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X操作命令

tianya_2011發表於2012-11-01
1. 常用命令操作
 #prtconf  --AIX伺服器物理結構資訊
 #lscfg -l hdisk0 --列出裝置資訊
 #uname -a  --主機基本安裝資訊
 #oslevel -s  --檢視作業系統版本
 #lspv    --檢視磁碟資訊
 #bootlist -m normal -0 --檢視系統啟動盤設定
 #bootlist -m normal hdisk1 --修改啟動順序(以hdisk1啟動)
 #lssrc -g[s/t] tcpip  --檢視服務(TCP/IP相關)
 #startsrc -g nfs  --開啟nfs組服務
 #stopsrc -s inetd  --關閉網路服務
 #refresh -s inetd  --重新整理服務
 #cat /etc/services  --檢視服務埠
 #cat /etc/.init.state --檢視系統執行級別
 #lsitab init   --檢視系統預設啟動級別
 #shutdown -Fr  --F強制關機,r重啟
 #uptime    --系統啟動時間
 #ipcs -ma   --檢視共享記憶體資訊
 #ps -fu oracle  --檢視使用者程式資訊
 #smitty chgsys  --修改核心引數
 
2. AIX 克隆盤(用於建立克隆盤的磁碟不能屬於任何卷組)
 2.1 使用smitty進行克隆
  以此進入smitty -> software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 altername disk installation -> clone the rootvg to an altername disk 進行操作
 2.2 使用 mksysb 建立克隆盤
  #mksysb -i /usr/sys/rootvg.bk --建立 mksysb 備份檔案
  #smitty alt_mksysb  --使用smitty進行克隆
  或者
  #alt_disk_mksysb -m /usr/sys/rootvg.bk -P "all" -d "hdisk0" --手工備份映像
 2.3 使用命令進行克隆
  #alt_disk_copy -d hdisk0 --將rootvg克隆到hdisk0
  #alt_rootvg_op -X old_rootvg --清除原始的rootvg(old_rotvg)
  #alt_rootvg_op -X altinst_rootvg --清除原始的rootvg(altinst_rootvg)
 2.4 克隆盤的檢視(克隆卷組altinst_rootvg不能使用LVM命令)
  #alt_rootvg_op -W -d hdisk1 --喚醒克隆盤,此後即可對克隆盤進行修改,但不能繼續執行引導操作
  #alt_rootvg_op -S -t hdisk1 --使其再次休眠
  #alt_rootvg_op -v old_rootvg -d hdisk1 --重新設定卷組名為old_rootvg
 2.5 AIX 克隆升級系統
  檢查磁碟,確定rootvg是否包含2塊磁碟
  #lspv
  拆除映象,並將hdisk1從rootvg中去掉
  #unmirrorvg rootvg hdisk1
  #reducevg rootvg hdisk1
  檢視系統啟動順序
  #bootlist -m normal -o
  建立rootvg克隆盤
  #alt_disk_copy -d hdisk1
  檢視並修改系統啟動順序
  #bootlist -m normal -o
  #bootlist -m normal hdisk0 --此處設定為以前的
  執行AIX系統升級包(儲存在/usr/sys/inst.images)
  #install_all_updates -d /usr/sys/inst.images
  重啟系統
  #shutdown -Fr  --F強制關機,r重啟
  如果系統順利啟動並執行於新版本,則刪除克隆盤
  #alt_rootvg_op -X altinst_rootvg
  #lspv
  如果系統沒有執行於新版本甚至無法啟動,則使用克隆盤
  #bootlist -m normal -o hdisk1
  #bootlist -m normal -o
  重啟系統
  #shutdown -Fr
  刪除原來的rootvg卷組,hdisk1成為新的rootvg成員磁碟,hdisk0置為空
  #lspv
  #alt_rootvg_op -X old_rootvg
3. 關於軟體的安裝和解除安裝(xlC.rte)
 3.1 檢視當前安裝軟體的狀態
  #lslpp -f xlC.rte
  或者
  #lslpp -l | grep xlC.rte
 3.2 清除之前安裝失敗的軟體殘餘
  #installp -C --清除所有安裝失敗的軟體殘餘
 3.3 安裝軟體包
  #installp -acpX -d /temp/sys/xlC.rte --安裝預覽
  #installp -avX -d /temp/sys/xlC.rte --以applied的方式安裝
  #installp -cgX all --提交系統中所有處於應用狀態的更新軟體
 3.4 刪除已成功安裝的軟體
  #installp -ugp -V2 xlC.rte --預覽刪除
  #installp -u xlC.rte  --直接刪除
 3.5 列出光碟上可安裝的檔案內容
  #installp -L -d /dev/cd0
 3.6 檢視某軟體的技術級別
  #lslpp -l xlC.rte
4. AIX 網路設定
 4.1 常用命令
  #lsdev -Cc adapter  --檢視介面卡
  #lsdev -Cc if   --檢視網路介面卡
  #smitty chgenet   --使用smity配置乙太網
  #smitty chgtok   --使用smity配置令牌環網
  #ifconfig -a   --列出所有已分配IP的網路介面
  #ifconfig en1   --列出en1網路介面/網路介面加回系統
  #ifconfig en0 up  --啟用en0介面
  #ifconfig en0 down  --關閉en0介面
  #ifconfig en0 delete  --刪除en0介面配置
  #ifconfig en0 detach  --斷開en0介面
  #ifconfig en0 192.168.1.143 netmask 255.255.255.0 up --啟用同時賦予IP地址
  #ifconfig en0 192.168.1.143 netmask 255.255.255.0 alias --將IP及掩碼別名繫結到en0(重啟系統後失效)
 4.2 使用smitty配置網路介面TCP/IP
  #smitty tcoip -> minimum configuration & startup -> available network interfaces
 
