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等移動即時通訊基礎技術發明者:專利已祕密轉讓騰訊

發表於2014-03-19

“確實是Facebook以190億美金收購WhatsApp這件事讓我想說出這個歷史故事。”北京時間3月15日晚,上海,身為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MBA學生的趙建文給記者講述了一個與成功、財富擦肩而過的失落故事。

如今在全球炙手可熱的微信、WhatsApp、Line、KIK,都用到一種基於通訊錄的移動即時通訊應用的根本性技術基礎,而此人早在2006年就發明了這個技術,並向中國智慧財產權局申請了專利《一種基於或囊括手機電話本的即時通訊方法和系統》。但是,這個專利沒有給他帶來任何的機遇。

“老 實說,這幾年我每次看到WhatsApp使用者超過幾億,Line使用者超過幾億,包括後來WhatsApp日活躍使用者超過Facebook,我的心都像刀在 割一樣痛。”趙建文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你知道創業者在中國有多難嗎?我當時曾四處找投資想根據這一技術基礎創業,但他們認為我只是一個做技術 的,不可能成事。”

一份八年前的專利

3月10日當記者在全球職業社交網路LinkedIn注意到趙建文時,他的LinkedIn簡歷介紹是:“WeChat/Line/WhatsApp Inventor(CN 101155324)”,即“WeChat/Line/WhatsApp的發明者”。

記者通過谷歌專 利搜尋找到了趙建文專利全文《一種基於或囊括手機電話本的即時通訊方法和系統》:“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於或囊括手機電話本的即時通訊方法和系統,享受即時 通訊的諸多好處,在通訊中提高時效,節省費用。其技術方案為:通過客戶端將使用者的手機號、手機標識資訊同步至伺服器,並以兩者的對應關係在伺服器端建立用 戶基本資訊表,用作使用者註冊以及允許使用者是否合法登入的依據。將手機電話本匯入客戶端資料儲存單元,或建立起二者的對映關係,使電話本成為即時通訊聯絡人 列表。即時通訊系統中的聯絡人基於電話本中的使用者並進行轉化,以手機號或與手機號對應的生成ID為即時通訊ID,使用者之間通過手機號碼進行關聯。本發明可 將使用者狀態通知給電話本聯絡人。使用者基於≥2.5G的無線網路即時通訊。本發明應用於行動通訊領域。”

專利適用技術領域則為:“本發明涉及一種即時通訊方法和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基於或囊括手機電話本的即時通訊方法和系統。”

記者發現該專利申請時間是在2006年9月28日,公開於2008年4月2日,編號為“CN 101155324 B”。

讓人驚訝的是,本報記者還發現該專利下面的“Legal Events”(法律事件)專案顯示:該專利曾有過一次轉讓行為。轉讓方為趙建文,專利新擁有者則是“騰訊[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轉讓時間發生在“2012年4月4日”。

18 日記者搜尋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網站,檢索到了這一專利的申請號為“200610116632.X”,而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到本報記者詢問《一 種基於或囊括手機電話本的即時通訊方法和系統》專利是否有過轉讓歷史時回答:“2012年有過一次轉讓,目前該專利的擁有者是‘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 司。”

也就是說,目前已經不是趙建文而是騰訊擁有專利《一種基於或囊括手機電話本的即時通訊方法和系統》。不過,當記者向趙建文詢問2012年該專利的實際轉讓價格時,趙建文表示:“有合同約定,不能向第三方透露。”

根據本報記者檢索維基百科等資料:類似基於通訊錄的移動即時通訊軟體應該以2009年2月雅虎前員工上線WhatsApp為標誌,WhatsApp最初產品形態已不可考,但一開始這個產品並沒有引起轟動。

隨 後2010年10月,位於加拿大的KIK在蘋果App Store上線,註冊使用者15天就突破100萬,之後KIK迅速融資800萬美金,引起全世界關注。加拿大的KIK至少讓全世界注意到兩點:一是其恐怖的 發展速度;二是其展露出的將取代簡訊的革命性意義。就此WhatsApp和KIK成為兩個“火種”,此後全球模仿者紛紛出現,一度被稱為“KIK類應用現 象。”

這些隨後出現的基於通訊錄的移動即時通訊應用名單包括:2010年12月小米釋出米聊;2011年1月騰訊釋出微信。國外方 面,2011年Line在日本出現,2011年1月香港TalkBox釋出。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TalkBox是這類應用中第一個啟用了“按住說話”功 能的產品,相當於一個帶語音的KIK,現在這一功能已可以在許多類似應用中看到。

按照趙建文說法,《一種基於或囊括手機電話本的即時通訊方法和系統》是目前全球類似WhatsApp、微信、Line、TalkBox包括加拿大的KIK應用的技術基礎,這份專利申請和公開的時間比上述應用都要早。

“所以無論WhatsApp還是KIK只是在不斷重複我的專利,”趙建文稱,“我不確定他們是否知道我專利的存在,但這些產品僅僅是把我專利實現的一個個案例。”

曾找過小米雷軍

“這個技術當然是獨家,”18日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遊雲庭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指出:“我不能說趙建文是最早發明這項技術的人,但智慧財產權稽核人員在現有歷史文獻中沒有找到比這更早的專利發明和申請。”

