機械臂去作畫。經過不斷迭代,到上世紀80年代,“亞倫”已經可以進行寫實創作,其風格是程式開發者哈羅德·科恩創作的翻版。

  近年來,深度學習神經網路的發展,推動了人工智慧繪畫程式創作水準的快速提升。今年非常熱的人工智慧繪畫程式,如Disco Diffusion、DALL·E2、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都建立在深度學習神經網路的基礎之上。

  它們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收集大量前人創作的作品,透過演算法對其進行分類和識別,然後生成新影像。2018年,《埃德蒙·貝拉米》在佳士得拍出43.2萬美元的高價,這幅肖像畫的創作者是巴黎藝術團隊Obvious,2016至2017年間,他們收集了15000幅經典肖像畫,涵蓋14世紀到20世紀的作品,然後利用“生成式對抗網路”演算法對它們進行處理,最終制作出一系列人工智慧肖像畫,其中就包括這幅拍出高價的作品。

  可以看出,人工智慧繪畫程式的創作,本質上是計算。科學家把程式接入一個繪畫資料庫,再用演算法對這些作品進行視覺風格的分析和學習,進行影像模式的識別和計算。現在,人工智慧繪畫已經進入“text-to-image”(文字生成影像)的新階段,使用者開啟人工智慧繪畫程式,提供一個詞群來描述所想要的內容、風格、材質,繪畫程式就能進行解析,生成相應風格的畫作。

   人類獨有的生命體驗仍不可替代

  這種需要人類進行資料投餵的智慧程式,屬於弱人工智慧。在我們現在所處的弱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繪畫程式,不論怎麼精巧、強大,都沒有自己的意識,只是從屬於人類創作者的工具,這也是由藝術的本質決定。

  馬克思主義認為,藝術是審美的社會意識形態,是特殊的精神生產,它透過感性的形象來反映世界、表達感情,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物件化。繪畫創作是“有感而發”“感同身受”,是內心情感的昇華或宣洩。法國藝術史家丹納也指出,藝術作品的產生,取決於時代精神和周圍的風俗。繪畫創作者的創作,是創作者獨特生命體驗、審美和情感的表達,還或隱或現地傳遞著一個時代的精神情緒。

  繪畫創作中的這種“意向性”,是人工智慧程式所不具備的。人工智慧繪畫創作,離不開科學家和藝術家的選擇性輸入和訓練,它沒有自己的情感、意志,沒有繪畫創作者在其所處的時代背景下,那種特有、複雜的生活體驗和人生閱歷。雖然人工智慧程式能精準對筆觸、顏色、構圖、空間、形狀、紋理等特徵進行模仿,但它進行藝術創作時,更多的是“根據一個指令,深度學習資料庫,疊加最佳化出方案”,暫時還無法主動地提煉出屬於一個鮮活創作者的“生命故事”來注入作品、感動觀眾。

  如今在視覺上,人工智慧已經可以創作出別具一格的專業級繪畫作品,但AI畫作的價值,關係到藝術價值、功能等方面的界定,而我們的審美體系中的審美主體還是人,藝術價值的評判體系,還在由人所主導。正如邱志傑所言:“藝術的價值不單是美學的,也是社會的,更是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問題。”對於繪畫創作而言,創作者個人的思想、情感、審美和智慧,仍是繪畫作品的最大生命氣韻和價值所在。

  由於人工智慧繪畫程式是基於“前人的資料庫”去創作,其演化建立在當下這一刻往前所有藝術風格的資料庫之上,其表現手法和風格,跟這個時代最前沿的風格相比,是有些滯後的。以筆者所在的插畫領域為例,這個領域的活躍藝術家,還在一分、一月、一年的時間程式中,創造著屬於當下這個時代的風格和“藝術史”。

  即使有一天,人工智慧真的發展到有自我意識了,傳統繪畫仍有其不可替代之處。人的藝術創作,是跟物質、跟真實世界的互動,畫面從無到有的過程,是有觸感、有味道、有人的精神參與的。只要人的肉身還存在,人類就會有對肉身感知、表達的持續渴望,其結果是,手工、手感、手繪會不斷煥發生機,讓傳統作畫方式回到藝術領域“收復失地”。

   以開放的心態擁抱智慧繪畫

  人工智慧技術浪潮澎湃而至,作為繪畫創作者,是不能無動於衷的。人工智慧專家吳軍說得好:“任何一次技術革命,最初受益的都是發展它、使用它的人,而遠離它、拒絕接受它的人,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將是迷茫的一代。”

  人工智慧繪畫工具,像攝影術的發明一樣,為藝術家提供了新的創作介質和可能。作為繪畫創作者,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去擁抱、利用這種創作工具。

  我們可以把人工智慧的繪畫作為啟發自己靈感創意的一把鑰匙。由於其技術與工具特點,人工智慧繪畫程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人類創作者知識結構、想象力,以及所處文化環境的限制,迅速生成一些出人意料的影像,極大地提高創意過程的效率,帶來一些新的可能性。

  我們還可以用這種新的工具來展示自己的創意。隨著人工智慧繪畫對算力和計算機硬體要求的降低,越來越多的人用人工智慧畫畫,人們對它的接受與認知,會逐漸從獵奇轉變為欣賞。人工智慧作畫,也可能會像攝影、電影那樣,逐漸從一門技術變成了藝術門類中的一種。

  現在的人工智慧繪畫程式,已經可以透過文字描述生成繪畫,但正如有了相機並不等於就會攝影一樣,要想用它創作理想的作品,創作者的審美素養仍非常關鍵。從筆者使用人工智慧繪畫軟體的體會來看,文字描述雖然降低了繪畫的門檻,但要想用人工智慧繪畫工具創作一幅好作品,創作者仍必須不斷髮揮想象,進行除錯、補充、修改。插畫師、設計師、畫家有良好的繪畫功底,他們熟悉不同派別的畫作特點,不僅可以用精準的語言描述,還可以匯入草圖,幫助人工智慧程式更好理解描述語言,以獲得相應構圖和配色,並透過後期修改、補繪調整細節,因此他們用人工智慧繪畫工具創作出來的作品,往往是常人無法企及的。

  提升創意、審美能力,必須“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創作者要親近自然、深入生活,在自然社會生活的實踐中歷練薰陶,保持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力,練就識美和懂美的眼睛。同時,要博覽群藝、廣泛擷取,從文學、戲劇、電影、音樂、舞蹈、雕塑、建築等其他藝術門類中吸取營養,豐富自身的認知和擴充心靈的緯度。此外,還需要創作者具備工程師的思維,系統思考自己的創作脈絡,並能運用新的技術和手法,將自己獨特生命體驗融入創作表達中。無論未來智慧技術大潮如何洶湧,筆者認為,這些都將是繪畫創作者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

     (本文配圖均為作者使用百度文心大模型ERNIE-ViLG文生圖創作。)


來自 “ http://www.tibet.cn/cn/Instant/municipal/202211/t2 ”, 原文作者:中國西藏網;原文連結:http://www.tibet.cn/cn/Instant/municipal/202211/t20221114_7307947.html,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