5. 使用者、組、檔案許可權相關
 5.1 使用者相關
  #mkuser oracle  --建立使用者
  $passwd    --修改自己使用者密碼
  #passwd oracle  --修改指定使用者密碼
  #chuser rlogin=true oracle --設定oracle使用者可遠端訪問
  #chuser groups=dba oracle --將使用者oracle加到dba組
  #lsuser oracle  --列出oracle使用者屬性
  #rmuser oracle  --刪除使用者oracle(只刪除使用者資訊)
  #rmuser -p oracle --刪除使用者oracle(刪除使用者所有資訊)
  #who    --檢視使用者
  #whoami    --檢視使用者
  #who -r    --系統執行級別
  $chsh    --修改使用者shell
  #last root console | more   --檢視root使用者從控制檯登入和退出的相關資訊
  #last oracle | more    --檢視oracle從任意位置的登入和退出的相關資訊
 5.2 組相關
  #mkgroup oinstall  --建立使用者組
  #mkgroup -a oinstall --建立管理型使用者組
 5.3 檔案許可權相關
  #chmod u+x backup.sh --授予使用者對檔案的執行許可權
 
6. AIX裝置、日誌相關
 6.1 常用命令
  #ls -alt /dev   --檢視所有裝置
  #lsdev -C    --列出定製庫裝置資訊
  #lsdev -P | more  --列出預定義庫裝置資訊
  #cfgmgr     --掃描並配置裝置
  #cfgmgr -l scsi0  --配置指定的裝置
  #cfgmgr -i /usr/sys/inst.images --掃描並自動安裝裝置
  #lspv     --檢視磁碟裝置
  #lspv -p hdisk0 | more --檢視物理磁碟物理分割槽
  #lsdev -Cc tape   --檢視磁帶裝置資訊
  #lsattr -El rmt0  --檢視磁帶裝置rmt0配置資訊
  #lsattr -l rmt0 -D  --檢視磁帶裝置預設屬性值
  #lsattr -l rmt0 -E  --檢視磁帶裝置當前屬性值
  #lsattr -El tty0 -a speed --檢視裝置指定屬性當前值
 6.2 日誌相關
  #/usr/lib/errdemon  --重啟系統錯誤守候程式
  #/usr/lib/errdemon -l --檢視錯誤相關屬性
  #errpt     --顯示到目前的所有錯誤資訊
  #errpt -a    --錯誤詳細資訊
  #errpt -a -s 1102043810 --顯示指定時間之前的錯誤資訊(2010年11月02日04點38分)
  #errpt -aj 864D2CE3 | more  --顯示指定錯誤號的詳細資訊
  #errclear -d S 0  --刪除所有軟體類錯誤
  #errclear 0    --刪除所有資訊
  #diag -d sysplanar0 -v -e   --檢視指定裝置的硬體錯誤資訊
7. AIX任務排程相關
 #crontab -l
 50 23 * * 6 /home/oracle/rman.sh
 每週6的23點50進行rman備份
8. AIX儲存相關
 8.1 常用命令
  #cat /etc/filesystems --檢視檔案系統分佈
  #mount     --檢視檔案系統和邏輯卷對應關係
  #lsfs test    --檢視檔案系統屬性
 8.2 LVM儲存管理流程
  8.2.1 物理卷相關
   #shutdown -F   --關機新增磁碟
   #lspv     --檢視是否識別物理卷
    或者手動識別,並強制設定為物理卷
    #lspv
    #cfgmgr
    #lspv
    #chdev -l hdisk1 -a pv = yes --強制修改為物理卷
   #chpv -v r hdisk2  --設定為不可用
   #chpv -v a hdisk2  --設定為可用
   #mklv -y lv_test datavg 10 hdisk2 --建立邏輯卷
   #mklv -T O -y lv_redo1 datavg 1  --建立邏輯卷(裸裝置)oracle redo 1個PP在卷組datavg上
   #chpv -a n hdisk2  --關閉物理卷可分配權
   #chpv -a y hdisk2  --開啟物理卷可分配權
   #rmdev -l hdisk2  --刪除磁碟裝置
   #rmdev -l hdisk2 -d  --徹底刪除磁碟裝置
   #lspv hdisk2   --檢視物理盤屬性
   #lsdev -C -c disk  --檢視物理盤屬性