據趙建文陳述,其2005年離開九城時曾萌發創業想法,當時他是九城無線技術的一個Leader,負責遊戲平臺的簡訊/彩信增值服務。

“離開九城,我原來是想迎著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契機,推出一個針對外國人來中國的產品,後來被一個朋友糾正:第一這個專案市場空間不大,第二沒有利用到我自己的核心經驗。”趙建文稱,隨後他開始萌發基於通訊錄的移動即時通訊產品想法。

“這裡的難點是如何實現,”趙建文稱,“因為原來發簡訊是基於通訊錄,而即時通訊簡訊是基於IP技術,這就要求傳送方和接收方要通過IP網路註冊和登入,這是一個前提。想到一整套技術方案和使用者使用場景用了我一定時間。”

趙 建文指出其在2006年的這份專利中已涉及5個前瞻性內容:包括一、註冊過程通過簡訊驗證碼進行,或後端直接傳送簡訊驗證碼到伺服器端;二、通過通訊錄進 行好友(熟人)匹配/推薦;三、展示好友狀態(WhatsApp已使用“狀態”);四、基於2.5G以上的IP訊息傳送並有多媒體訊息擴充套件性;五、可以設 置和分享個性的資訊,包括暱稱、簽名和個人主頁(類似朋友圈)。

不過,趙建文在尋找投資商上屢屢碰壁,原因是投資商認為:第一這個技術如何實現的想法一旦被人發現,很容易就會被複制;第二、大公司發現後會迅速複製並把產品做大;第三、這項技術會革簡訊的命,牽涉到運營商;第四、中國壓根就沒有專利,通過專利不可能構成競爭壁壘。

“還有一點是,他們認為我的知識結構就是技術,沒有做市場的經驗。”趙建文說,“這就是我之後去了盛大又去優酷土豆的原因。”趙建文目前在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讀MBA。“這件事一直成為我的心病,”他說:“我讀MBA也是為更利於我未來的創業能被接受。”

據趙建文透露,在其與騰訊接觸前,還曾通過朋友介紹聯絡過小米、雷軍和周鴻禕等。“當時小米內部開了好幾次會,”趙建文稱,“但小米智慧財產權律師暫時不建議花錢購買專利。”

趙 建文沒有見到雷軍,據說雷軍當時正在美國,他也沒有見到周鴻禕,周鴻禕也正好身在美國。他猜測:“小米想法可能是即時通訊領域,騰訊作為一個巨頭是繞不開 的,米聊以後發展應該不會是即時通訊,而是一個社交網路;第二、小米當時似乎更擔心專利未來會落入哪家公司,也更擔心假如遭到起訴公司最大損失會是什麼, 但按國內專利起訴先例,損失很輕微,這可能是小米律師建議不予購買的主因。”

騰訊的祕密專利轉讓

據趙建文透露,最初他去找這些公司目的不是想轉讓專利,而是想打這些公司(指起訴侵權),得到的回覆是“並不害怕我動用法律程式”。

與此同時,他聯絡美國WhatsApp等相關公司石沉大海一樣。事實上,據記者瞭解,在中國申請的專利不是在全球有效。

而在這些公司中,騰訊不僅表達了對這份專利的欣賞和認可,還顯示出了最強烈的收購意向。

“實際上我當時面臨的情況是:即使我動用法律程式,最多可能得到賠償100萬元人民幣;第二、取證很難,因為必須知道對方公司的產品客戶端原始碼;第三、這些公司可能反過來向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申訴我的專利無效。”趙建文稱,這是他最後選擇進行專利轉讓的原因。

“但 老實說,這幾年我每次看到WhatsApp使用者超過幾億,Line使用者超過幾億,包括後來WhatsApp活躍使用者超過Facebook,我的心都像刀在 割一樣痛。”趙建文反覆和記者強調:“我當時要申請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 但價格很高,投資人不投,不然那190億美元有我一份。”

“當技術專利已經被申請時,相關公司也可以想出一些繞開專利的辦法,比如用其他方式來實現技術,”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遊雲庭告訴本報記者,“但成本也會很高,因為產品的使用者體驗可能因此被破壞,而使產品錯失競爭機會。”

據趙建文猜測,騰訊獲得《一種基於或囊括手機電話本的即時通訊方法和系統》專利目的可能在幾方面,首先用來保護自己,擔心這份專利被競爭對手拿到;其次是打 別人,比如在WhatsApp或Line在進入中國時佔據有利地位,“第三,如果當時我和騰訊打,那麼無論騰訊贏還是不贏,都有可能使微信在App Store下線,錯失微信競爭的時間點。”

在趙建文看來,米聊在之後的發展中走了一些誤區,導致其最終敗給微信。“一方面是產品形態出了問題,過於強調發現陌生人,過於發展陌生人社交功能而忽略最基本的熟人聊天功能,另外米聊ID的使用也會提高使用門檻。”趙建文指出。

第二是跑得還不夠快。“米聊其實是有半年時間視窗的,微信在那時還沒有很大發展,比如產品領域當時的微信QQ匿名使用者和基於電話本的實名使用者混在一起,產品 定位方向不清晰,另外當時騰訊內部似乎對微信這個產品也不是特別有信心,還在手機QQ和微信之間搖擺,但是米聊沒有充分利用這半年時間更大魄力地專門用資 金和資源先佔領使用者。”趙建文說。(編輯 盧愛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