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對網路應用創新的三大啟示

mrhaozi發表於2011-03-10
  社會學在過去的10年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甚至有人認為,社會學在過去10年裡的研究成果超過了之前所有研究的總合。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多年以來,高度依賴實地調查的傳統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中有一個“測不準原理”,即,在大範圍、真實和完全描述(Large-scale, Realistic & Completely mapped)這三個指標中,任何社會學研究都只能取其二,而不可能得到全部準確的資料。

  由於網路技術、特別是Web2.0的發展,這一魔咒在過去的10年裡被打破了:線上社群、電子商務網站、部落格網站等大型的聯機系統提供了大規模社會行為的真實、詳細的記錄。使得人們第一次全面系統地瞭解了大規模社會行為的背後的規律,並且有機會把這些規律運用到新一輪網路建設的實踐中。

  而下一代的網路英雄一定屬於那些深諳社會學規律、並能在網路建設中加以靈活應用的人。

1、人際關係

  20世紀70年代,格拉諾維特教授就提出了弱連線理論,但由於時代限制,這一理論一直未能得到系統的運用。今天,隨著社交網路的普及,這一理論有了重新煥發活力的機會。透過比較兩個人的共同好友的比率,可以很容易地判別連線的強弱程度,兩人的共同好友越多,連線自然越強。

  在實踐中,連線強弱是兩個人共性大小的一個指標,即,越是強連線越有相似性,因此分析一個人的強連線就能夠確定這個人的特徵和偏好,進而瞭解這個人的信用或利用強連線做針對性的服務提供。同時,對弱連線的關注可以加強一個人的資訊靈敏度和社交範圍。因此,透過對一個人的人際關係的分析來建立信用機制和精確提供服務必然成為未來社交網路的發展趨勢。


2、影響力體系

  隨著資訊溝通的便利和媒體的發達,我們這個社會正在變得越來越小,人們之間的聯絡越來越緊密,因而也就受到越來越多的相互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喝著同樣的星巴克咖啡,聽著同一個世界巨星的音樂,看著同一條新聞報導……爭奪對大眾的影響力正在成為政治、經濟等社會生活中謀求成功的新法則。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引爆流行》一書中指出,影響力高階的特性是交遊廣闊,但以前,由於條件限制,我們很難大規模篩選出影響力高階,因而也就很難系統地運用影響力法則進行營銷宣傳。而在今天的社交網路中,我們不但能辨識出誰是影響力高階,而且能給每個人按影響力的大小、範圍和領域打上標籤,能識別出流行的傳播模式和軌跡,甚至能利用影響力體系在政治、經濟、公益、時尚等各個領域建立起各種全新的營銷推廣平臺。

3、自組織

  20世紀70年代公眾關注的科學熱點之一是社會生物學。人們往往驚歎於這樣的事實:很多社會性動物,比如螞蟻、蜜蜂,其個體智慧非常有限,而一旦群居生活,其整體往往表現出驚人的智力水平。社會生物學從事的就是對這些有趣物種的研究。透過研究發現,其實形成這種智慧並不需要複雜的體系和集中式的管理,只需要遵從一些每個個體都能理解的簡單規則。例如,幾十萬條魚在海洋中聚群遊動這樣的複雜行為,其實只需要如下三條規則:儘量靠近魚群的中央;保持和其他魚的間隔不低於最小距離;和旁邊的魚保持同一個方向。

  如何制訂出簡單有效的規則,使人們在網路上湧現出自組織的行為,並使得群體智慧的結果被大家共享,是未來的社交網路面臨的光榮挑戰。如果成功,我們就能看到超越任何個體智慧的群體決策體系、以眾包方式完成複雜任務的協作方式、針對性極強的完全個性化的資訊門戶和網上社群等等。

綜上所述

  在心理學領域,弗洛伊德只是理論的提出者,而他的侄子兼外甥Ed Bernays才是將心理學大規模用於社會活動的第一人,因此被尊稱為公共關係之父。在社會學領域,我們已經見到格拉諾維特等人在理論上的貢獻,而在實踐上的大規模運用尚乏善可陳。利用社會學的最新進展,利用飛速發展的網路技術,建立一個對全人類而言更加美好的未來,無疑是一個令創業者激動的偉大使命。

  就象卡爾馬克思在26歲時提出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谷歌提出的“不作惡”只是一個相當初級的目標,我們已經站到了可以利用社會科學的最新進展深入改變世界的臨界點上。讓我們張開理想的翅膀,運用科技的力量,一起改變世界,使世界的未來更加美好![@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6396910/viewspace-104708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