   #lscfg     --檢視物理盤屬性
   #lspv -M hdisk2   --檢視物理捲上物理分割槽分配情況
  8.2.2 卷組相關
   #lsvg    --檢視卷組屬性
   #lsvg -o   --檢視啟用的卷組屬性
   #lsvg -p   --列出卷組中物理卷資訊
   #lsvg -l datavg  --列出卷組中邏輯卷資訊
   #lspv    --檢視是否存在可用物理卷
   #smitty mkvg  --使用smitty建立卷組
    #mkvg -y 'test' -s'4' hdisk0 hdisk1 hdisk2  --手動建立PP大小為4M不自動啟用的卷組test
   #reducevg rootvg hdisk1  --刪除卷組中的物理卷,只有逐個刪除物理卷才可刪除卷組
   #extendvg test hdisk3  --新增磁碟到卷組
   #reorgvg test fslv00  --重組卷組(test)中的邏輯卷(fslv00),重組前,卷組必須處於啟用狀態,且必須有一個空閒分割槽,不會重組條帶化後的邏輯卷物理分割槽。
   #varyonvg datavg --啟用卷組
   #varyoffvg datavg --關閉卷組
   #varyonvg -f datavg --強制啟用卷組
   #exportvg test  --匯出卷組(除rootvg,且已關閉的卷組)
   #importvg -y test hdsiak12 --匯入卷組
   #mirrorvg -c 3 datavg --卷組映象(3重映象)
   #lsvg -l datavg  --檢視卷組中邏輯卷資訊
   #映象卷組中成員物理卷替換
    #unmirrorvg datavg hdisk3 --假設hdisk3出現問題
    #reducevg datavg hdisk3 
    #rmdev -l hdisk3 -d
    #cfgmgr
    #extendvg datavg hdisk7  --使用hdisk7替換hdisk3
   #映象根卷組(rootvg)
    #extendvg rootvg hdisk1    --新增物理捲到卷組
    #mirrorvg rootvg hdisk1    --映象到物理卷一份
    #bosboot -ad /dev/hdisk1   --在映象盤上建立啟動映像
    #bootlist -m normal hdisk0 hdisk1
    #bootlist -m normal -o
    #shutdown -Fr      --重啟系統,關閉rootvg卷組的quorum
   #替換卷組中的物理卷
    #lsvg -p datavg      --確定卷組中成員磁碟
    #extendvg datavg hdisk3    --新增物理盤,注:源盤的已用物理分割槽數要小於或等於目標盤中未用的物理分割槽數
     #lspv hdisk2 | grep "USED PPs"  --檢視源盤的已用物理分割槽數
     #lspv hdisk3 | grep "FREE PPs"  --檢視目標盤的未用物理分割槽數
    #migratepv hdisk2 hdisk3   --物理卷(hdisk2)複製遷移到hdisk3
    #lspv -M hdisk2      --確定原物理卷hdisk2是否已經為空
    #reducevg datavg hdisk2    --從卷組中剔除物理卷
  8.2.3 邏輯卷相關
   #smitty mklv  --smitty建立邏輯卷
    #mklv -y lv1 -c 2 rootvg 10  --在卷組rootvg中建立邏輯卷lv1,其擁有10個邏輯分割槽採用2映象,以20個物理分割槽來匹配這10個邏輯分割槽。
   #rmlv lv1   --刪除邏輯卷
   #smitty rmlv  --smitty刪除邏輯卷
   #邏輯卷物理空間佔有大小=邏輯分割槽數*PP數*邏輯卷映象數
   #extendlv lv1 10 --為邏輯卷lv1增加10個邏輯分割槽(邏輯卷擴容)
    #smitty extendlv --邏輯卷擴容
   #chfs -a size=-100M /db  --檔案系統/db縮減100M
   #lslv lv_system  --檢視具體邏輯卷資訊
   #smitty lvsc  --修改邏輯卷屬性
   #smitty mklvcopy --增加邏輯卷映象副本
    #smitty rmlvcopy --減少邏輯卷映象副本
   #mklv -y'lv_data1' -t'jfs2' 'S2M' testvg 10 hdsiak0 hdisk1 hdisk2 lv_data1  --建立條帶化邏輯卷lv_data1,條帶尺寸為2M,使用3塊物理盤
    #smitty mklv   --建立條帶化邏輯卷
