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防洩密,加密軟體也是蠻拼的

jackwangmail發表於2014-12-23

    面對原始碼中成百上千、甚至上萬個檔案,加密軟體都要依據程式及時對其進行加解密,使得出錯機率大增。不得不說,為實現原始碼防洩密,加密軟體其實也是蠻拼的。

    原始碼防洩密,一直是CIO關注的焦點之一,最初主要是採用給電腦機箱上鎖、斷網、封堵USB介面等物理隔離手段。但這並不能很好的解決原始碼洩露問題,漏洞也越來越多。比如說:丟失、被盜、磁碟解除安裝、無線網路、紅外、藍芽等等;漸漸地這一傳統方式,逐步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使用資料加密軟體,保護原始碼。

    原始碼加密其核心在於:在原始碼建立時即對原始碼自身進行加密並與使用者、許可權相結合。原始碼加密後,合法使用者正常雙擊開啟,在授權範圍內使用,非法使用者則無法使用,從而實現原始碼資料洩露防護目的。

    一切看起來很美好,事實卻並非如此。有不少CIO反饋:在原始碼加密時,經常會出現卡、慢、當機等現象,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加密會損壞程式碼。究其根本原因在於,原始碼中有成百上千、甚至上萬個檔案,加密軟體都要依據程式及時對其進行加解密,使得出錯機率大增。不得不說,為實現原始碼防洩密,加密軟體其實也是蠻拼的。

    對此,業內資料安全知名廠商—深圳虹安,表示:資料加密軟體最初主要是用於保護Office文件類資料的(程式簡單),在一切資料皆加密的時代,硬是張冠李戴,效果並不好。

    事實上,原始碼防洩密,沒有必要一定要用資料加密軟體,還可以透過構建資料安全區域來保障原始碼安全。即:透過儲存、網路以及應用等多重隔離等技術手段,在終端中隔離出資料安全區,並以此為基礎在內部網路上按需隔離出一個或多個資料安全區域,用於保護原始碼資料。在安全區域內原始碼儲存、流轉、使用全週期安全且不受任何限制,但當原始碼離開安全區域時則必須透過稽核。

    無論如何,在實現原始碼防洩密目的的同時,避免損壞資料、降低系統損耗,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作為CIO應慎重對待。


   本文轉自IT168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8982101/viewspace-137751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