   #cplv -v datavg -y lv1 oldlv1  --邏輯卷遷移,將邏輯卷oldlv1複製到卷組datavg上的邏輯卷lv1中,需注意二者的大小
    #smitty cplv  --使用smitty邏輯卷遷移
   #lslv lv1 | grep COPIES   --檢視邏輯卷lv1的映象數
   #splitlvcopy -y newlv1 lv1 2 --分離映象邏輯卷,邏輯卷lv1只保留2份副本,原來的一份邏輯卷被分離為newlv1邏輯卷,注:分離式應解除安裝檔案系統使邏輯卷處於關閉狀態
   #syncvg -p hdisk04 hdisk05  --同步物理卷hdisk04和hdisk05上的邏輯卷副本
   #syncvg -v datavg    --同步卷組datavg上的所有映象副本
   #lspv -l hdisk0  --檢視物理卷中邏輯卷屬性
 8.3 換頁空間相關(配置檔案:/etc/swapspaces)
  #lsps -a -c   --檢視換頁空間屬性
  #lsps -s   --檢視換頁空間屬性
  #mkps -a -n -s20 rootvg  --建立換頁空間(在rootvg上建立一個新的20個PP大小的換頁空間,自動啟用,一般均在rootvg中)
   #smitty mkps
  #swapoff /dev/paging00  --不啟用換頁空間的物理卷paging00
  #swapon /dev/paging00  --啟用換頁空間的物理卷paging00
  #chps -s 1 hd6    --換頁空間新增邏輯分割槽(1個)
  #chps -d 1 hd6    --換頁空間減少邏輯分割槽(1個)
  #lsps -a     --檢視所有分頁空間
  #刪除換頁空間
   #swapoff /dev/paging00 --去活
   #rmps paging00   --刪除換頁空間
9. AIX 檔案系統(配置檔案:/etc/filesystems)
 9.1 常用命令
  #mount      --檢視檔案系統
   #smitty fs     --操作檔案系統
  #lsfs | grep lv_striped  --檢視指定檔案系統
  #fuser -xc /tmp /hacmp.out --檢視檔案系統中檔案佔用情況
 9.2 建立檔案系統
  #crfs -v jfs2 -g rootvg -a size=10M -m /test   --建立檔案系統test,型別為jfs2,屬於卷組rootvg,大小為10M,掛載點為/test
  #crfs -v jfs2 -g rootvg -a size=10M -p ro -m /test1  --建立檔案系統test(只讀),型別為jfs2,屬於卷組rootvg,大小為10M,掛載點為/test
 9.3 掛載檔案系統
  #mount /test
  或者,修改檔案/etc/filesystems中對應條目 mount=automatic[自動掛載]
  #mount -rv cdrfs /dev/cd0 /mnt  --掛載光碟
  #umount /mnt      --解除安裝光碟
 9.4 解除安裝/刪除檔案系統
  #fuser -ku /test  --殺掉檔案系統/test佔用程式
  #umount test   --解除安裝檔案系統/test
  #rmfs /test    --刪除檔案系統/test,會刪除對應的邏輯卷
 9.5 檔案系統容量管理
  #df -m        --檢視檔案系統容量
  #du /usr | sort -r -n    --顯示/usr檔案系統中檔案和目錄所佔磁碟塊數,並按磁碟塊數升序排序
  #chfs -a size=+20M /test   --增加20M空間容量(需注意有空閒PP)
  #chfs -a size=-20M /test   --減少20M空間容量
   #smitty chjfs
 9.6 檔案系統一致性管理
  #fsck -p /dev/fslv00    --檢查檔案系統並進行錯誤修復(檔案系統未掛載,且可讀取對應的邏輯卷)
  #fsck  /dev/fslv00     --檢查檔案系統完整性(檔案系統未掛載,且可讀取對應的邏輯卷)
  #snapshot -o snapfrom=/db -o size 500M  --建立檔案系統/db的外部快照,大小為500M
  #snapshot -q /db       --檢視/db的快照設定
 9.7 檔案系統快照相關
  #mkdir -p /home/oracle/db_snap          --建立快照掛載點
  #mount -v jfs2 -o snapshot /dev/fslv02 /home/oracle/db_snap   --將檔案系統/db的快照掛載到其他目錄
  #df -g /home/oracle/db_snap           --檢視快照檔案系統的空間使用
 
10. AIX 備份恢復
 10.1 rootvg卷組備份
  #mksysb '-m' '-i' '-X' /dev/rmt0 --備份rootvg到第一塊磁帶(-e 排除檔案;-i 自動生成/image.data;-m 生成映像檔案;-X 需要時擴充套件/tmp)
   #smitty mksysb
  #備份檔案排除
   #編輯檔案/etc/exclude.rootvg
   #mksysb -e /dev/rmt0
 
  恢復
  採用磁帶備份引導->進入系統恢復介面
 
 10.2 使用者卷組備份(非rootvg卷組)
 注意:卷組必須處於啟用狀,檔案系統必須處於掛載狀。
  #savevg -if /dev/rmt0 datavg  --備份使用者卷組到磁帶
   #smitty savevg
  #備份檔案排除
   #編輯檔案/etc/exclude.datavg
   #savevg -if /dev/rmt0 datavg
 
  恢復卷組
  #savevg -f '/datavg.backup' '-v' '-i' '-m' '-X' datavg --備份卷組datavg到/datavg.backup
  #listvgbackup -l -f '/datavg.backup'     --檢視備份內容
  #restvg -q -f '/datavg.backup' -P '2' hdisk7 hdisk8 hdisk9  --恢復備份到新的卷組(由3塊新盤組成)
   #smitty -> remake a volume group
  
  恢復卷組中檔案
  #restore -x -d -v -q -f '/datavg.backup' ./data/testfile01  --從備份恢復指定檔案
 
 10.3 檔案系統備份
  #cd /db/oracle/product
  #find .-depth | backup -i -f /dev/rmt0  --備份/db/oracl e/product中所有檔案和目錄(相對目錄備份,恢復時需切換到相應目錄)
  #backup -f /db/backup.file -'0' -u /db  --完全備份檔案系統/db
   #smitty backup
  恢復
  #restore -rvqf /dev/rmt0     --從磁帶恢復檔案系統
  #restore -xdvqf /dev/rmt0 /dir/mydirectory --從備份恢復一個特定目錄
  #restore -xvqf /dev/rmt0 /dir/myfile  --從備份恢復一個特定檔案
 
 10.4 其他備份恢復
  #tar -cvf /dev/rmt0 /db/oracle    --把/db/oracle備份到磁帶上
  #tar -tvf /dev/rmt0 | more     --檢視磁帶上備份檔案內容
  #tar -xvf /dev/rmt0 /db/oracle    --把磁帶上的備份恢復到/db/oracle目錄
  #tar -xvf /dev/rmt0 /db/oracle/admin/orcl/pfile/init.ora --用備份檔案替換當前檔案
  #tar -xvf /dev/rmt0 /db/oracle/admin/orcl/pfile/init.ora --用備份檔案替換當前檔案
 
  #find /db/oracle -print | cpio -ov > /dev/rmt0    --備份指定目錄下的檔案和目錄到磁帶
  #cpio -itv < /dev/rmt0 | more        --檢視備份內容
  #cd /db/oracle
  #cpio -idmv < /dev/rmt0          --恢復磁帶上的檔案及目錄
  #cpio -idmv < /dev/rmt0 "/db/oracle/admin/orcl/pfile/init.ora" --恢復指定檔案
 
  #dd if=/dev/control01.ctl f=/backup/control01.bak   --裸裝置備份及恢復
 
  #pax -wvf /dev/rmt0           --將當前目錄及檔案複製到磁帶
  #pax -wvf /dev/rmt0 -x pax /db/db2 /db/oracle    --複製指定檔案到磁帶
  #pax -vf /dev/rmt0 -x pax         --列出磁帶內容
 
  #cd /db/db2
  #find . -depth | backup -i -f /dev/rmt0
  #cd /db/db2
  #find . -print | cpio -o -c -v -B > /dev/rmt0    --備份指定目錄及下級目錄到磁帶
 
 10.5 增量備份
 注:備份量級:0-9
  #backup -0 -u -f /dev/rmt0 /db/db2       --0級增量備份帶磁帶(全備份)
 
11. 磁帶操作
 #cd /dev
 #ls -alt rmt*  --檢視磁帶裝置檔案
 #lsattr -El rmt0 --檢視特定磁帶屬性
 #tctl -f /dev/rmt0 status --獲取磁帶機rmt0的狀態
 #tctl -f /dev/rmt0 rewind --使磁帶回到頭部
 #tctl -f /dev/rmt0 erase --刪除磁帶內容
 #tctl -f /dev/rmt0 fsf 3 --使磁帶跳過備份前3個片段
 #tctl -f /dev/rmt0 offline --彈出磁帶
 #tcopy /dev/rmt0 /dev/rmt0.1 --複製磁帶內容(rmt0.1 -> rmt0)
 #tcopy /dev/rmt0    --檢視磁帶內容
 
 示例恢復系統備份中的檔案(/etc/hosts.equiv)
 #tctl -f /dev/rmt0 rewind     --跳到磁帶頭
 #restore -T -d -v -q -s4 -f /dev/rmt0.1  --跳過前三部分,檢視備份內容
 #tctl -f /dev/rmt0 rewind     --跳到磁帶頭
 #ls -alt /etc/hosts.equiv     --檢視是否檔案存在
 #cd /
 #restore -X -d -v -q -s4 -f /dev/rmt0.1 ./etc/hosts.equiv --恢復檔案到原始位置
12. AIX效能調整
 #lsps -a    --檢視記憶體
 #svmon -G    --檢視記憶體
 #svmon -U oracle  --檢視指定使用者記憶體使用
 #ps v 4784366   --檢視具體程式資源使用情況
 #iostat -A 1 5   --檢視非同步IO(AIO)情況
 #vmstat 2 30   --檢視CPU在IO資源消耗
 #pstat -a|grep aio  --檢視非同步IO伺服器數(aioserver)
 #mount -o cio /db  --使檔案系統採用CIO(緩衝讀寫)
 
 #vmstat 2 30   --檢視系統記憶體分頁情況
 #vmstat hdisk0 hdisk1 2 5
 
 #iostat 2 10   --檢視CPU、IO、磁碟讀寫情況
 #iostat -d hdisk0 2 10
 
 #sar -u -P 0,1 2 10  --檢視1和2號CPU資訊
 #sar -b 2 20   --檢視塊裝置磁碟讀寫和磁碟緩衝讀寫資訊
 #sar -d 2 5    --檢視磁碟使用和等待資訊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5373498/viewspace-74804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